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诗人崔颢,虽说也被称作著名诗人,可是也许他的诗作不够多,我们能够记住的,也就是这一首《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是三国时期所建,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黄鹤山上。传说有一位叫做费玮的仙人在这里驾鹤飞去。崔颢这首诗创作年代史书上并没有记载。
这首诗之所以很有名,还因为有一个关于李白登鹳雀楼的传说。李白登上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楼内有崔颢此作,便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首七律之所以被人称颂,还在于这首诗本身所具有的美学意蕴。
第一联,描述传说中的仙人乘鹤飘然飞去,只有黄鹤楼空空荡荡地坐落在山上。
第二联,继续首联的描述,飞入云端的黄鹤是不会再返回来了,只有天际上的白云飘飘悠悠。
以上四句,写出了世事苍茫,自然界也是变幻无穷。
第三联笔锋一转,把目光对准了山下武昌的风景。晴好天气江对岸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茂盛的芳草碧绿。这是一个写实的画面,描述了人间的自然美景。
第四联,则是表达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忧虑。太阳落山暮霭沉沉时,我的家乡在哪里呢?游子面对烟波浩渺的大江,不由得生发出迷离缠绵的愁绪……
这四句,表达的是人世间的景色固然美好,但人是需要有家乡的归宿感的,游子总是有孤独漂泊的愁绪。
这首诗被后世称为“唐人七律第一”,盖因上述李白的传说。
或许因为有了李白的欣赏,后人都把这首七律奉为神作,以至于代代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