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聊聊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价值投资,大家都有很多了解,网络上信息也很多。
昨天呢,我也稍微说了一些,要说其实并不复杂。
李录先生,也就是芒格的门徒和合伙人,喜马拉雅资本的创始人,总结过,就是4个概念:
1,股票是公司股权的一部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以股权投资的态来买股票,或者说以当董事长的心态,当股东的心态来拿股票。
选择股票是在选择与人合伙,创业做一家公司,希望能与合伙人之间有好的合伙体验,希望从公司的长期经营中来获利。
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很多价值投资的方法都会非常明显,比如重视公司的长期发展而不是短期业绩,重视公司核心领导人以及团队的诚信而不是能否有内幕消息,等等吧展开还有很多。其实如果想做到这一点可以反过来想,反过来做,就是你买入任何一个股票都要求自己五年之内不能卖。自然而然就会用投资的心态、股东的心态来做股票了。
这种反过来想、反过来做的思维,其实就是查理芒格的一个好习惯,总是反过来想,遇到事情总是要反过来想一下。
2,市场先生。
市场先生是一个拟人化的比喻,是把股票价格每天的波动,股票交易所每天的交易比喻成市场先生。
市场先生是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但非常勤奋的中间人。他忽高忽低的,每时每刻的都在向你报价,买价和卖价,都在吸引你买入或者卖出。
但你知道,你要利用市场先生,而不是被市场先生的报价所吸引、引诱。
你不能依据价格的变化来做出投资决定,而是要利用市场先生有时会给你报出的低价买入机会。
就像昨天提到,巴菲特和芒格有两种投资方式,一种是百分之百控股,一种是从股票市场买入。
而巴菲特之所以从股票市场买入,是因为从股票市场买入更便宜,因为股票市场有时会受到情绪的冲击。
从一级市场,或者说用收并购的形式去购买股权会更贵,甚至总是会高出合理价值,因为收并购的交易对手,都是老板,都是精明的商人,都是有钱人,除非受到胁迫不可能恐慌低价出售。
这跟我们平时的认知是不太一样的,很多时候我们听了太多风投故事、股权投资的故事,习惯性觉得股权投资是在并购市场、一级市场低价买入,然后在二级市场高位套现。
当然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确实有很多这样的案例,赚了很多很多倍,我没有否定的意思,我只是在说换一个视角来看待股票投资,更好地理解股票投资。
3,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简单说,就是要买的便宜,而且不是便宜一点点。
打个比方,看市场先生给一家公司报出的价格是不是便宜,就像看一个人是胖子还是瘦子一样?如果你不能一眼就看出来,还需要拿秤上去称,然后反复统计,那这就不符合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说着简单,其实很难。
首先你心中要有合理的价格,对公司有自己的估值,而且要对这个价格、这个估值有信心,有信念。
然后这个估值,完全有可能,而且也应该,随着时间或者某些重大事件变化。
然后还要抗拒市场先生的诱惑和嘲讽,经受市场的考验,也许永远没有你希望的价格出现,甚至很可能,就比你的心理预期价格范围上限贵一分钱,我这里说的是范围上限哈,不是一个绝对价格。
安全边际说着简单,但其实很难。
其实都挺难的,用买公司的标准来买股票也很难,利用市场先生而不是被市场先生利用,都挺难的。
4,能力圈。
因为都挺难的,所以就收缩范围,保持专注,只专注于自己懂的领域,真正懂的公司,也就是坚持在能力圈范围内行事,保守行动,不出圈。
就好像如果你能翻越一米高的栅栏,那就持续的寻找1m高的栅栏,而不要去挑战1.5m的栅栏。
但其实这个能力圈儿可能更难。
能力圈的关键在于圈儿,也就是边界。能够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在哪里?而且在自己的能力边界范围内,自己确实有能力。
然后还不能,在能力圈儿中固步自封。要一边保守的在能力圈范围内做事情,一边积极的去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圈。
这并不比刚才所说的三条容易,听起来有点绕口,但就是很难,说都很难说清楚,做起来做扎实就更难。
刚才说的这四条儿,这是李璐先生总结的。
1买股票就是买公司、2市场先生、3安全边际、4能力圈。
大胆的说,我个人认为李璐先生至少少总结了一条。
就是公司价值怎么来判断评估?以什么为依据?
这一条应该是必须的,甚至是首要的。
只有这一条做到了,才有后面的行动。
我必须,首先对公司的价值进行评估,对公司的内在价值做出了判断,而且对这个判断非常有信念,在这如果我相信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也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去保守做事,我也准备利用市场先生的报价,才有机会在获得安全边际的时候去买入这家公司。
那么公司的价值评判的依据是什么呢?
这点巴菲特明确说过,理论上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就是企业的价值等于企业在生命周期中,所能创造的股权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
巴菲特也明确表达,这种方法只是在理论上正确,但没有人能依据这个方法给出一个正确答案,而且每个人的结果并不一样。
即使是芒格,对于公司估值,也只能说这笔成为一个鸟类学家还要更难。
芒格非常巧妙的回答,投资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价值投资就是要做聪明的投资。
关于投资方法呢,先说这么多。这个事情上见人见智,高手很多。我也只是抛砖引玉。
我今天还想跟大家聊一下巴菲特的家庭背景、早年经历,和一些家庭生活。
一个人的投资风格,和这个人的为人、生活风格,应该是有密切联系的。
一个在生活中不容易理性的人,也很难在投资中做到理性。
一个在生活中喜欢保持主流的人,也很难在投资中坚持逆向,做一个逆流。
一个在生活中容易悲观的人,也很难在投资中保持乐观。
这中类比就不展开了。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生活和这个人的投资应该是有密切联系的。所以我们从巴菲特特家庭背景,早年经历来看一下他的生活风格。也许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他的投资风格。
昨天我们提到了一些关于巴菲特的财富观和慈善观。
巴菲特对财富有一种执着的痴迷,对获取和增加财富有一种比赛的感觉,整个生命都在这个财富的赛场上。
同时巴菲特节俭到让人难以置信。对花钱没有欲望,也没有打算把财富传承给自己的后代。建立家族王朝。而是把一生累积的财富,在去世之前捐赠出去,回报社会。
而且这种捐赠还非常谦卑,是一种真诚的感恩和回报,并不是居高临下的,洋洋自得的。
好,看看巴菲特的早年经历哈,在成为那个我们都熟悉的老头儿之前,巴菲特都是怎样的。
1,巴菲特,出生于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
说一下奥马哈市。这相比纽约是个小城市,但在美国并不算是小城市。是内布拉斯加州的最大城市。工商业非常发达。而且这个城市是美国总统福特的出生地,也是可口可乐前总裁唐纳德吉奥的故乡。
2,巴菲特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是两任、四届美国国会议员,也就是干过8年,这个是众议员,不是参议员,没有参议员位高权重,但仍然可以说是政治高官,同时巴菲特的父亲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
巴菲特在10岁左右,就被父亲带到纽交所,由高盛董事接引,还见到过可口可乐的总裁。
另外巴菲特的父亲曾将加薪部分的2,500美元,主动退还给美国财政部,这让巴菲特非常敬重。
3,巴菲特的祖父在奥马哈经营一家杂货店。考虑到年代的话,那个时候的杂货店可以理解为是现在的一家超市。巴菲特五岁时,就在祖父经营的杂货店摆地摊兜售口香糖,注意,这里巴菲特并不是打工,而是把他祖父作为供应商然后自己做生意。(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巴菲特终生搭档——查理·芒格,年轻时也曾在巴菲特祖父在奥马哈的这家杂货店工作过。但两人一直到成年才首次相遇认识。这里芒格应该是打工。)
4,巴菲特稍大以后,他到球场捡拾打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回球场或客人。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们,挣取外快。
11岁的巴菲特,开始在父亲的证券经纪商工作,同时开始买股票。14岁的他以两份送报工资所存下来的1200美元,买下40英亩的土地,并且把这些土地转租给佃农,他在大学毕业时已有近1000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十几万美元。
可以说巴菲特从小天生的就是一个商人,就是一个生意人。赚钱就是他的乐趣,不赚钱急的慌。如果巴菲特没有做投资,而是从事其他生意,应该也会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生意人。
5,巴菲特在高中毕业照片上写着:"喜欢数学;未来的股票经纪人。"而且在完成高中学业后,巴菲特就想跳过大学直接从商,但被他父亲否决了。
17岁的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后来转到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并在19岁取得商业管理学士学位。在阅读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名著《聪明的投资者》后,巴菲特得知本杰明·格雷厄姆在哥伦比亚商学院任教,于是进入该校就读,并在1951年取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在证券分析这堂课中,格雷厄姆给了巴菲特A+,这应该是格雷厄姆给出的唯一一个A+。
看得出来,巴菲特首先非常聪明,然后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他非常专注于自己的生意和投资,学习了格雷厄姆然后一生都在践行价值投资。
可以说巴菲特天赋极高,然后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开始各种商业实践、社会实践。在青少年时期就非常明确的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未来将要做什么,然后一生都在为之而努力,一辈子没有改变。
都说好生意是长坡湿雪,复利会创造奇迹。其实巴菲特的一生就是长坡失血和富力奇迹的最好诠释。认知复利,时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