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马云的人生历程,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和马云在起点上没有差距,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的起点远高于马云,今天给大家分享马云的创业故事及成功经验。喜欢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一下。
马云,出生于浙江杭州, 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创始人,是中国当代最成功的商人之一,被称为“创业教父”。以前的创业艰辛、今日的荣耀辉煌,使得这位卓越企业家身上有散发不完的光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誉。如此优秀的一个人才,必然会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下面就来看看马云创业故事,来分析一下马云,并与其对比一番,毕竟有对比,才有差距,有差距则发现正确的奋斗方向。马云并非出身富贵人家,马云13岁时,因打架过多而被迫转学。可谓是人不可貌相啊,就他那小体格,竟然是打架“爱好者”。应该跟他小时候喜欢看武侠小说有一定关系。
很多人都不知道,马云参加过三次高考。1982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1983年,马云第二次参加高考,数学才考19分,不过距离考上大学仍然相差甚远。估计马云的父母看到高考分数内心也是一种煎熬。但马云并没有绝望,也没有从此放弃。1984年,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第三次参加高考,被杭州师范学院降分录取。客观来说,马云考上大学有一定运气成分,但我们更应该看到这种运气建立在三年不放弃、不断努力的基础之上。
我也参加过高考,深知高三冲刺备考阶段的沉重压力。马云能参加三次高考,足以表明他具有超强的不服输精神。在他的内心深处也必然有人定胜天的信念。从马云的三次高考结果来看,他并不是什么天赋异禀、天资聪慧的人,就智商正常的普通人!至于相貌,大家也都看到了,马云的相貌只会给人带来自信,不会给人带来打击,而且他的相貌充分证明,一个人的成功完全与颜值无关。
进入大学后,马云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曾经那个爱打架被迫转学的熊孩子,摇身一变成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颇有几分丑小鸭变天鹅的意思。方向对了,路会越走越顺,凭借优秀的英语能力,马云不仅在大学里当选为学生会主席,还担任了两届杭州市学联主席。
从马云在学校的这些经历来看,他绝对是一个有所追求的人,也是一个积极主动、敢于表现自己的人。他深知这个大学考得多么艰难,所以他在大学里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这也是他能成为学生会主席的根本原因。学生会主席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位,它能锻炼一个人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组织能力,策划能力等各种较为实用的能力,这为马云今后驰骋商场尊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马云获得人生突破口的英语能力,也不是天生的,完全是他后天努力的结果。其从12岁开始利用收音机学习英语,为了提升英语交际能力,年少的他还经常到杭州西湖边上给外国人当导游。1980年,国家刚刚实行改革开放还没多久,16岁的马云在西湖边上偶遇澳大利亚人肯·莫利一家,彼此相谈甚欢。此后,马云和肯·莫利及其儿子成为笔友,肯·莫利不仅会在英语学习方面指导马云,而且多年间共计资助马云2000多元人民币。
1985年,肯·莫利邀请马云前往澳大利亚旅行,马云欣然接受,这是他第一次出国。据马云自己后来回忆说:“尽管当时七次申请签证才最终成行,但正是年轻时期赴澳度过的这段时光,当地的文化、景色以及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
在那个绝大多数国人还不知道出国是怎么一回事的年代,马云却率先实现了,这种先知先觉,注定会使他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领先别人一大截。从中获得巨天的价值,日后别人再想超越困难指数会成倍增长。
1988年,马云大学毕业,并且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文学的价值是多方面的,马云现在思想那么有深度、那么善于思考、格局那么大,口才那么好等都跟文学有直接关系。大学毕业后的马云,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担任英文和国际贸易讲师。马云讲课非常幽默风趣,深得学生喜欢,这表明口才和个人魅力比相貌重要得多。
马云作为英文讲师,找他翻译的人非常多,于是他创立了海博翻译社,但该社的赚钱能力非常低。为了让翻译社存活下去,马云不断为其扩展业务,卖鲜花、卖礼物甚至卖医药。那时候可不像现在,有各种快递服务,当年马云都是自己背着大麻袋跑到义乌、广州等地进货。这不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脏活累活吗?现在有多少人还愿意干脏活累活,又有多少人经历过脏活累活的磨练。
当大学老师期间,马云还结识了另一位他人生中的贵人——来自美国西雅图的外教比尔。比尔经常跟马云聊互联网,马云对这种尚未在中国出现的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并且认为这是一个创业的好方向,从此便开始用心寻找相关创业机会。1995年,马云以翻译的身份跟随团队去美国洽谈一个高速公路投资项目,虽然这个项目没能谈成功,但是对马云来说,能来到美国是他进一步了解互联网的绝佳机会。他从洛杉矶飞到西雅图拜访比尔,比尔随后带他参观了第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如果说第一次出国去澳大利亚改变了马云的世界观,那么这一次来到美国则直接促使马云正式开始进行第一次互联网创业。可见,马云非常善于把握机会,而这对于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995年3月,马云辞去大学老师这一金饭碗,自己拿出6000多块钱,又从妹妹、妹夫那里借了一万多块钱,凑足2万块钱开始创业。同年4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一共只有三名员工,分别是马云,马云夫人张瑛和何一兵。马云的这个创业开局需要很大勇气,一方面借钱白手起家,另一方面还辞去了金饭碗,别说在那个穷苦年代,就算现在也很少有人敢这样做。
1995年5月,海博公司旗下业务中国黄页正式上线,主营业务是给企业提供网页信息展示服务,类似于现在的企业官网。此时距离中国能上网还有3个月时间。由此可见,马云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有关信息,抢占了商业先机。不管是创业找项目,还是经营公司,都要紧盯各种最前沿信息,因为信息里面隐藏着商机、趋势、市场等各种有价值的东西。
接下来几个月海博公司发展得还算不错,直至1996年3月份,杭州电信公司也开始提供与中国黄页一样的服务,这使得海博公司面临较为强劲的竞争。在这种不利情况下,马云经过慎重思考,决定与杭州电信合并,合并后马云占新公司30%的股份。竞争不过对手的时候,没必要非要搞得鱼死网破,把对手变成自己人,不失为明智之举。
1997年,中国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邀请马云到北京成立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这是马云人生中面临的又一个关键抉择。他最终选择放弃中国黄页,并把所持有的股份贱卖给公司,拿着十几万块钱,离开杭州来到北京。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马云团队开发出了多个大型网站,包括中国国家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官方网站,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等等。
潜水终究是容不下蛟龙的,1999年3月份,已经在互联网行业打拼四年的马云又发现了更大的机会,于是他果断辞去公职,带着自己的团队离开北京回到杭州。在杭州,马云带着“十八罗汉”开启新一轮创业,即开发阿里巴巴网站。至此,“阿里巴巴”这个成就马云辉煌人生的事业才第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很显然,从马云创立阿里巴巴的过程来看,他并不是一下子就想到要创立阿里巴巴,在此之前,他先后经历多次曲折的创业过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互联网这一行干得久了,马云的格局越来越大,新的机会也在努力奋斗的过程中不断出现,而他又善于把握机会,进行一次又一次关键抉择,这是他成长的过程,也是他变得越来越强大的过程。这一切显然不是靠运气,都是脚踏实地努力的结果。
“首富轮流做,今日到我家”,阿里巴巴创业开始是相当艰难,员工的工资只有500元,公司的开支很节俭。外出办事,发扬“出门基本靠走”的精神。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市值200亿美金,成为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公司。马云和他的创业团队,由此缔造了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
想创业的人都是一样,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想到了,就去做,像马云那样,只要你努力,世界上,其实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有的人一生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希望大家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创业路上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