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焦虑的时代,怎样拥有心灵的自由

身处焦虑的时代,怎样拥有心灵的自由

敢于跳出“画地为牢”的圈子,才有心灵的自由空间

千万别在内心世界“画地为牢”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相比卢梭生活的年代,我们幸运地身处太平盛世,法律赋予公民自由平等的权利,没有人强行约束我们的身体,捆绑我们的手脚,按理说,我们应该依照自由意志的指引,追求心之向往的梦想,拒绝不想要的生活,日子过得轻松而随性。

然而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人的心灵和肉体并没有变得更自由,从外而内的限制依然存在,只不过换了一种更加温和的方式。

 

于是越来越多人被焦虑情绪所驱使,为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而拼尽全力,但又常常在结束了一整天的忙碌之后,看着车站拥挤的人潮发出叹息:“这样随波逐流的日子,是我想要的生活吗?”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曾经记载过一个奇怪的现象,上古时期,人们惩罚囚犯时,不必把他们关进牢狱里看管,只需在地上画一个象征牢狱的圈,犯人就会乖乖地站在圈内几天几夜,而不想着逃跑,由此延伸出“画地为牢”的成语典故。

仔细想想,现代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从出生起,我们就被限制在一连串待完成的任务之中,难以脱身。

身处焦虑的时代,怎样拥有心灵的自由

 

小时候,为了取得优秀成绩进入名牌学校,你的耳边总是萦绕着家长老师督促的声音,课外时间都用来上补习班,你被迫放弃了公园里亲近自然的快乐时光,减少了伙伴间做游戏的童真乐趣。

长大后,为了追求世人眼里的成功幸福,你陷入激烈的内卷和竞争,没日没夜奔波忙碌,无奈错过了朋友相聚的情深意长,搁置了诗和远方的美好梦想。

 

更为重要的是,在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也被各种各样难以察觉的规则所占据,自我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心灵的自发能量被严重耗损,人渐渐成了一台麻木执行任务的机器,生而为人的自由几乎无从谈起,但我们却很少主动质疑这些内在规则的合理性。

 

不合理的内在规则是心中的牢笼

 

内在规则或者说个人准则,是对自己行为方式的具体要求,其内容因人而异。在适当的情况下,内在规则作为人生的参照体系,保证人们采用安全稳妥的方式为人处世。

个体的内在规则是由外部规范性要求演变而来的。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分类,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都是有关人际互动的基本需求,对人生早期成长来说十分重要。为满足一些基本需求,我们甘愿接受外界的各种规范性要求。

 

因为渴望得到父母的喜爱,建立安全感,我们听从父母的要求,认同原生家庭的生活理念以及对世界的看法;因为希望融入同龄人群体,获得归属感,我们学习同龄人的沟通方式,模仿同龄人的穿着习惯;为了被亲戚朋友瞧得起,获得关注和尊重,我们努力达到世俗的成功标准,维护良好的个人形象。

但过于严厉僵化的内在规则,是横亘在心灵空间的钢铁牢笼,会带来难以摆脱的限制和操控。刻板地遵循规则的束缚,使我们放弃了自由选择的机会,强迫自己活成某个应该活成的样子。

身处焦虑的时代,怎样拥有心灵的自由

 

不健康的内在规则之一:对自己不切实际的过高期待

 

父母望子成龙的愿望,迎合了与生俱来的全能感,使人们轻易相信只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就必能实现任何远大的理想。与此同时,社会机遇的增加,使得人们虚荣心过度膨胀,产生很多不切实际的期待。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人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增长了期望,变得愈发看重面子和尊重,担心成为遭人嫌弃的失败者,逼迫自己达到高标准,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在焦虑中迷失了自我。

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人总是想要在竞争中胜出,在内卷中跟上,而绝不愿落于人后。当然,树立远大志向无可厚非,但如果放不下过高的期待,就难以接受平凡的自己,如果活在对现状的不满足中,就无法真正投入当下的生活。

 

其次,忽视个人独特性的要求也是一种不合理的期待。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性格气质、成长经历各不相同,一套标准不可能适合所有人,但我们往往不加辨别地顺从外部标准,这会导致自我压抑甚至危害健康。

比如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强迫自己积极融入群体,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得开朗外向,就会承受勉为其难的痛苦。一个易胖体质的人,逼自己通过锻炼节食,三个月减重三十斤,对健康未必有益。

 

身处焦虑的时代,怎样拥有心灵的自由

 

不健康的内在规则之二:盲目遵从约定俗成的标准

 

人类社会充斥着各种约定俗成,像是男人三十岁就要成家立业,女人三十岁之前要结婚生子,天长地久才是成功的婚姻,买车买房才算成功的人生等等。

人们倾向于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是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包含两个阶段,接纳和认同。接纳是指个体因畏惧群体压力,表面上按照多数人认可的规则行事,但只是趋利避害的权宜之计。而认同指的是个体从内心深处拥护这套规则,即使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这样做。

 

心理学认为,产生从众倾向的原因是社会规范性影响和社会信息性影响。人们都担心自己成为害群之马而遭到排斥,有服从代表多数的社会规范的本能,与此同时,多数人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信息,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正确率,能帮助个体规避未知的风险。

 

很多世俗规范来自社会文化环境长期形成的固化认知,有的随着时代发展已不再符合科学道理,如果完全照搬而不知审时度势、灵活变通,就会导致不必要的内心冲突。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其中超我是内在规则所处的部分,成熟完整的人格需要三个部分协同

一致,达到相互平衡的状态。

 

刻板僵化的内在规则会形成严苛的超我,压抑本我的自发愿望,导致人格结构失衡,严苛的超我是很多心理疾病的根源。要想恢复心灵的自由,需要我们质疑内在规则的合理性,超越不合时宜的规则,重新建立灵活、务实、健康的规则。

 

身处焦虑的时代,怎样拥有心灵的自由

 

挑战和重建内在规则

 

一般而言,对我们影响较大的内在规则隐藏在潜意识中,不容易被发现,质疑不健康规则之前,首先要发现它具体是什么。

 

  • 觉察情绪变化

 

觉察情绪的改变,是发现内在规则立竿见影的方法。当你决定是否要做某件事的时候,如果①突然产生强烈的亏欠感,让你不得不做出选择;②或者因为你拒绝不想要的选择,感到强烈的内疚情绪;③或者你纠结于想做的事,和必须做的事,进退两难犹豫不决,就提示有严厉的规则在那里。

 

  • 追问具体规则

 

接下来,追问情境背后的深层想法,问自己:“出现这种状况,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得到答案之后再反复追问,直到清晰的规则显现出来。

比如一个人做完公司繁忙的工作,回到家感到很疲惫,就躺在床上拿出手机打起游戏,想让自己放松一下,但随后他感受到强烈的内疚情绪。这时他问自己:“打游戏对我而言意味着什么?”他的回答是:“意味着我在浪费时间”。再追问:“浪费时间对我意味着什么?”回答:“意味着我没有把时间充分用来学习”,于是限制他的规则便水落石出:“我应该利用所有空余时间学习成长”。

 

  • 重新设定规则

 

找到具体规则以后,我们从现实情况和自身需求出发,审视规则的利弊,将不健康的规则舍弃,更换为健康的规则。

任何内在规则都有其合理性,”利用所有空余时间学习成长”的规则或许可以帮助掩盖内心焦虑感,维护理想中的自我形象,但它的危害是没有时间享受生活,可能因为压力过大而耗竭自己。

不健康的规则总是弊大于利的,表现为过于绝对化、一概而论、不考虑现实情况等特点,权衡之下,可以将其舍弃,更换为更加灵活务实的规则,比如“我希望在自己状态良好时,拿出更多时间用来学习”。

 

身处焦虑的时代,怎样拥有心灵的自由

 

拨迷见智,开启自在之门

 

很多被我们奉若圭臬的个人规则原本不是自己的,而是外部世界强加给我们的,其实你不必听从它的指挥。正如阿兰德波顿所说:“我们应该遵循内心的良知,而非来自外部的赞扬或谴责。”

孔子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说的是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加,逐渐能够清晰地了解自我和认识世界,遵循内心愿望而生活,同时又不逾越法律和道德的红线。

 

孔子描述的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实际上,只要摒弃不合理规则的限制,每个人都可以进一步接近心灵的自由。

希望我们都能构建灵活健康的、更加适合自己的规则,让内在规则成为人生的指路明灯,而不是划定心灵活动范围的牢笼,使自我与世界

达到和谐自洽的状态,从而提升生命的意义与质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36706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