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京原
本文获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
今年春天,八十多岁的姥姥去乡下的弟弟家走亲戚,回来时捎来了几颗葫芦种子,虔诚地把它们种在了墙角的土壤里。
一场春雨过后,墙角拱出了一撮嫩嫩的芽儿——这些葫芦苗儿在春风的抚慰下,舒展着娇嫩的身躯,像初生的婴儿四处张望这崭新的世界。姥姥怕猫儿狗儿践踏,用树枝给葫芦苗儿围上了一圈细密的栅栏,每天都要给苗儿浇水。
幼苗在水的滋润下疯长,很快爬上了栅栏,姥姥依依不舍地拔去了几株多余的葫芦苗,留下了两株长势最好的,并给他们搭上了架子。
那葫芦苗活力得很,急着展示自己,没过两个月的时间,就顶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诞生在枝桠上。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葫芦垂挂于绿叶之间,微风吹拂,叶起叶落。隐藏在叶子之间的小葫芦时隐时现,秀美、乖巧、调皮,透露着各自的灵气。一个个小葫芦蓬勃地生长着,让人感到充满生机的快乐。
姥姥看到这一个个小葫芦总是会心生喜悦,脸上泛起笑容。葫芦越长越丰满,可惜的是有几只大葫芦在一场大雨中被淋掉了。姥姥捡起葫芦,心疼的说“唉!真是可惜了”,妈妈拿起来要扔掉,姥姥一把夺过,“扔了多可惜,这葫芦可以吃的啊!”
葫芦也能吃?姥姥给我们讲起了吃葫芦的故事来。
那是国家“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家家户户粮食不够吃的,我们家快断粮了,是邻居王奶奶把自家种植的十二个葫芦接济了我们一半。我们用那些葫芦掺和着玉米面,吃了好多天,终于等到了新粮,是你王奶奶家的葫芦救济了我们的命啊,到现在我还记得你王奶奶家的好呢。
说到这,姥姥动情地沉思了起来……秋风瑟瑟,架上的葫芦成熟了。姥姥要采摘葫芦了。架子上的葫芦太高,年迈的姥姥无法采摘,我便爬上梯子帮姥姥把二十几个葫芦全摘了下来,堆放在墙角。姥姥望着这些葫芦,笑容可掬地说:“这些葫芦还有大用处呢。”
姥姥说着拿来了一把锯,整整用了一周的时间,像加工艺术品一般,把这二十几个葫芦全部锯成了两半。
葫芦锯开了便叫瓢。姥姥要把这些瓢送给左邻右舍,她说让大家伙图个新鲜。姥姥走在前面,我挎着装满瓢的筐跟在后面,你家三个,他家两个。
当走到王奶奶家时,火炕上正好坐着好几个老邻旧居、亲戚朋友,姥姥见状笑呵呵地说:“正好你们都在这里,给你们送几个葫芦瓢。葫芦葫芦——福禄福禄啊,让咱们大家都沾沾喜幸啊。”大家都满怀欣喜,一边道谢一边接过了瓢。
恰好此时,村里的李主任检查和谐文明村屯建设落实情况也来到王奶奶家,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呵,什么事儿让大家这么高兴啊?”
小屋里立刻炸开了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把姥姥来送葫芦瓢的事儿说给了李主任听。
李主任了解情况后,不无感慨地说:“哈哈,咱们这个村子真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啊,看来县里今年评选“和谐村屯”的一个指标非咱们莫属了。”
李主任话音刚落,小屋里就立刻爆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阅读启迪】
本文主要描写了姥姥种的葫芦,等到秋天成熟后,用锯锯成了葫芦瓢,并分送给了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恰逢此时,村里的李主任赶到,一句“咱们这个村子真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揭示主题。构思巧妙,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