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交互设计的充分性与必要性,论证了交互设计的可被研究后,我们不经要问:进行交互设计研究和实践的方法是怎么样的?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出有效的交互设计?以及我们如何评价我们做的设计是否有效?
市面上会有很多方法,用户研究、情景化思考、线框图、流程图等等等等。这么多方法、流程,我们应该去用什么?又怎么应该去用?是否也应该质疑它们的存在意义?
我们能不能顺着一条线逻辑线来梳理交互设计的流程应该如何进行呢?
根据我们之前得出的结论:交互设计的实现手段是「构建简单有效的心理映射模型 」。那么我们便可以基于这个思路,来思考交互设计的进行流程。
一、 我们依据什么进行交互设计?
我想,做任何事情,第一步都必须明确目标,也就是说,我们要依据什么进行交互设计?如果没有目标没有设计参考的标准,我们便像是无头苍蝇,东碰西撞,摸不到出口,也无法自检合理性。所以我们第一件事,便是明确:我们依据什么进行交互设计?
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个对象:人造系统与人。那我们应该从哪边出发去思考呢?从目的来看,我们是需要让人掌握人造物。那么,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交互设计的思考,将会比从机器的角度来的更加合理与自然。我们应该去关注「人」,而不是关注「人造系统」。
那到底需要关注人的什么?是性别吗?年龄吗?身高体重吗?关注什么内容对我们进行设计有着最为重要的东西?有时候人的性别会影响设计,有时候人的年龄也会影响设计,那到底是什么决定了这些因素到底起不起作用?到底是用户的哪个因素从根本影响着交互设计呢?
再回过头来看,我们进行交互设计的意义在于在保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削弱人造物的复杂性,使人能够快速地构建对人造物的认知。
那我们是不是从人的认知角度来思考设计就可以了?仔细分析一下,无论是性别、年龄,还是身高体重等等,这些因素其实都是影响人认知的因素。不同年龄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不同性别的人也会有不同的认知。而拨开交互设计的本质,也是在快速构建人对人造物的认知。如此一来,我们在关注人的时候,只要抓住「认知」这一核心即可,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都只是影响认知的因素。
但是,人的认知是抽象的,任何人都无法感知别人是如何进行认知的,也无法将其具象化。我们无法用任何机器来检测一个人的认知到底是什么样的。那是不是不能把「人的认知」作为进行交互设计的标准了?
所幸的是,认知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一个不完整但是却可以被检测的映射——行为。我们可以从人的一个个行为中推断出他对事物的一部分认知。这一个一个行为进行叠加,我们就拼凑出他对事物认知的全貌。表面因素往往只是深层次本质的部分映射,但是通过大量的表面因素叠加,我们便可以发现本质的真实样貌。
行为是认知的映射,而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不同因素都能在某些意义上反映出行为。
因此,我们通过整理出人的不同因素模型,从模型中提炼出人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从这种模型中推测出人的认知方式,而人的行为模式与认知方式便是我们进设计参考的标准因素。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感觉这些模型都是似曾相识的。没错,人的不同因素模型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户模型」,也就是 Persona。人的行为模式就是近年来各个大公司的交互设计都在使用的用户行为模型。而人的认知方式在认知心理学中有「心智模型」对应。但是在交互设计中的运用还是不常见。
因为通常来说,为满足 KPI 的设计,提炼到用户行为模型这个程度便可以了,一个有效的用户行为模型能很好地指导如何改善交互设计,满足 KPI 指标。但是如果要想做一个完全全新的交互模式, 必须从认知方式出发进行提炼。 这里最好的例子便是 3DTouch 。
那么,怎么去构建用户模型才是有效的?很显然,能通过这个模型寻找出有效的行为模式才是有效的用户模型。在这里,我认为 @Lumi 在这个问题:创建用户角色(Persona)时,如何更好的提取行为模式(Behavior Patterns),作为区分不同角色的关键信息?下的回答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我就不再赘述。
根据 Alan Cooper 的描述,行为模式的提取是通过识别访问对象在各行为变量上聚集的状况来完成的,聚集在多个行为变量上的主题集群可能会代表一个显著的行为模式。
私认为发现正确的行为变量是提取有效行为模式的最重要过程。在情景调查之前,通过人物角色假设(Persona Hypothesis)提出可能的行为变量,并发现可能影响这些变量的因素。这些因素会作为寻找访问对象的依据之一。
要建立好的人物角色假设,需要事先对目标用户的情景以及领域有足够的了解。在情景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为人物角色假设找到数据支持,验证其有效性,或提出修改或完善。如何通过数据来验证呢?
本人的经验是若一个变量的某个取值的确能够作为某个行为模式的组成部分,那么研究数据在该变量上通常会出现聚集情况,可以是聚集在某个值上,也可以是聚集在多个值上而形成明显的对比,而数据分散、没有聚集出现的行为变量通常是无用的变量。
在访谈过程中,会发现一些数据与假设冲突的地方,以及新的可能的行为变量。根据这些结论修改人物角色假设,并调整后续的访谈计划。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直到发现的行为模式在逻辑上可以解释,并且符合所有情景调查的结论。
而关于认知模型的部分,本人也没有人太多深入研究,在此便不露丑,期待有这方面的造诣的答主补充。
二、用户与系统的中转站:用户体验目标
当然,关注人,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所有人。我们应该要从「特定人群」,也就是系统需要面对的「用户」进行切入。
根据前一环节,我们拥有了对用户的整体认知,那有了这些认知之后,下一步需要做什么呢?
当我们完全理解用户之后,我们便要开始考虑系统的功能以及需求限制,进行系统与用户两者的宏观沟通。但是一上手就开始画线框图出界面并不是一种合理的方法。因为你并不清楚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也不知道系统如何架构才是最有效合理。从细节入手吃力不讨好,从大局出发,获得合理架构之后,细化才会显得事半功倍。
正常情况下,用户在使用人造物的过程中,不会去从自己有没有掌握人造物,控制人造物这个角度进行认知,而是从人造物好不好用,功能强不强大这些角度进行认知。而这种角度的认知反映的即是「用户体验」。 换句话说,「心理映射模型」的现实映射即是「用户体验」。
因此,我们可以从体验的角度来直观衡量映射模型是否有效。那反过来,为了创建有效的映射模型,我们也可以从「体验」这个角度来限定映射模型的各个因素。 而这种限定并不是细节到按钮如何摆放,而只是呈现了用户想要得到的体验,例如「用户需要知道最新、最潮流的商品样式」、「用户能够方便地选取自己的照片」。
用户行为模式、认知模型中并不包含用户对一个产品需求,用户模型、行为模式和认知模型只会指出老年人辨认能力差,但是并不会直接指出老年人到底需要的是一个大屏手机还是一副老花镜。因此我们需要将根据用户的信息挖掘出用户的需求,分析和构建出用户的体验目标,并翻译成信息架构、界面架构能够理解和执行的内容。这才会成为用户研究与界面架构的过渡桥梁。
三、如何构建「心理映射模型」
「心理映射模型」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机接口。但是接口这个词并不能很准确地反映它包含的功能和目的。因为除了接口本身,「映射模型」更加关注接口和功能的组织结构是否符合人的心理。
而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这种映射模型就是界面设计。组织一个心理映射模型或者说界面(绝大多数情况下),应该分成三个环节进行,信息架构、界面架构、界面视觉。
信息架构
为什么信息架构一定是承接用户体验目标的环节呢?它一定有必要存在吗?
根据我们之前的结论,用户体验目标是零碎的设计需求。根据用户体验目标可以设计出符合该需求的功能界面,但是界面与界面之间的流程与关系却并没有被用户体验目标明确。而这个的原因很简单——用户本身并不关心系统的信息架构模式,他们只要觉得「好用」就行了。因此用户体验目标中也不可能会包含明确的架构定义。
然而一个为了达到「好用」的心理映射模型,必然会含有清晰的信息架构模式,有着符合用户思维的流程、页面与控件。因此在架构合理的「心理映射模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用户体验来梳理出一个合理的信息架构:例如明确功能的优先级,功能的跳转关系,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组合方式等等。 信息架构是衔接用户体验目标和界面的架构的桥梁。基于用户体验目标,我们能够在宏观层面定义出功能的优先级和逻辑关系,整理出界面与界面的层级属性。而这非常有助于提高思考和设计信息架构的效率,同时也是为界面架构做好了非常明晰的指导框架。
界面架构
从狭义的角度来说,这种映射模型就是我们常说的交互原型。但是为何我们要将界面架构与信息架构分开?一方面信息架构作用于宏观层面,把控整体,界面架构作用于单个页面,关注局部。另一方面也是也因为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多的界面架构的承载形式,如 AR/VR等等,不同的界面载体会有不同的架构需求。而信息架构作为宏观框架可以始终保持不变。
从流程上来说,这一流程完成的其实是基于流程图的界面框架。在这一个程度进行思考的是用户操作的便捷性和可用性,界面元素是否符合用户的直觉思维等等。 而关于界面架构如何设计,在各大网站、书籍中均有详细的范式、原则,在此不再赘述。
界面视觉
完成界面架构之后,我们需要做的便是完成对应的界面的视觉设计。如果说界面架构是骨的话,那么界面视觉便是肉。用户直接接触的便是界面的视觉。关于这一部分的内容,我个人也不再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