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叹世间多少痴人”这句话出自元代散曲作家马致远的《双调·折桂令(叹世)》。这首散曲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追逐中人性的迷茫和世事的无常的感慨。在这首曲子中,马致远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如楚汉争霸、韩信的功败垂成等,来抒发他对世间痴人的同情和对世俗追求的批判。通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命运,马致远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理解和批判。
相关问答FAQs:
《双调·折桂令(叹世)》中提到的’折桂’有什么象征意义?
‘折桂’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折桂”通常象征着科举考试中的成功,即考取进士。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的传说,其中嫦娥居住的月宫中有一棵桂树,因此桂树成为了高洁和成功的象征。科举时代,考生能够在朝廷举行的考试中考取最高等级,就好比攀登月宫并折下桂枝,因此被称为”折桂”。这个词汇不仅仅局限于古代的科举,现代汉语中也常用来比喻在各种竞争激烈的考试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如高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或体育竞赛中获得冠军等.
马致远在《双调·折桂令(叹世)》中是如何描绘古代帝王将相的命运的?
在《双调·折桂令(叹世)》中,马致远运用了深沉的笔触来描绘古代帝王将相的命运。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世事无常和人生如梦的感慨。例如,他提到了秦始皇的咸阳山河,虽然险固,最终还是无法避免王朝的覆灭。他也提到了楚汉争霸中的项羽和刘邦,以及韩信这样的功臣最终未能善终,这些历史人物的兴衰成败,在马致远笔下都成为了过眼云烟,反映了他对于权力斗争和英雄悲剧的深刻理解。
马致远的这种描绘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现实社会的隐喻和批判。通过对古代帝王将相命运的描写,他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纷争的哲思,体现了他对于名利场的淡泊和超脱。这种情感表达与他个人的经历和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反映了元代文人在动荡社会中的心境和追求。
《双调·折桂令(叹世)》中包含哪些具体的历史故事或典故?
《双调·折桂令(叹世)》中的历史故事或典故
《双调·折桂令(叹世)》是元代马致远的作品,其中融入了多个历史故事或典故,用以表达诗人对世事无常和功名利禄虚幻的感慨。以下是曲中提到的一些具体历史故事或典故:
- 项废东吴:指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战役中失败,最终在乌江边自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刘兴西蜀:讲述的是汉高祖刘邦被封为汉王,最终击败项羽,建立汉朝,并以西蜀作为根据地。
- 梦说南柯:引用了唐代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中的故事,讲述了淳于棼梦入大槐安国,成为南柯郡太守,经历荣华富贵后醒来发现一切只是一场梦。
-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韩信是汉初的著名将领,帮助刘邦统一中国,但最终被吕后所害,这反映了即使是功勋卓著的人物也难以逃脱命运的捉弄。
- 蒯通言那里是风魔:蒯通是汉初的辩士,曾劝阻韩信自立为王,后来韩信被杀,蒯通用此言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悔恨。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的成功和悲剧都与萧何有关,萧何先是举荐韩信,后来又参与了韩信的陷害。
这些历史典故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如梦、世事无常的感叹。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马致远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