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招生人数
同济大学2024年延续了近年来的招生规模,在全国范围内 计划招收4130名本科生 。这一数字相较于2023年的4765人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招生计划体现了同济大学对全国各地区的均衡考虑:
在招生分布上,同济大学采取了 向人口大省倾斜的策略 。例如:
河南省获得240个名额
四川省获得230个名额
安徽省获得211个名额
这种做法既为这些省份的优秀学生提供了更多就读名校的机会,又有利于提高同济大学的整体生源质量。
上海作为同济大学所在地,依然获得了最多的招生名额。2024年同济大学在上海计划招收 494人 ,其中240人为综合评价招生。上海并非高考大省,其生源在同济大学招生计划中占比仅约12%,充分体现了同济大学对全国范围招生的重视。
同济大学还特别设置了 国家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 ,分别招收333人和283人。这些计划主要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体现了同济大学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努力。
在专业设置上,同济大学继续保持了工科优势,同时注重全面发展。2024年新增了 未来技术班 和 先进材料拔尖班 ,反映了学校在前沿科技和基础学科方面的布局。
招生专业概览
工科类专业
同济大学2024年继续发挥其工科优势,开设了一系列工科试验班,旨在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这些试验班涵盖了多个领域,反映了同济大学对新兴技术和传统工科的全面关注。
工科试验班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国豪精英班 :作为同济大学的旗舰项目,该班级汇聚了最优秀的生源,致力于培养未来的学术领袖和行业精英。它融合了多个学科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
城市、建筑与创意设计类 :这个试验班聚焦于城市发展和建筑设计,结合了同济大学的传统强项——建筑学和城市规划。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各种挑战。
智慧建造与低碳环境类 :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该试验班培养学生掌握绿色建筑和智能建造技术,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智能化制造与新能源类 :紧跟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这个试验班注重智能制造和新能源技术,旨在培养适应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信息与智能网联类 :面对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该试验班专注于信息技术和智能网络,培养能够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创新型工程师。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同济大学还开设了 机械类(中外合作办学) 项目,与德国知名高校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工程技术人才。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为他们提供了海外学习的机会。
这些多样化的工科试验班为不同兴趣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展现了同济大学在工科教育上的全面布局和前瞻性思维。通过这些项目,同济大学致力于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知识,又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工科人才,以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经济管理类专业
继工科类专业同济大学2024年在经济管理领域也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培养项目。经济管理试验班作为同济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 管理思维、科学精神、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和同济文化的经济与管理精英和领袖 。
该试验班采用 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宽口径专业教育模式 ,为学生奠定宽广的知识体系和持续的学习能力。这种培养模式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保持竞争力和适应性。
经济管理试验班的培养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鼓励交叉创新 :将创新思维融入整个培养过程,采用创新性的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学思维。
强化实践 :培养方案中设置了充足的实践类课程,学院建立了多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并与众多知名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实践基地。这种实践导向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
国际化 :学院每年吸引近500名长、短期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交流,并与3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国际知名院校开展交流合作。这种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在专业设置方面,经济管理试验班包含以下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物流管理
工程管理
会计学
金融学
这些专业涵盖了经济管理领域的核心方向,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路径。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能力,学院还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海外学习机会:
签订了30余个双学位及80余个非学位交流合作项目
每年为近千名中国学生提供出国学习机会
提供欧美一流海外高校暑期夏令营
积极为在校本科生拓展海外顶尖商学院的升学渠道
这些举措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成为具有全球化视野的一流经济管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医学类专业
继前文介绍了同济大学2024年整体招生情况后,我们来看看该校在医学领域的布局。同济大学2024年继续开设 医学试验班(国豪精英班,本博贯通培养) ,这是一个为期五年的医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学生将在上海完成学业。虽然具体招生人数未公开,但考虑到同济大学在医学领域的实力和声誉,预计竞争将十分激烈。这一项目体现了同济大学在医学教育方面的卓越追求,为有志于从事医疗事业的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学习平台。
其他特色专业
在同济大学2024年的招生计划中,除了传统的工科和医学专业外,还开设了一些特色鲜明的人文社科和理科专业,展现了学校的多元化发展。这些专业不仅丰富了同济大学的专业结构,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选择。
同济大学2024年招收的人文社科和理科特色专业如下:
人文科学试验班 :包含了广播电视学、德语、英语、日语、哲学、文化产业管理、汉语言文学等多个专业方向。这个试验班的设计体现了同济大学对人文社科教育的重视,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学科选择。
德语-政治学与行政学双学位项目 :该项目结合了语言和政治学两个看似不同的学科,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这种独特的培养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为他们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上提供了竞争优势。
法学-英语双学位项目 :该项目将法律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技能相结合,培养能够在国际法律环境中工作的高端人才。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反映了同济大学对全球化的深刻理解,为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从事法律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德语-法学双学位项目 :该项目的独特之处在于将语言学习与法学专业相结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法律人才。这种创新的培养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为他们在国际法律事务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可能。
这些特色专业的设置展示了同济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思维和国际化视野。通过提供多样化的专业选择,同济大学不仅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为他们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种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充分体现了同济大学“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的办学特色,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
招生政策亮点
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同济大学2024年继续深化拔尖人才培养战略,在多个领域推出了针对性的培养计划。这些计划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基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以满足国家在各个关键领域的发展需求。
工科领域
同济大学设立了 工科试验班(国豪精英班) ,这是一个为期五年的本研贯通培养项目。该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在、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数字城市、未来交通和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国豪精英班采用了书院制、导师制和完全学分制的特色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灵活的学习空间和个性化的成长路径。
医学领域
同济大学推出了 医学试验班(国豪精英班) ,这是一个为期五年的医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学生将在上海完成学业。虽然具体招生人数未公开,但考虑到同济大学在医学教育方面的实力和声誉,预计竞争将十分激烈。
基础学科
同济大学设立了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这些基地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世界胸怀和原创能力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通过严格的选拔和个性化的培养,这些基地致力于培养能够实现科学重大突破、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时代基础学科学术大师。
为了进一步完善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同济大学还推出了 双学士学位项目 。这类项目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可以获得两个学士学位。目前,同济大学已有14个双学士学位项目,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这种跨学科的培养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为他们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竞争优势。
这些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充分体现了同济大学对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学校在工科、医科和基础学科等领域的战略布局。通过这些计划,同济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基础、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为国家在各个关键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转专业政策
在同济大学2024年的招生政策中,转专业机制是一个重要亮点。学校实行“ 零门槛,全放开 ”的政策,为学生提供了 多达7次的专业选择机会 。这一政策的核心特点包括:
“ 类内专业确认 ”和“ 跨类专业确认 ”两种方式,前者允许在相近专业间转换,后者则跨越不同学科领域。
实现了 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转理工 等特殊转专业路径,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
这项政策不仅体现了同济大学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探索自我、发现兴趣的空间,有效降低了高考志愿填报压力。
双学位项目
继前文提到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后,同济大学2024年继续深化双学位项目的布局。学校新增了两个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
德语-法学
这两个项目分别瞄准了集成电路产业和涉外法治人才两大国家战略需求领域,体现了同济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截至目前,同济大学已拥有 14个双学士学位项目 ,涵盖多个学科领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学习选择,有助于培养具有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招生要求
高考改革省份要求
在同济大学2024年的招生政策中,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提出了明确的选考科目要求。这些要求体现了学校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同时也反映了对考生基础知识结构的考量。
同济大学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如下:
专业类别 | 选考科目要求 |
---|---|
工科试验班(智能交通与车辆类)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工科试验班(建筑规划景观与设计类)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工科试验班(经济管理类)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工科试验班(信息类)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工科试验班(智能化制造类)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工科试验班(土木与环境类) | 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 |
这些要求反映了同济大学对工科专业学生基础知识结构的重视。以工科试验班为例,无论是智能交通、建筑设计还是信息类专业,都强调了物理和化学的重要性。这种要求确保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就具备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
同济大学对部分人文社科类专业并未提出特定的选考科目要求。例如:
社会科学试验班、人文科学试验班和经济管理试验班均未提出选考科目要求。
这种做法给予了考生更大的选择自由度,同时也体现了学校对人文社科类专业培养的开放性态度。这也意味着这些专业的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加强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以适应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需求。
同济大学还对部分特殊专业提出了特定的选考科目要求。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要求考生必须选考思想政治科目。这种针对性的要求确保了学生在特定领域的知识储备,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省份要求
继前文对高考改革省份的要求介绍后,同济大学2024年对非改革省份考生的科类要求同样严格。学校明确规定,所有理工科专业仅限理科生报考,而文科专业则面向文科生开放。这种划分体现了同济大学对考生基础知识结构的重视,确保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就具备相应的学科基础,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这种要求不仅反映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也帮助考生更清晰地了解自身发展方向,做出合适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