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通常发生在农历每月初一,这是月亮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位置,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的时候。在天文学中,新月也被称为朔月,是月相变化周期的起始点。这个周期大约是29.53天,即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每个月都会有一次新月的出现。
相关问答FAQs: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也称为一个恒星月,大约是27.32天.
月球盈亏周期是指什么?
月球盈亏周期,通常被称为朔望月,是指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这个周期是月相变化的平均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059天。在这个周期内,月球从新月逐渐变为满月,然后再次减至新月,呈现出不同的月相变化。朔是指月球与太阳在地球视黄道上相对位置相差180度,地球上看不到月球被阳光照亮的部分,即新月;望则是指月球与太阳相对位置相差0度或360度,地球上可以看到月球完全被阳光照亮的部分,即满月。
为什么月球看起来有时会呈现不同的形状和大小?
月球看起来有时会呈现不同的形状和大小,这主要是由于月球围绕地球的轨道以及太阳光照射角度的变化所导致的。月球本身并不发光,而是通过反射太阳光来显现亮度。我们看到的月球形状,或者称为月相,是由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决定的。当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我们看到的是新月,这时月球的被照亮部分几乎不可见。随着月球继续绕地球运动,更多的部分被太阳照亮,我们逐渐看到从峨眉月到上弦月、盈凸月,直至满月。满月时,月球完全处于地球和太阳的对面,整个面向地球的半球被照亮,看起来最大。满月月球继续其轨道运动,被照亮的部分逐渐减少,形成亏凸月、下弦月,最终回到新月,完成一个月相周期。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在轨道上的不同位置也会略微影响我们看到的月球大小,但这种变化通常很小,肉眼不易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