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基本信息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 公立理工类大学 ,创立于1950年。坐落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学校拥有多个校区,包括崂山、四方、高密、济南和中德等。其中,崂山校区为主校区,占地面积达2000余亩,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生活空间。作为山东省的重点大学,青岛科技大学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在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领域享有盛誉。
办学规模
青岛科技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办学规模在山东省属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学校采用多校区管理模式,形成了独特的“三地五校区”布局:
校区名称 | 地理位置 | 特点 |
---|---|---|
崂山校区 | 青岛市崂山区 | 主校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 |
中德校区 | 青岛西海岸新区 | 规划总占地面积约1007亩 |
这种多元化的校区布局不仅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在学生规模方面,青岛科技大学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截至2024年,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36906人,其中本科生占比最大,研究生(包括博士和硕士)约为2500余人。
这一数据反映了学校在本科生教育方面的扎实基础,同时也体现了其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稳步增长。
教职工队伍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青岛科技大学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学校现有教职工2895人,其中专任教师1452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专任教师中: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达605人
工程院院士1人
双聘院士4人
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
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显著成效,为提升教学质量、推动科研创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青岛科技大学的办学规模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重要的是在质量和特色上的追求。学校通过合理的校区布局、适度的师生规模和优秀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彰显了其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的实力和潜力。
学生数据
在校生人数
青岛科技大学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持续扩大招生规模,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8月,学校共有 全日制在校生36906人 ,这一数字相较于前几年有了显著增长,反映出学校在招生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努力。
学生构成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
学生类型 | 数量 | 占比 |
---|---|---|
普通本科生 | 约29000人 | 约78.6% |
研究生 | 约6500人 | 约17.6% |
其他 | - | - |
其中, 普通本科生构成了学生主体 ,约占总数的78.6%,这凸显了学校在本科教育方面的核心地位。研究生群体虽然比例较小,但也达到了相当可观的数量,占总学生数的17.6%,反映了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发展势头。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科技大学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潜力。以2024年为例,学校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约2200人,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1930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270人。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重视,也反映了其不断提升的吸引力。
此外,学校还设立了专门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名额为30人,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学校的社会责任感,也为特定群体提供了宝贵的深造机会。
专业分布
青岛科技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其专业设置涵盖了广泛的学科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校的专业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理工科优势,同时兼顾人文社科等其他学科的发展。
理工科专业
在理工科领域,青岛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尤为丰富:
学科门类 | 代表性专业 | 特点 |
---|---|---|
化工与制药类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材料类 | 金属材料工程 | 形成了完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群 |
电子信息类 | 信息工程 | 紧跟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
机械类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
其中,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专业表现尤为突出,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了B+的优异成绩,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化工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强劲实力。
人文社科类专业
除理工科外,学校还在人文社科等领域设置了多个专业,如:
汉语言文学、法学、财务管理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发展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科技大学注重跨学科专业的融合发展。例如,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专业结合了材料科学、化学和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在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和应用方面的综合素质。这种跨学科的专业设置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学校还开设了一些新兴专业:
储能科学与工程: 响应国家能源发展战略
能源化学: 聚焦清洁能源技术
合成生物学: 结合生物技术和工程学
这些专业反映了学校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优化专业结构的努力。
学术环境
师资力量
青岛科技大学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实施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打造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52人。在这支庞大的教师队伍中,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尤为引人注目:
类别 | 数量 |
---|---|
住鲁院士 | 2人 |
聘任院士 | 10人 |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 | 22人 |
泰山学者工程等省级高层次人才 | 56人 |
这些数据充分展示了学校在吸引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的卓越成效。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引育方面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近三年间,学校成功引育了:
1位工程院院士、9位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以及30余位泰山学者系列人才。
这一系列成果使得学校在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方面均位居山东省前列。
为了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学校实施了“3515”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不断完善“育引用留”一体化人才制度体系。这一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学校的人才竞争力,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教师培养方面,学校采取了多项创新举措:
实施“四个坚持”策略:
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培育人才是根本;
创新引才机制,坚持引进人才是关键;
立足多措并举,坚持用好人才是目的;
强化服务保障,坚持留住人才是基础。
推行“揭榜挂帅”制度,鼓励教师组建创新团队,激发科研活力。
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科研实力
青岛科技大学作为山东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在科研实力方面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校以化学工程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通过高水平布局、高层次配置和高能级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学科竞争力和科研水平。
学校的科研实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
学校建有1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其中包括:
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1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
1个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
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这些平台为学校开展高水平科研活动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科研项目与经费
2023年,学校在科研项目申报和经费获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项,直接经费2902万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成绩不仅体现了学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实力,也反映了其在争取外部科研资源方面的卓越能力。
科研成果产出
学校在科研成果产出方面同样表现出色:
获得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
山东省科学技术奖5项(包括1项一等奖)
这些奖项充分证明了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
产学研合作
青岛科技大学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例如:
与枣庄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共建山东橡胶产业创新研究院的框架合作协议,总投资额高达1亿元人民币。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还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实现多方共赢。
学科建设
在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形成了以化工学科为核心的“雁阵式”学科群。其中,化学学科表现尤为亮眼:
ESI全球排名进入前1‰,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41位,是山东省属高校中唯一进入前1‰的化学学科。
这一成就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化学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强劲实力。
通过这些数据和事例,我们可以看到青岛科技大学在科研实力方面的全面发展。学校不仅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在学科建设、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就为学校未来在科研领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其在山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树立了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形象。
学术活动
青岛科技大学作为一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度重视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学校定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研讨会和论坛,为师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平台。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校内外学术交流,也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学术氛围和影响力。
学校举办的学术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例如,2024年10月举行的“生命分析与纳米医学国际学术会议”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次会议邀请了包括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Pierre Braunstein院士、韩国首尔大学Jwa-Min Nam院士在内的30余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会议围绕生命分析与纳米医学主题,开展了45场精彩的主旨报告,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博士和硕士在校研究生参加。
这类国际学术会议不仅为师生提供了与国际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展示了学校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力,有助于提升学校的国际学术影响力。
校内学术论坛
学校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论坛,为师生提供交流平台。例如,“面向创新 走向未来”第一届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就是一个重要的校内学术活动。该论坛吸引了近2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学术爱好者近200人参加。论坛设有“大数据与”、“高效·节能·环保”等分论坛,为不同研究方向的师生提供了针对性的交流平台。
学术讲座系列
学校还推出了“学术前沿大咖说”系列讲座,邀请来自普林斯顿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世界知名高校的学者,就学习规划、创新创业、等热点话题进行分享。这些讲座通常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不受地域限制,方便更多的师生参与。
学科特色学术活动
学校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举办有针对性的学术活动。例如,“生态大讲堂”系列讲座邀请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副总工程师李俊生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星耀武研究员,就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北温带木本植物多样化历史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这类活动不仅拓展了师生的知识视野,也促进了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这些多样化的学术活动,青岛科技大学为师生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学术环境,促进了学术交流与创新,为学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习氛围
图书资源
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学术资源中心,拥有丰富的纸质和电子资源。图书馆馆藏总量达到 280万册 (含电子图书),涵盖了理、工、文、经、管、医、法、艺等多个学科领域,形成了以材料学、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等特色学科为核心,各学科协调发展 的文献保障体系。
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图书馆引进了20多个权威的中外数据库,如《化学文摘》(网络版)、美国化学学会会刊、WILEY数据库等,并自建了硕博士论文数据库、学术论文数据库等特色资源。这些资源为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支持,有效满足了学校教学科研的需求。
学习设施
青岛科技大学为学生提供了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尤其在教学楼和实验室建设方面投入巨大。学校拥有多栋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如明德楼和弘毅楼,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自习空间。这些教学楼设计合理,采光通风良好,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
实验室设施方面,学校注重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2022-2023学年,学校对价值4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进行了全面考核,确保这些高端设备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为科研和教学提供有力支持。这种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不仅提高了设备利用率,也为学生创造了更好的实验条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学习风气
青岛科技大学的学生学习风气浓厚,展现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体现在日常学习中,更在各类竞赛和考研深造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日常学习
在日常学习方面,学生们展现出高度的自律性和主动性。许多学生自发组成学习小组,如“化合学习小组”,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互相帮助。这种协作学习模式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例如,化学实验201班通过这种方式,成功打造了“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学风氛围。
竞赛参与
在各类学科竞赛中,青岛科技大学学生的表现尤为出色。2022年,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2022年各类大学生竞赛中,学校获得国家级奖239项和省级奖697项。
特别是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重要赛事中,学校学子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展现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考研深造
考研已成为青岛科技大学学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以化学学院为例,2024年考研工作再创佳绩:
应化实验201班升学率达90%,化学实验201班升学率达86%
这两个班级的优异表现不仅体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反映了学校在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方面的成效。
青岛科技大学通过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开展“最美笔记评选”等活动,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组织“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学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打造“学风+”融合体系,推进青年学生用化学观照世界
这些举措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发展前景
就业情况
青岛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呈现积极态势,近年来就业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数据显示,2019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 96.94% 。毕业生就业主要集中在化工、机械等行业,其中 26.65% 的毕业生从事化工/冶金/机械相关职业。就业地区分布广泛, 41% 的毕业生选择在青岛本地就业,10%选择在北京发展。就业质量方面,毕业生起薪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随着工作经验积累,薪资增长迅速,毕业5年后平均月薪可达 8600元 ,高于全国同龄毕业生平均水平700元,显示出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升学深造
继就业情况之后,青岛科技大学学生在升学深造方面也展现出强劲势头。数据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 36.11% 选择继续深造,其中 32.80% 在国内升学, 3.31% 出国(境)留学。这一比例反映了学校在培养高质量研究生方面的成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德科技学院的海外升学项目表现突出,2022年有 118名 学生赴德国留学,其中95人在德国获得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超过70%被德国一流大学录取,实现了高质量升学和高比例升学的双重提升。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学校国际化教育的质量,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和广阔的未来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