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一,送寒衣。”不知道还有多少人知道这句民俗。这里所说的十月一,是指农历十月一日,这个时候天气转凉,人们会增添衣物保暖。我们中国人是懂得感恩的一群人,在这个时节,人们思念已故的亲人,会为他们烧纸衣、纸钱,所以称为“送寒衣”。
“寒衣节”民间又称“祭祖节”、“十月朝”、“冥阴节”,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
相传寒衣节起源于周代,《礼记·月令》云:“是月也,天子始裘。”这天,周天子要穿上冬季的衣袍,昭告天下凛冬已至,人间冬安。并带领大臣举行祭祀活动,以猎物为祭品,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豳风·七月》里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到了北宋,寒衣节的习俗主要在授衣和烧衣。所谓授衣,就是皇帝会在这一日向文物官员赏赐棉衣,以示关怀。《东京梦华录》中这样描写汴梁十月一送寒衣的情景: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从书中可以看见,当时人们对送寒衣十分重视,在寒衣节到来前,冥衣店便备好祭祀用的衣服鞋帽,供人们在十月一这天烧献故人。
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在恢复汉人衣冠同时不忘遵循古礼,在这一日的早朝不仅行授衣之礼,还会将赤豆、糯米等做成热豆羹,赐给众臣,共同品尝丰收的滋味。南京至今仍有“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的民谚。
“寒衣节”授衣、烧衣、祭祀、开炉等习俗,除了提醒人们寒冬即将来临,更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人们通过给祖先、亡人送寒衣,表达了对先人的思念与缅怀。《中庸》有云:“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我们中国人一直相信,那些逝去的先人,会在另一个世界感知到我们后辈子孙的孝心。
衣,是温暖的象征,寒衣节让我们给先人烧一件纸衣,传一份温暖,尽一点孝心。纸衣虽轻,亦寄出了沉甸甸的思念与牵挂;寒冬虽至,也烧出了十月里最温暖的人间挂念。
寒衣节不该被遗忘,因为那份温暖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