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节日写诗,是一种传统的文化方式,不仅仅是为了庆祝节日,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志向和才华。在古代,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学形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古人在节日写诗,也是一种对文化传承的贡献。
一、描写春节的古诗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已酉新正》
(宋)叶梦得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旧岁已除,新春复始。
六翮飞腾,与子同归。
寄言逝者,往事无遗。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庚寅除夜》
(明)唐寅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元日》
宋朝·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二、描写元宵节的古诗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李郢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未贯,满天星月映弓弯。
光临万户皆春色,气贯长虹落彩盘。
竟夕鱼龙悲啸动,遥观辉煌射门阑。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被云妨碍。
辜负天公七夕约,凭谁问我双星好。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寻,六街灯火闹儿孙。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未贯,满天星月映弓弯。
光临万户皆春色,气贯长虹落彩盘。
竟夕鱼龙悲啸动,遥观辉煌射门阑。
三、描写清明节的古诗
《寒食江州满塘驿》
(唐)宋之问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宿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寒食江州满塘驿》
(唐)李频
日落风亦起,城头鸟尾残。
烟生遥岸碧,月落满塘圆。
怅别千年后,辛勤一梦间。
徒劳问归路,峰叠暮云端。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途中寒食》
(唐)郑谷
雨滴珠帘暮,春寒杏花村。
愁肠饥火烧,独自倚孤篷。
日晚江南望,千里碧山岑。
何当为尔歌,萝幌况空临。
《寒食江州满塘驿》
(唐)白居易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遥怜巩树花应满,复见吴洲草新绿。
吴洲春草兰杜芳,感物思归怀故乡。
驿骑明朝宿何处?猿声今夜断君肠。
《寒食江州满塘驿》
(唐)宋之问
日落风亦起,城头鸟尾残。
烟生遥岸碧,月落满塘圆。
怅别千年后,辛勤一梦间。
徒劳问归路,峰叠暮云端。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途中寒食》
(唐)郑谷
雨滴珠帘暮,春寒杏花村。
愁肠饥火烧,独自倚孤篷。
日晚江南望,千里碧山岑。
何当为尔歌,萝幌况空临。
《寒食江州满塘驿》
(唐)李频
日落风亦起,城头鸟尾残。
烟生遥岸碧,月落满塘圆。
怅别千年后,辛勤一梦间。
徒劳问归路,峰叠暮云端。
四、描写端午节的古诗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桴击鼓溪江鸣。
巴人说道是何物,带花复裹棕。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临江仙·白苹舟子泊》
(宋)高启
白苹舟子泊,风日向谁开。
水色连空似练,波光映月如圭。
轻桡争泊去,孤屿看难回。
何处扁舟子,相逢眼更开。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楝花飘砌仍多露,独有忠魂分外明。
《五月五日》
(明)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桴击鼓溪江鸣。
巴人说道是何物,带花复裹棕。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临江仙·白苹舟子泊》
(宋)高启
白苹舟子泊,风日向谁开。
水色连空似练,波光映月如圭。
轻桡争泊去,孤屿看难回。
何处扁舟子,相逢眼更开。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已酉端午》
(元)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楝花飘砌仍多露,独有忠魂分外明。
《五月五日》
(明)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五、描写重阳节的古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朝·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
(唐)王维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
(唐)王缙
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今朝又是花。
主人情意重,伴我赛江神。
不似初相识,何年始展眉。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枝字》
(唐)宋之问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滴桐枝。
睿览八荒外,天文七曜齐。
临觞不能饮,无乃为牵縻。
《九日》
(明)文森
三载重阳菊,今朝又是花。
主人情意重,伴我赛江神。
不似初相识,何年始展眉。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九日》
(明)石宝
把酒时看菊,登高处望鸿。
野花开更落,山果断还生。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六、描写冬至的古诗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唐)杜甫
远信初逢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萧瑟,疑是松窗雪打声。
《冬至》
(唐)白居易
云蚁爬疏叶,寒蝉噪暮柯。
独悲身世事,无处问穷途。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
(唐)李郢
一阳今日是,阖邑喜新阳。
玉琯灰飞罢,琼枝露彩凉。
山川回首中,天地一身忙。
《冬至日寄弟妹》
(唐)李洞
数九今朝又一阳,天寒日暮雪霜忙。
行人缩颈频伸手,我亦无聊赖转忙。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
(宋)苏轼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落叶送寒灰。
佛灯点火伴残夜,欲晓长街百步雷。
迎面风来千片雪,头上月照一痕灰。
归来说向天台客,却道山僧未解围。
《冬至宿杨林浦村》
(宋)杨万里
芦花吹雪满江城,万里风烟接水亭。
后夜月光知客意,西风吹雁到潮声。
《冬至》
(宋)文天祥
一阳生后递相催,二九尽时如夜台。
自古有冬无夏至,更谁知雪作花开。
《冬至日得州差遣还乡有作》
(宋)黄庭坚
天寒日暮南风急,雁宕峰头雪正多。
归路不知行几折,夜来村火见萤火。
《冬至后作》
(宋)梅尧臣
天气未必常如此,今年但喜夏来多。
九月才看菊蕊黄,又逢重九与重阳。
《冬至宿杨林浦》
(宋)张耒
芦花吹雪满江城,万里风烟接水亭。
后夜月光知客意,西风吹雁到潮声。
《冬至日同官王友直南堂独坐》
(宋)张耒
一阳才动作春声,便有嘉卉竞芳荣。
坐客不知何处好,却言兹地最宜晴。
《冬至前一日》
(宋)文天祥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江。
老我此心无所寄,故园松菊待他乡。
七、描写除夕的古诗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有怀》
(唐)李商隐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除夕偶成》
(清)赵翼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除夕》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夜》
(明)文征明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已酉新正》
(宋)叶梦得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旧岁已除,新春复始。
六翮飞腾,与子同归。
寄言逝者,往事无遗。
《除夕》
(明)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庚寅除夜》
(明)唐寅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李郢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未贯,满天星月映弓弯。
光临万户皆春色,气贯长虹落彩盘。
竟夕鱼龙悲啸动,遥观辉煌射门阑。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被云妨碍。
辜负天公七夕约,凭谁问我双星好。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寻,六街灯火闹儿孙。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未贯,满天星月映弓弯。
光临万户皆春色,气贯长虹落彩盘。
竟夕鱼龙悲啸动,遥观辉煌射门阑。
八、描写七夕的古诗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盈盈一水隔,脉脉两情愁。
《七夕》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
(宋)刘辰翁
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
凉风吹枕席,明月照妆衣。
梦见君王幸,千秋万岁时。
秋光都似旧,吟伴女郎归。
《七夕》
(宋)贺铸
碧空露重彩盘轻,今夜天河下鹊桥。
莹莹新月照新妆,却傍莲塘会玉郎。
《七夕二首》
(宋)范成大
双星良夜,欢醉复相思。
秋光如水,河汉似银。
七夕相逢真好,独坐数更筹。
《七夕赋咏成篇》
(唐)何景明
秋风白露沾我衣,春江碧水浸我归。
复值接舆醉兰舟,狂歌《竹枝》和《夷齐》。
《七夕》
(明)杨维桢
凉风度秋海,吹我乡思飞。
连山去无际,流水何时归。
目极浮云色,心断明月晖。
芳草歇柔艳,白露催寒衣。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七夕》
(明)边贡
七月秋风起,三秋桂子香。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长。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珮裳。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七夕》
(明)文征明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盈盈一水隔,脉脉两情愁。
《七夕》
(明)汤显祖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
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天风吹下。
珠帘映月光中,隐约相望,似隔秋河。
《七夕醉答君东》
(明)陈继儒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牵牛织女词》
(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
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迎,悠悠旧家风。
梦长银汉落,觉罢天星稀。
含悲想旧国,泣下谁能挥。
《七夕》
(唐)李贺
长眉横玉瘦,皓腕卷轻红。
炉边人醉,明月照西厢。
《七夕》
(唐)李商隐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
(唐)向子諲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
月为开帐烛,花为传芳酒。
感物情无极,高山景可销。
莫言今夜稀,相逢必醉倒。
《七夕赋咏成篇》
(唐)张祜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限意,只在游人醉眼中。
《他乡七夕》
(唐)许偃
西陆脉脉儿,遥知珠帘人。
玲珑机中织锦字,郁金香里作槟榔。
《七夕》
(五代·后唐)杨璞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应宿七星渚,同游万里流。
《七夕》
(宋)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辛未七夕》
(宋)毛滂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玉纤夜叹银河阔,忍使牵衣待到明。
《七夕》
(宋)贺铸
碧空露重彩盘轻,今夜天河下鹊桥。
莹莹新月照新妆,却傍莲塘会玉郎。
《临江仙·七夕》
(明)杨慎
白玉仙台碧海西,风吹银汉水长溪。
乌鹊桥成人不见,牛郎织女两相依。
《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
归来见识,谁把多情,恼乱夫容。
双栖燕子几时回,偎人弄影,月下花前。
九、描写腊八的古诗
《腊日》
(唐)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腊八》
(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米源波。
七珍五味与八宝,粥尽锅头点灯烛。
《腊八粥》
(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饆饦,粥糜粥,煮豆糜。
乌梅楂楂,红枣枚枚。
肥儿粉,瘦儿脍,杂和香稻颗颗圆。
《腊月八日粥》
(宋)释文珦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诸佛,藉之作善瑞。
吾亦分些许,充腹聊可尔。
《腊日》
(唐)李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腊八》
(清)夏仁虎
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米源波。
七珍五味与八宝,粥尽锅头点灯烛。
《腊八粥》
(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饆饦,粥糜粥,煮豆糜。
乌梅楂楂,红枣枚枚。
肥儿粉,瘦儿脍,杂和香稻颗颗圆。
《腊月八日粥》
(宋)释文珦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诸佛,藉之作善瑞。
吾亦分些许,充腹聊可尔。
十、描写中秋节的古诗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知我久,故教明月照西楼。
《中秋月》
(宋)朱淑真
万里长空一片云,天风吹下广寒君。
清光不照长河水,只照长安一片云。
《中秋待月》
(明)张九龄
清景难逢宜爱惜,白露前后看花期。
七八个星天外挂,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中秋月》
(宋)文天祥
万里长空一片云,天风吹下广寒君。
清光不照长河水,只照长安一片云。
《月下独酌四首》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月下独酌四首》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古人在节日写诗还能够记录历史和文化。诗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能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情况。通过古人在节日写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历史事件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
古人在节日写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传统,它不仅仅是为了庆祝节日,更是为了表达情感、追求审美、记录历史和文化。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让诗歌这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