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获奖教学设计(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一等奖)

项羽之死获奖教学设计(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材与学情分析】

《项羽之死》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散文诗歌欣赏》第四单元,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单元目标要求教学中既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又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同时要培养学生品味散文语言的能力。按照该单元的主旨,“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里的文本应该有诗文对举,但教材在这一部分里选编的全是古代散文,却没有可以与其进行比较阅读的古代诗歌。而《垓下歌》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蕴涵着满腔深情,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表现出项羽至死不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与《项羽之死》比较阅读,有利于让学生明白“诗文”在“创造形象”方面是“有别”的。

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本文语言浅显,文意理解难度不大。因此,本课的文义疏通以学生自学为主,重在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感知人物性格特点,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诗文比较体味“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分析形象,探究意旨。本文的语言、文字难度不大,故事性强,学生对项羽这个历史人物并不陌生,应该容易进入角色。作为自主赏析的《项羽之死》,本文的语言、文字难度不大,故事性强,因此在学生自主掌握字词、疏通语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所他们的艺术形象,获得审美感受。

【教学目标】

 

一诗一文对比阅读,领会同是塑造项羽这个形象,诗和文之间的区别。

 

比较司马迁与项羽生死抉择的差异,树立正确生死观与荣辱观。

 

【教学重点】

 

一诗一文对比阅读,领会同是塑造项羽这个形象,诗和文之间的区别。

 

【教学难点】

 

比较司马迁与项羽生死抉择的差异,树立正确生死观与荣辱观。

 

【教学方法】

 

诵读法、细读法、小组合作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项羽之死获奖教学设计(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一等奖)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霸王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却为我们演绎了多少成语?下面我们一起来猜一猜:

最有气魄的一句话——(取而代之);

最果断的战略——(先发制人);

最不能容忍的旁观——(作壁上观);

最不要命的一次战斗——(破釜沉舟);

最有名的一把火——(付之一炬);

最阔的一次显摆——(付之一炬);

最悲怆的歌声——(四面楚歌);

最儿女情长的分别——(霸王别姬);

最丢面子的事——(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项羽不但是“成语之王”,还在四面楚歌之际吟唱了生平第一首诗(垓下歌)。今天让我们走进《项羽之死》(板书课题),一起感悟诗歌和散文下的项羽形象。

 

二、明确目标

 

1、一诗一文对比阅读,领会同是塑造项羽这个形象,诗和文之间的区别。

 

2、比较司马迁与项羽生死抉择的差异,树立正确生死观与荣辱观。

 

三、朗诵诗歌,感悟项羽形象

1、朗诵指导

读出情感,注意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尤其要读出荡气回肠、缠绵悱恻,首句要紧扣“力”“拔”“盖”“势”读出豪壮,第二句要读出时运不济的悲慨,第三句要读出无可奈何的“哀伤”,最后一句“奈若何”是一种叹惋。

 

2、从这首诗中,我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项羽?

明确:除了勇猛无比,豪气盖世,也有多愁善感、儿女情长的一面。

 

项羽之死获奖教学设计(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一等奖)

3、这首诗是怎样塑造项羽形象的?

 

明确:诗歌塑造人物形象一般是借助意象,这里主要是借助山、乌骓和虞姬。用山来衬托项羽力敌千钧,乌骓不逝象征项羽兵败被围,满腔抱负无以施展,用美人虞姬来烘托项羽英雄的伟绩,渲染英雄末路的悲凉。

 

这是诗歌中的人物塑造,那么散文中又是如何塑造的呢?

 

四、分析场景,感悟项羽形象

(一)回顾分析人物形象的描写手法.

直接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

间接描写:侧面烘托

(二)教师引领,分析“垓下之围”场景

 

1、个体朗读,要注意配合感情,调整语调、语速。该部分重在抒情,节奏要舒缓。

2、该部分是如何塑造项羽形象的?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3、找出动作描写中比较传神的动词,从中可以看出什么样的项羽形象?

明确:惊——起——饮——歌——泣。心理脆弱、英雄末路。

小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这一段项羽为虞姬、为乌骓而慷慨悲歌,为生命中的大悲大痛而流下了男儿泪,刻画了一幕感天动地的儿女情(儿女情)。

 

(三)小组讨论,分析“东城快战”场景

1、自读二、三段,该部分重在叙事,声情激越。

 

2、该部分是如何塑造项羽形象的?体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①个性化的语言。“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②动作神态。呼、弛、斩、瞋、叱。

③侧面烘托。汉军皆披靡……辟易数里。

 

性格特点:骁勇善战、勇武豪爽、极度自负、不知反省。而诗歌中体现的是力敌千钧、豪气盖世、怨天尤人这说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小结:溃围、斩将、刈旗,一系列连贯的动作,快意恩仇,刀光剑影,鼓角争鸣,霸王自有一股英雄气在我们眼前纵横。(英雄气)

 

(四)自主学习,分析“乌江自刎”场景

1、分角色朗读,江畔陈辞,读出慷慨羽声。

2、该部分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的?以此可以看出项羽哪些方面的性格特点?

明确、语言、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知耻重义、高傲自持、刚愎自用)

 

动作描写:拒渡——知耻重义;赠马——心地仁善;赠头——视死如归。

 

小结:乌江边上,残阳如血,马蹄声声,马嘶阵阵,从此世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一曲英雄末路的悲歌,千载有馀情。(悲剧性)

 

(五)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小结——诗文塑造形象的区别:

 

1.诗歌的形象更注重提炼升华(象外之象,意外之旨),散文形象着实于具体细致描写刻画。

 

2.诗歌形象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而散文则给人更为具体逼真的感觉。

 

诗评家妙喻诗与文:

清代诗评家吴乔在《围炉诗话》中说:“或问:诗与文之辨?答曰:二者意岂有异,唯是体裁词语不同耳。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饭不变米形,酒形质俱变。”“文之措辞必副其意,犹饭之不变米形,啖之则饱也。诗之措辞不必副其意,犹酒之变尽米形,饮之则醉也。”

 

还有人把诗文的区别比作淡妆与浓妆,一个具体,一个抽象,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显与隐之间,诗歌是淡妆,散文是浓妆,它们在文学中缺一不可,因为“浓妆淡抹总相宜”。

 

五、拓展延伸

 

司马迁和项羽都遭遇了人生的奇耻大辱,但们的生死抉择迥异,你怎么看?请结合他们的经历或古今相关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司马迁和项羽都有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对生与死都有着深刻的思考。“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死也必须是一个英雄.绝不是一个懦夫、苟活者。项羽的誓死捍卫的是做人的自尊,秉持的是顶天立地的浩然正气,保持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精神的纯洁。在常人认为可以死的时候,项羽没有选择懦弱放弃;在常人认为可以活的时候。项羽没有选择苟活。“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这就是英雄的不屈,成就了英雄的悲壮,让尊严获得永生。刘邦是赢家,他赢得的是帝王的宝座。项羽赢得的是仰不愧天,俯不愧地的坦然,是心爱的女人的心,刘邦是必须站在大殿之上才会成为汉高祖的,项羽自己就可以站成永远的巨人。

司马迁遭受了世间的奇耻大辱,为了《史记》这一不朽伟业,毅然选择了苟活。正是在这样的生死抗衡与斗争中,司马迁对生与死有了前所未有的深痛思考。

无数生命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即便大富大贵者也不能逃脱身死名灭的结局,唯有卓杰之士才能在这世间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司马迁饱受煎熬,但他生存了下来,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信念——撰写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书,信念支撑着司马迁孱弱的生命。

你可以毁灭我的肉体,却不能剥夺我的尊严与骄傲。司马迁通过《史记》向最高统治者发出了生命的宣言:权力未见得无所不能,正义未见得一无所成。

生存或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项羽的死不是结束.而是自尊不屈的永生;司马迁的生不是苟活.而是自我价值的创造。司马迁赏识那些轰轰烈烈的死,也歌颂那些隐忍就功名的生。他喜欢屈原、项羽、李广这样掷生命如碎碧玉的壮烈;也喜欢伍子胥、勾践保生命如保青山的坚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史记》中,季布、彭越、韩信、豫让、范雎……这些都是忍辱之人,都是忍辱而成就大功之人。

史铁生曾经说过“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是同学们,人必有一死,但要死得其所,更要生得其所。项羽是活着的英雄,死去的霸王,精神的王者!司马迁更是一位精神的王者,他主宰了自己的命运,成就了自我的价值。

建霸业,一生坦荡,羞渡自刎豪气永驻。书史记,满腹隐忍,发愤不屈信史长存。

 

六、板书设计

项羽之死获奖教学设计(项羽之死优秀教案一等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69991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