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的介绍
"高山流水"最初是一首古代琴曲的名字,后来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成语,寓意着知音难遇或者乐曲的高深美妙。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春秋时期的一段佳话。
据《列子·汤问》记载,故事的主人公是两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俞伯牙和钟子期。俞伯牙擅长弹琴,而钟子期则精通听音。一次,俞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于是在岩石下避雨时弹奏起古琴。他的琴声先是描绘出连绵的雨势,接着又表现出山崩的气势。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被这美妙的琴声所吸引,忍不住赞叹。
俞伯牙听到有人赞赏,便与钟子期交谈,并继续弹奏。他心中想着高山,钟子期便赞叹琴声“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当俞伯牙转而沉思流水时,钟子期又称赞说:“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无论俞伯牙寄托何种意境,钟子期都能完全理解和感受到。俞伯牙惊叹于钟子期能够如此深刻地理解他的音乐,二人因此成为了知心朋友。
不幸的是,钟子期后来去世,俞伯牙痛失知音,从此再也不弹琴,因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理解他的音乐了。
从此以后,“高山流水”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尤其是指那些能够彼此深刻理解对方内心世界的知音或者知己。它也用来形容那些高深莫测、意境悠远的音乐或艺术作品。
高山流水的创作由来
《高山流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古琴曲,其创作由来说法不一,流传最广的版本与春秋时期的琴师俞伯牙和樵夫钟子期的故事有关。
据说,俞伯牙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琴师,他的琴音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景象。一天,俞伯牙在高山之巅弹奏古琴,试图通过音乐表达出山的高远和流水的潺潺。此时,一位名叫钟子期的樵夫偶然路过,他虽然不懂得音乐,却能够从俞伯牙的琴声中听出“高山”和“流水”的意境,感叹道:“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俞伯牙惊异于钟子期能够理解他的音乐,视为知音。
不幸的是,钟子期后来去世,俞伯牙深感知音难求,悲痛之余,摔琴绝弦,发誓不再为无知音之人弹琴。这个故事传达了“知音难求”的寓意,也表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交流和理解的渴望。
《高山流水》这个曲目名称也就象征着那种超越言语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交流。也有学者认为,《高山流水》并非一时一人之作,它可能是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而被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