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过其实的主人公是谁

言过其实的主人公是马谡。

“言过其实”这个成语主人公是马谡。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讲述的是蜀汉丞相诸葛亮对马谡的评价。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期,因为骄傲轻敌,失去了街亭,导致蜀军大败。诸葛亮在事后感叹马谡“言过不可大用”,意指马谡说起话来头头是道,但实际上并不能胜任重任。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来形容那些说起话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能力不足,不能落实到位的人。

言过其实成语故事:

"言过其实"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中的评注。这个成语原指说话过分,超过了实际情况,后来用来形容说话或做事夸张,不切实际。

成语故事与其相关的人物是曹操的谋士程昱。在一次战争中,程昱对曹操说,他可以用三千人马抵挡敌人的十万大军。曹操对他的话半信半疑,但还是让他去了。结果程昱的军队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取得辉煌的战果,而是因为兵力悬殊而吃了败仗。

这个故事后来被概括为“言过其实”,提醒人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过于夸张。这个成语流传至今,仍然经常被人们引用来批评那些说话不切实际或过于吹嘘的人。

言过其实主人公马谡介绍:

马谡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将领,也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人物。在历史上,他因为“言过其实”而闻名,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马良传》中陈寿对马谡的评价,意指说话夸大其词,超过了实际情况。

在《三国演义》中,马谡是蜀汉丞相诸葛亮的部将,他自视甚高,常自诩有“卧龙”之才,但在关键时刻却因为自己的骄傲和纸上谈兵而导致重大失误。最著名的事件就是他在街亭之战中的失败。当时,诸葛亮北伐曹魏,派遣马谡镇守街亭,这是一个战略要地。马谡没有听从副将王平的劝告,轻敌出击,最终导致街亭失守,蜀军被迫撤退,北伐大业受挫。

马谡的这一失误,在《三国演义》中被高度戏剧化,成为了“言过其实”的典型例子。他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后人警示自己不要过于自满、要脚踏实地的一个反面教材。

《三国演义》虽然根据历史事件改编,但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在人物塑造和事件叙述上有所夸张和虚构,因此马谡的形象和故事在文学与历史之间有所出入。在真实的历史中,马谡虽然确实因街亭之败受到指责,但他也并非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完全无能,而是有一定的军事和政治才能。

言过其实的主人公是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article/107583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