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博士后也抵不上一个童年
在中国的学术研究环境,从我有限接触的一些案例来看,实在就有许多古怪之处。一个科研人员需要过于复杂的智慧应变在学术科研之外。这且不提,一个人不能因为害怕环境的恶劣就放弃某种一生的挚爱,而要学会与天与地与人斗,主席曾说,那里边也其乐无穷。问题是怀有深刻人生焦虑的这样一个人,在所有这些复杂的局面之下,她内心的承受力如此薄弱,使她的精神开始要渐渐崩溃。
我跟她之间,有一段长期的跟踪交流。慢慢地,我发现浮在水下巨大而可怕的冰山,其危险程度足以在某一日使她整个地船覆人没。我不知道她为什么那么没有自信。她所做的一切,自己都不能够认可。志向远大没什么不好,但是由于远大目标不可一日实现,为此焦虑不安,情绪低落,甚至陷入精神危机,则是一种必须严肃面对的心理问题。
我可不是什么心理治疗师,但是基于一种非专业的责任感,基于我们定下的“师徒”之谊,我决心引导她开始步入一段自我发现之旅。先说些土方法,我建议她看一部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向里面的正面人物男主角樱木花道学习学习,拿出当年向雷锋叔叔学习的那种单纯的劲头。她真的看完了,但是显然没什么结果。她说动画片是够搞笑,可问题是难道自信就是要像樱木那么荒谬吗,自负到近乎无耻可笑的程度?
我说,显然你忘记了樱木的两万次投篮训练,但是,“我是天才,我是天才”这种近乎唠叨的自我心理暗示也不可忽略,这是两万次投篮最初的精神源泉。这部片子的中心思想就是,精神力量是真正改变现实的源头活水,改变要从心开始,态度即使不是一切,它也是创造一切的始祖。而后,为了始之具体化,更具现实性,你要从容易提升自信的一些外在方面做起。比如说,打扮自己。画一个得宜的装,做做头发,换一身更加青春靓丽的时装。不一样的外观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自我感觉——哪怕最初只是假象。
这样你就能体会到为什么徐老师总是那么强调做个现代人要从穿衣打扮开始,因为那确实是最速效的办法,常常立竿见影。一个自信的人,对于别人来说,自信的全部就是表现得自信!从表现自信开始,常常得逞,你就会上瘾,反复地表现这种自信,伎俩也能成为一种习惯,内心慢慢地发生化学反应,你就会习惯自信。事物的发展,常是先由表及里,再由里及表,这符合于一般的自然规律。
自信抑或自卑,仍然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仅靠技术和精神意志亦非根本之计。我们无法从新生儿的哭泣中,或者从DNA的检测中看出,看出人们自信或自卑的倾向,据我所知,没有这方面的科学报告。我更宁愿相信,一个人的这种自我认知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她的早期成长经历和所受教育。
她在很小的时候,每天的生活就是上学,然后写作业,被关在屋子里练琴。她虽然弹得一手好琴,但是却从来离不开乐谱。她可以记得乐谱,哪怕不看一眼,但是它必须被摆在那里。她需要抓住像乐谱这样的外在之物,才能获得安全感,才会有信心。这种建立在他物之上的信心就是泰国前总理——他信,就不是自信。更为可怕的是,她的母亲据此一直觉得她很笨,不管她怎么挣扎,不管她取得怎样的成绩,母亲的论断就像是一枚毒镖,多年来深深地扎进了她的潜意识。
她的母亲像是中国整个这一代中的大多数人一样,由于“文化大革命”失去了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几乎是一种时代病,这一代父母格外在意子女的教育问题——有些人偏执得已近乎病态,他们一心一意希望在子女身上完成自己未竟的心愿,甚至把自身的全部生命意义都过重地压在子女的身上。不幸的是,在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最丰富,最敏锐的童年时期,她却被关在家里练琴,甚至“几乎没接触过什么动画片”!我们还有多少家长在如此教育孩子?如果从小不能帮助他们感受生活的多样性,培养对生活的爱,学会享受我们这个生活世界的美好,艺术训练又有何意义呢?
这里并不是说童年时期的经历就完全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我们都有改变自己的机会,关键是要认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且付出努力去改变。无论是通过观看励志电影、改变外在形象,还是寻求专业心理治疗,都是积极面对问题的表现。重要的是要明白,自信并非天生就有,而是可以通过不断努力和积累来培养。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关注每个人的健康成长,尤其是那些在童年时期经历过不幸的人。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生活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自信心。
我想说的是,在追求学术成就的过程中,请不要忽视了童年的宝贵时光。有时候,三个博士后也抵不上一个童年。让我们珍惜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充实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