学校概况
基本信息
广东财经大学是一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的 公立高等学府 ,其具体信息如下:
地理位置 :广州市海珠区仑头路21号
创立时间 :1983年
办学类型 :全日制本科教育
办学特色 :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
学校在广州和佛山三水设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达2271亩,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经过40年的发展,广东财经大学已成为广东及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师生规模
广东财经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财经类高校,在师生规模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学生规模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 全日制在校生32072人 ,其中:
普通本科生29147人 : 占全日制在校生的主体,体现了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定位。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81人 : 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反映了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持续发展。
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人 : 标志着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新突破。
留学生37人 : 虽然数量不多,但体现了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初步尝试。
值得注意的是, 普通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的比例为90.88% 。这一数据不仅凸显了学校以本科教育为核心的特点,也反映出学校在本科生培养方面的重视程度。
教师规模
学校现有 教师总数1807人 (含校外教师、行业导师、外籍教师),其中 专任教师1580人 。这一师生比约为1:19.7,处于较为合理的范围,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和个人化教学。
师资结构特点
高学历教师比例高 : 55.25%的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国际化背景教师比例可观 : 25.69%的专任教师具有海外工作学习经历
“双师型”教师比例适中 : 13.08%的专任教师为“双师型”教师
这种师资结构既保证了教学和科研的质量,又增强了学校与行业的联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师资力量
教师队伍结构
广东财经大学的教师队伍结构呈现出多元化和高质量的特点,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具体而言,该校的教师队伍结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职称结构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80人,其中:
职称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 | 233 | 14.75% |
副高级 | 451 | 28.54% |
中级及以下 | 896 | 56.71% |
这样的职称结构表明,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以中高级职称教师为主,结构较为合理的师资队伍。特别是正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到14.75%,显示出学校在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学历结构
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了8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16%。这一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充分体现了学校在提升教师学历层次方面的努力和成效。高学历教师的大量引入,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整体教学和科研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年龄结构
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分布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35岁以下:30%
36-45岁:40%
46-55岁:25%
56岁以上:5%
这种年龄结构表明,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中青结合的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作为骨干力量,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校还注重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例如,学校聘请了1名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珠江学者讲座教授和1名青年珠江学者。这些高层次人才的加入,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也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高层次人才
广东财经大学高度重视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致力于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水平较高、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以上人才近70人次,其中包括:
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
珠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
青年珠江学者:1人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对象:4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
这些高层次人才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为学校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加入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影响力,也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为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学校还实施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
设立“南岭学者”特聘岗位,目前已聘任14人
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推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这些举措有效促进了学校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提升,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过这些努力,广东财经大学正在逐步构建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学校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教学质量
专业设置
广东财经大学作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为主要特色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充分体现了其学科优势和特色。学校现设有 21个学院 和 67个本科专业 ,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其中, 市场营销、法学、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 等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此外,学校还积极推进新商科建设,开设了 税收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审计学、法学、电子商务、投资学、财务管理、国际商务、酒店管理 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这些专业的设置不仅彰显了学校的学科优势,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了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教学成果
广东财经大学在教学成果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在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项的评选中屡获佳绩。这些成果不仅展现了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力,也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学术认可和社会声誉。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方面,学校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22年度,学校共有 四项成果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 一等奖两项 、 二等奖两项 。这标志着学校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得到了国家级别的高度认可。
获奖项目如下:
《专创融合 分层递进:岗位创业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20年研究与实践》
《创专融合 点面结合 闯创协同:中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全科教学、研训一体、多维协同定向乡村小学教师培养的20年探索与实践》
《初中科学探究能力评估工具的研发与实践》
这些获奖项目涵盖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等多个领域,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不同教育层次上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
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
在省级层面,学校的表现同样出色。2021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共获得 九项 奖励,包括 五个一等奖 和 四个二等奖 。其中,《新时代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四化四创”培养模式建设与实践》更是荣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 特等奖 ,成为当年高等教育类仅有的15个特等奖成果之一。
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是对学校长期以来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认可,更为学校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将继续发挥这些教学成果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学生竞赛表现
广东财经大学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展现出色表现,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方面的卓越成效。2023年,学校在学科竞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参赛规模
学校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全年共组织参加了 66项 学科竞赛,其中:
《全国普通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目录内竞赛:31项
目录外竞赛:35项
参赛学生达 8000余人次 ,指导教师约200人,展现了学校对学科竞赛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参与。
获奖情况
在2023年的学科竞赛中,学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国际级奖励:5项
国家级奖励:180项
省级奖励:557项
其中,国家级奖励包括:
全国一等奖:9项
全国二等奖:38项
全国三等奖:72项
全国优秀奖:59项
这些成绩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的突出成效。
特色竞赛表现
在各类竞赛中,广东财经大学学生尤其在创新创业类和数学类竞赛中表现出色:
创新创业类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省级三等奖4项
数学类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中获得国际奖项5项,包括2项"Honorable Mention"荣誉奖(二等奖)
这些成绩不仅展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也体现了学校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持续进步
学校在学科竞赛方面的表现逐年提升。2022年,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单年榜单(本科)中排名第238位,在全省本科高校中位列第9,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排名第一。这一排名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地位。
通过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广东财经大学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进一步巩固了学校在区域内的竞争优势。
教学保障
教学设施
广东财经大学在教学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巨大,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多功能的学习环境。学校建有先进的实验教学中心,配备9个现代化实验室,总面积达1460平方米,设备价值近千万。这些实验室覆盖了实务实训、模拟仿真和虚拟仿真等多种实验手段,开展了200多个实验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机会。
学校还设立了法律诊所、法律大数据研究室和创客空间等实训机构,与法院、检察院等实务部门合作建立了30余个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质量监控
广东财经大学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旨在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该体系的核心在于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办公室,负责统筹全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这个办公室主要职责包括:
组织实施课程教学质量等级评价
开展教学督导工作
进行教学状态数据分析
编制教学质量报告
为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学校采用了“教师+课程”的评价方式,即将教师和其所教授的课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课程的实际效果。
在评价过程中,学校特别注重以下几点:
评价范围全面 :涵盖所有本科教学任务的专任教师,包括理论型课程和实践性课程。
评价程序严格 :由各教学单位根据学校制定的评定办法组织实施,确保评价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评价结果应用广泛 :将教师课程质量等级评定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和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将其与课时津贴挂钩,实行优质优酬。
这种评价机制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促进了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
除了常规的教学质量评价,学校还注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学校建立了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定期发布教学质量报告,为教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这种基于数据的分析方法使得教学质量监控更加精准和高效。
通过这些措施,广东财经大学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持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监控机制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
就业情况
就业率
继前文对广东财经大学教学质量的详细介绍后,我们来看看该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2023年,广东财经大学的就业数据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
就业率 :87.8%
灵活就业率 :25.26%(显著高于一般高校)
就业地点 :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内,尤其是珠三角地区(78.48%)
这些数据显示出该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及学校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较高的灵活就业率也可能反映出部分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和不确定性。
就业质量
广东财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仅体现在就业率上,更体现在就业单位类型、薪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等多个方面。这些指标共同构成了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维度,反映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就业单位类型
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分布如下:
单位类型 | 占比 |
---|---|
民营企业/个体 | 46.96% |
国有企业 | 26.60% |
政府机构/科研或其他事业单位 | 18.09% |
中外合资/外资/独资 | 6.24% |
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 | 2.11% |
这一分布显示了广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受到多种类型雇主的青睐,尤其在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中表现突出。这种多元化的就业结构不仅反映了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够适应不同类型的工作环境,也体现了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良好对接。
薪资水平
根据中国薪酬网发布的《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广东财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在全国范围内表现突出。数据显示,该校毕业生毕业1年后的平均薪酬为 11333元 ,在全国排名第7,在广东省内位居榜首。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广财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也体现了学校教育质量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
就业满意度
广东财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持续保持在高位。近3年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评价均在 98%以上 。这一高比例的满意度不仅反映了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表现,也体现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高满意度意味着毕业生能够胜任工作,满足雇主的期望,同时也说明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等方面与市场需求保持了良好的契合。
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广东财经大学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成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持续优化教育质量和就业服务,学校不仅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还为其长期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