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是一所设有文、理、法、财经、外语、艺术教育等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民国10年(1921年),由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校址设在祖国东南滨海的厦门市。
学校初创时,设师范(包括文科、理科)、商学两部,以后陆续增设工学、新闻、法学、医药学等系科,到民国19年(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有中文、外文、哲学、史学、社会学、算学、物理、化学、动物、植物、政治、经济、法律、银行、会计、工商管理、教育行政、教育方法、教育原理等19个系。民国25年改为文、理、法商3个院9个系,学生从初创时的136人,发展到321人。在16年的私立期间,共有毕业生571人。鲁迅于民国15~16年曾在中文系任教,讲授《中国小说史》、《汉文学史》。
民国26年(1937年),厦门大学改为国立,著名物理学家萨本栋博士任校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迁往闽西长汀,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发扬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优良校风,坚持教学。校长萨本栋、教务长傅鹰等,均担任基础课教学。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等,也应邀到偏僻山区的厦门大学讲学。由于教师严格要求,学生发奋学习,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规模逐渐扩大。民国30年、31年,连续两年获得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成绩第一。抗日战争胜利时,厦门大学设置文、理、法、商4个学院15个系,学生从300多人增加到约1000人。
民国35年(1946年),厦门大学迁回厦门,汪德耀博士继任校长,增设海洋系、国际贸易和法律系的司法组,学生增加到1600人,当时在厦门大学任教的有王亚南、郭大力、林砺儒、洪深、杨东菁、郑重、卢嘉锡、唐世凤、余謇、郭一岑等知名教授。
大革命时期,就有共产党人在厦门大学活动。民国14年(1925年),教育系学生罗扬才作为厦门市代表,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全国学联代表大会,并在那里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回厦门后,创建中共厦门大学支部,这是福建省最早的党支部之一。“九·一八”事变后,厦门大学学生抗日救国会派代表往广州、南京等地请愿要求抗日。民国28年初,学校以校长和全体教授的名义,通电斥责汪精卫的卖国行为,主张抗战到底。解放战争时期,厦门大学进步师生奋身投入反美抗暴,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爱国民主运动,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进军福建、解放厦门,被誉为“东南民主堡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任命王亚南为校长。
1950年,厦门大学原有的法学院与文学院合并为文法学院,法律、政治两系合并为政法系,原有的商学院与经济系合并,改称财经学院,下设财政金融、国际贸易、会计工商管理、统计4个系。全校共有文法、财经、理、工4个学院11个系。不久,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的一部分人员归并该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厦门大学确定为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学校还附设工农速成中学。
1962年,厦门大学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6年,学校有8个系17个专业,学生达3000多人,教职工1500多人。“文化大革命”中,厦门大学蒙受重大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拨乱反正,调整整顿,恢复和建立了正常教学秩序,对学生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实行因材施教,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82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田昭武任校长。
现在,厦门大学是直属国家教委主管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设有文、理两科及技术科学、经济、政法、艺术教育4个学院,有21个系、51个专业。除国际新闻专业学制5年外,其他专业均为4年制。
厦门大学于1986年设立研究生院。
1989年,全校本专科学生6790人,在校研究生845人,教职工3383人,专任教师1382人,其中教授69人、副教授347人、讲师700人、教员4人、助教262人。
厦门大学有18个学科、专业有权授予博士学位,有40位教授担任博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全校可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57个。
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科学研究机构有:南洋研究所、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所、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人类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亚热带海洋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寄生动物研究室等。由学校建立研究机构有特区经济研究所、抗癌研究中心、人类博物馆和鲁迅纪念馆等17个馆所。
自1950年开始,厦门大学从事物质结构X射线晶体衍射方面的研究,招收晶体结构的研究生和进修教师,在1956、1963年全国科技规划中,厦门大学物理化学均承担多项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课题,先后受教育部、四机部、石化部委托,举办多期学术讨论班、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催化化学和电化学的教学和科研骨干。1963年,蔡启瑞教授提出“络合活化催化作用”概念,是在国际上较早的有创见的化学模拟生物固氮模型设想。田昭武教授研制的电化学综合测试仪、电镀参数测试仪和空气电池等,已由有关部门和工厂推广应用。1970年,重建的海洋系,积极开展海洋科学的教学与研究,郑重、李法西教授等多次参加国际海洋会议,该系已成为我国海洋科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基地之一。
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厦门大学有“络合催化理论与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电极过程和等效电路的理论研究”等11项科研成果受到大会的奖励,蔡启瑞、唐仲璋教授及4个单位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1978年以来,获国家、省级科研成果奖的项目有129项。
该校在人文科学的文、史、哲、经等研究方面,有较高成就。王亚南教授在校期间,培养了一批马列主义经济学的教学科研队伍。1980年成立的台湾研究所,率先对台湾的经济、政治、法律、民俗、文教等开展研究,在促进海峡两岸了解与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至1983年,厦门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已出版的专著有206部。学校承担60多种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审任务,自己编写出版了一批有特色的教材。
学校科研面向特区,对厦门经济特区发展战略、自由港实施方案、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法等课题,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经济学院教师组成智囊团,为特区对外贸易提供咨询。企业管理系为深圳特区培养管理人才,开设研究生班。生物系和环境科学研究所为海沧投资区进行生态环境调查。
学校致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菲律宾等国2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校际协作关系。1983~1989年,接受来自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352人。1977~1989年,派出教师、研究生580多人次到20多个国家访问、留学。先后聘请国外专家、学者800多人次来校讲学。聘请世界著名科学家李远哲、杨振宁等为学校名誉教授。1977~1989年,派出教师150多人次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主办“国际电催化会议”(1985年)、“中、日、美三国催化学学术会议”(1987年)、“郑成功研究国际会议”(1987年)、“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89年)等国际性学术会议。
厦门大学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有:《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王亚南教授主持创办的《中国经济问题》月刊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在国内公开发行的有《经济资料译丛》、《南洋资料译丛》等。
厦门大学背依苍翠的五老峰,面临蔚蓝的东海,全校占地面积1411亩,建筑面积40.98万多平方米。拥有图书166万多册,建有校实验中心、计算中心、测试中心、电化教学中心等现代教学科研设施。学校还附设精密仪器厂、电子厂、化工厂、印刷厂和农场等,还有可容纳5000人的建南大礼堂、10万多平方米的大操场、室内运动场和海滨游泳池等,为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提供良好条件。
厦门大学有近70年的历史,先后为国家培养上万名大学生,其中有的已成为有突出成就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国内的有半导体物理专家、复量大学校长谢希德,四川大学副校长、数论专家柯召,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中共中央党校顾问陈康白,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经济学家许涤新等;在国外,美国生物学博士、马里兰大学水产系主任顾瑞岩,美国医学家、俄克拉荷马州大学解剖学系主任教授李景昀,新加坡大学名誉教授陈育崧等,都是厦门大学早年的学生或毕业生。建国40年来,厦门大学培养了许多优秀毕业生,有的已成为著名的教授、科学家、教育家或中央、地方机构的骨干。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陈景润,是该校1953年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