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学校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新旧动能转换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改革创新,逐步减少对传统动能的依赖,同时培育和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学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学校如何实现新旧动能转换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明确新旧动能转换的含义

新旧动能转换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新,更涉及到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变革。教育的新动能指的是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内部治理中所形成的教育发展的新动力、新目标、新方法和新态势。这种“新”的产生是在目前教育所产生的新矛盾中应运而生的,即由以前的“有学上”“能上学”的民众最基本需求转变为教育的内涵发展和优质发展与当前民众对“上好学”的教育期盼的矛盾。

促进教育内涵发展

学校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必须在学校文化、师生发展和课堂教学等关键点上谋思路、下气力、求实效,以此来促进学校教育走上科学、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学校文化是核心,它包括平安、美丽、智慧、文化、创新等方面,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师生发展是主题,学校要面向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以更具广泛的代表性参与学校治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形成教育发展合力。

调整专业布局与课程设置

学校应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对接产业项目立项,推动专业优化和建设工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例如,山东理工大学职业学院根据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建立与济宁资源、产业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机制,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学校现有专业基础,继续与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及科研院所共建学院(专业)、研究院或科研平台。

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共同培养符合新旧动能转换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例如,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与西门子、一汽-大众、歌尔股份、浪潮集团等公司进行合作共建,建立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服务于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新旧动能转换。

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学校应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例如,济南大学与浪潮集团签约共建“聊城大学浪潮信息技术学院”“聊城大学浪潮碳中和实验室创新中心”“聊城大学浪潮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携手打造紧密型共享型的人才培养共同体、协同创新共同体和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体,服务山东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学校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明确新旧动能转换的含义、促进教育内涵发展、调整专业布局与课程设置、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以及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通过这些措施,学校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旧动能转换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关问答FAQs:

学校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应该如何调整哪些方面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教育内容的调整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背景下,学校应当调整教育内容,以适应产业发展的新需求。学校需要科学确定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主动对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产业发展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知识结构。学校应构建与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内在联系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将科技创新最新前沿、产业技术最新成果、行业发展最新要求引入课程内容或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与优化。

教育方法的创新

教育方法的创新同样重要。学校应深化学分制改革,逐步完善学分制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卓越人才培养系列计划,把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还应提高实践课比重,确保理工科农医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占总学分的比例不低于30%,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不低于25%。

教师队伍的培训

为了实现教育的新旧动能转换,学校还需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这包括理念的更新、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引导和培训,以及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让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学校治理水平的提升也是关键,需要优化学校对教师、学生、教育利益相关者的管理和互动。

校企合作的加强

校企合作是新旧动能转换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学校应大力推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鼓励企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专业课程,实施联合培养、订单培养,将企业生产经营标准和环境引入教学过程,建立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应调整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并加强校企合作,以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

产教融合的定义和目的

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和教育界的深度合作与融合,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职业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该积极探索实践育人路径的创新。

产教融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1. 校企合作:职业院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通过与企业合作,职业院校可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企业的需求。

  2. 实践教学质量:职业院校应注重实践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锻炼技能。

  3. 创新能力培养:职业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上,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创新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4. 实习实训工作:职业院校要积极开展学生的实习实训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加实践的机会。通过实习实训,学生能够真实地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从而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

产教融合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性

产教融合对于适应新旧动能转换至关重要。通过产教融合,可以有效地打破校企之间的壁垒,加强产业与教育的沟通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为贴合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和就业机会。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需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结论

通过产教融合,职业院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学校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支持新旧动能转换?

学校如何支持新旧动能转换

学校在促进科技创新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来支持新旧动能转换:

  1. 加大科研投入:学校应增加对科研的投入,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鼓励创新和探索。这可以通过设立科研项目、提供科研经费等方式实现。

  2. 加强产学研合作:学校应加强与产业界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有助于将高校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

  3. 培养创新人才: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开设创新课程、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4.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学校应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形成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和平台,推动科技创新的跨学科发展。

  5. 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学校应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包括科研、转化、产业化等各个环节,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条,促进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和产业化。

  6. 探索新模式:学校可以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如与政府、企业合作,共同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形成“四位一体”的新模式,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7. 搭建孵化平台:学校可以搭建孵化平台,如创业学院、众创空间、孵化器等,为园区内企业(团队)提供创客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等链条式孵化服务。

  8.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可以通过构建“校、院、园”三位一体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完善市场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信息供需对接,促进成果工程化和成熟化。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帮助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破,还能够促进新旧动能的转换,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486109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