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长私信问我,《古文观止》可以取代“文言文初级课程”吗?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古文观止》选的都是经典文章,但实践下来发现,确实不适合当代中小学生文言文入门学习。我分析原因主要是文本内容太多,学生们学不透,初学应该以百字左右的短文入手,慢慢增加长度和难度。
我每次带高一,总遇到一些说话做事“趾高气昂”的同学,说自己从小从就熟读或背诵《古文观止》,我拿第一篇《郑伯克段于鄢》去考他们,发现已经错误百出了,尤其是落实到高考要求的直译,几乎句句都有问题。
现把该篇文章中前面几句的错误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1.【原文】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
【学生翻译】从前郑国的武公,到申国去娶了一个老婆,名叫武姜。生下一个庄公,和一个共叔段。
【分析】把“郑武公娶于申”中的“于”翻译为“到”是硬伤,此句中的“于”是介词,表方位处所,是“在”的意思。
“生下一个庄公,和一个共叔段”,原文没有数量词,这里也不需要数量词“一个”,这种属于随意添加。这两处错误考试都要扣分的。
2. 【原文】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学生翻译】庄公生下来,正是他母亲熟睡的时候,吓了姜氏一跳,所以取名叫做寤生。因此,心里便厌恶他。
【分析】“庄公寤生”中的“寤”为“熟睡”,虽然在历史上有过这种说法,但不合情理。“寤生”在历史上有多种解释,或释为胎儿生而张目而视,或释为产妇熟睡时儿出,醒时才发觉,或释为难产。随着训诂的发展,当代学者几乎达成共识,认为“难产”的说法是对的。“寤”通“啎”应解释为“逆”“倒着”。胎儿头先出为顺产,足先出为逆产。庄公足先出,难产,故惊姜氏。
“惊姜氏”,学生译为“吓了姜氏一跳”,“一跳”属于随意添加, 原文中没有这个意思,可译为“吓坏了姜氏”。
3. 【原文】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学生翻译】喜欢这一个共叔段,打算要立他做国王;常常把这个意思,去对武公说,武公不答应。
【分析】“爱共叔段”译为“喜欢这一个共叔段”,“这一个”又是随意添加。
4.【原文】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学生翻译】等到庄公接下他父亲的位置去做国王,更替他求那制城地方,给共叔段住。庄公说道:“这制城地方,是一个危险的城池呢!从前虢叔死在这个地方的呵!若要别的城池,总依母亲的话。”
【分析】“制,严邑也”学生译为“这制城地方,是一个危险的城池呢”,“这……地方”、“一个”多余。
5.【原文】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学生翻译】有一个臣子,名叫祭仲的,说道:“那大城池的墙过了一百个城垛,是国度里的一件不好的事体呢。从前国王,定下来的规矩,大的城池的长,不能超过那封侯封伯的国里的城池三分里一分的大;中等的城池,五分里一分的大;小的城池,九分里一分的大:现在京城的大,不照规矩,是不依从前国王定下来的法度呢;你做国王的,快要当不住了。
【分析】“君将不堪”,学生译为“你做国王的,快要当不住了”,与原文不合,不能承受、忍受谓之“不堪”。
“祭仲曰”,学生“有一个臣子,名叫祭仲的,说道”,“有个臣子”“名叫”“的”多余,添枝加叶,可用于改写文言文为白话故事,不宜用于文言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原文】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学生翻译】庄公说道:“那姓姜的母亲,愿意这个样子,叫我怎么能够躲开这个害处呢?”
【分析】学生把“焉辟害”翻译为害处,不如译为“祸害”“祸”精当。“躲开这个害处”词语搭配不当。
“姜氏欲之”学生译为“那姓姜的母亲,愿意这个样子”,这种属于妄改,如果考试遇到这种翻译,不得分。
7.【原文】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学生翻译】回答说道:“那姓姜的女人怎么能够有心里满足的时候?还不如早打算一个法子,不要给他的害处蔓延大来;待到蔓延大了,是不容易想法子收服他的呢。那四处长起来的野草,尚且不容易拔去,何况你做国王的对那得宠的兄弟呢?”
【分析】“蔓草犹不可除”,学生译“除”为“拔”,不当。“除”的外延宽,拔的外延窄。“拔”虽是“除”的一种方式,但“除”不局限于拔”。应译“除掉”,不问“除”的具体方式,与原文意合。
“姜氏何厌之有”学生译“那姓姜的女人怎么能够有心里满足的时候”。为人臣者断无称国君的母亲为“那姓某的女人”之理。不必译而译,只有硬译妄改。“对”的译文别扭、不通。
“不如早为之所,……况君之宠弟乎”一段译文最为别扭、不通。
8.【原文】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学生翻译】庄公说道:“多做那不规矩的事体,一定要自己害死自己,你姑且等着他。”
【分析】“多行不义必自毙”,学生译“毙”为“死”,有误。注曰:“毙,路踣也。”义为倒仆。
我们学校虽然处在重庆这种偏远的地方,但能考进我们学校,尤其是考进实验班的同学,在初中一定是名列前茅的,这还得说是好初中,有一些略差一些的初中,年级第一都未必考得进来。这样的学生的还有那么多的“错误”,何况一般的同学呢?这些学生已经养成了坏习惯,教他们改正“错误”真是太累了,我宁愿他们都是一张白纸,反而好教。真心希望大家能从“文言文初级课程”学起来,从正确的学习方式开始真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