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到校级的名额
挑战杯校级名额的分配通常取决于各高校的具体安排和参赛作品的数量。不同学校的名额分配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三十三届“挑战杯”系列赛事的名额分配将根据实际报名参赛的作品数量情况,由“挑战杯”科技工程办公室决定获奖的比例。
湖南工学院:湖南工学院的名额分配根据学院学生规模而定。例如,学生人数1000人(含1000人)以下的学院推报3份作品;1000-2000人(含2000人)的学院推报5份作品;2000人以上推报8份作品。2023、2024年获评“挑战杯”优秀组织奖的学院可加报3份作品。
浙江省:浙江省的名额分配根据学院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智能制造学院、自动化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学院、数字商贸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可申报校级竞赛作品数量为4≤X≤6;智慧交通学院、增材制造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可申报校级竞赛作品数量为2≤X≤4。
烟台大学:烟台大学的名额分配根据学院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团委的名额分配根据学院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挑战杯校级评选条件
挑战杯校级评选条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参赛对象:参赛学生须为2025年6月1日以前在西南石油大学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在校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
参赛作品要求: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2023年6月1日以后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两人。
评审及推荐原则:学院通过路演答辩方式(5min)进行选拔优秀作品,并将择优推荐优秀作品参加校级评选。参赛作品分为三类,即: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类,评审推荐时着重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仅限本科学生参赛,要求论证严密、文字简洁、有说服力,经得起理论推敲和实践检验。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前沿性、创新性和应用性进行综合评定。
-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等,主要从成果的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规范性、应用性、研究方法、语言逻辑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评。
- 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其他要求: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例如,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
惩戒机制:参赛作品存在舞弊、抄袭、作假,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的,均视为严重违规行为。参赛作品在公示环节,知情公众如发现作品不符合申报要求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各高校要严肃对待、一经查实取消作品参赛资格。
评选情况: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赛事作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决赛作品由赛事全国评审委员会进行评选。
评选规则:各省(区、市)的组织协调委员会要按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格及形式审查实施细则》的规定,对报送的作品进行严格的资格和形式审查,省(区、市)评审委员会对报送作品进行认真的初评。
其他要求:参赛作品如在参赛环节被抽查或经举报核实发现作品不符合申报要求,取消作品参赛资格,该学校不得补报作品;被抽查或经举报核实发现作品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取消作品参赛资格,该学校不得补报作品,该学校团体总分为零,并取消该学校参评“优胜杯”及其他集体奖项的资格,视情节严重取消该学校下届联合发起单位资格或参赛资格。
以上信息综合了多所高校的具体安排和要求,旨在为您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帮助您了解挑战杯校级名额分配和评选条件的一般情况。具体的名额分配和评选条件可能会因学校和年份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建议您关注所在学校的官方通知以获取最准确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