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专注力远比不上成年人,孩子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吸引注意力,一旦思想抛锚,就会走神发呆,影响学习。
欣欣妈妈就有这个烦恼:孩子终于脱离学前班,开始上一年级了,本以为皆大欢喜,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校老师反馈:“孩子在课堂上经常开小差”,“作业也是拖拖拉拉”。
对此,欣欣妈妈表示对孩子该说的也都说了,该骂的也骂了,可孩子总是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有时候还一脸懵的看着她,她都觉得心怀不忍。
的确,在孩子学习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时有发生,上课不认真,走神发呆,游离课堂之外......
孩子学习注意力不能集中,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缺乏兴趣
花费1个小时去看动画片,玩游戏,我相信对大多孩子们来说似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如果让孩子拿起课本学习1个小时,可能相对来说就会变得比较困难了。
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理,我们不得不提一种我们大脑产生的一种神经递质——多巴胺。
每个人都有喜欢和不喜欢做的事,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对象。
当大脑觉得学习工作对象有趣时,分泌多巴胺让自身兴奋。当大脑觉得学习工作对象枯燥乏味的时候,会减少分泌兴奋剂多巴胺。当多巴胺减少的时候,人就会感到无聊,困倦。
多巴胺是大脑中含量最丰富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通常被认为是一种让人快乐的分子。多巴胺是一种让我们渴求某种东西的成分,正是这种渴求,才让我们做事情更有驱动力。
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的大脑是按照期待得到的多巴胺的刺激量来安排做事情的顺序。
如果某件事只能触发少量的多巴胺分泌,那么你就没有太多动力去做,如果某件事能够促使大量的多巴胺分泌,那么你就有动力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重复去做这件事。
自控力差
自控力差的孩子,做事情经常半途而废,不能坚持到底,注意力也不集中,随意发脾气。自控力强的孩子能够有始有终,很好的调节自身情绪和行为。
与自控力强的人相比,自控力薄弱者的大脑活动是否会有不同?
我们一起来看下康奈尔大学发展心理生物学教授BJ. Casey 曾做的两项测试。在测试中,受试者需要进行两项电脑操作。
第一项操作要求其在看到带有中性表情的男性或女性面孔时按下按钮。起初被要求识别男性面孔的受试者最终将转为识别女性面孔(反之亦然),从而抑制对最初正确答案的冲动。这项测试用来衡量在排除情绪因素人们自我控制的能力。
第二项操作为高情绪影响测试,要求受试者在看到快乐的面孔或恐惧的面孔时按下按钮。先前的研究显示,人们看到带有快乐表情的面孔会产生积极反馈,因此研究者认为自控力差的受试者无法按要求操作。实际上,当带有微笑表情的面孔出现在屏幕上时,自控力强的人能更迅速地识别,从而按要求不按按钮。
自控力的强弱与前额皮质有关
在两项测试中,研究员对26名受试者进行了脑部扫描。发现自控力强的人在前额皮质区比自控力薄弱者更活跃,尤其是在完成涉及情绪表情的操作时,而这一大脑区域与冲动和行为控制相关。
自控力薄弱者则在更深的大脑区域展现出更多活跃性,在看到快乐面孔时尤其活跃,而这些大脑区域与快乐、欲望和成瘾相关。
您或许认为自控力强的人心理调节能力更好,而自控力薄弱的人心理素质差。
但是Casey表示,自控力薄弱者不会像前者那样激活脑前额皮质。而自控力强的人能够调整自身行为,且不激活大脑深层区域,这其中并未过多依赖心理调节能力。
了解孩子学习爱走神的原因后,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呢?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 合理分泌多巴胺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易走神发呆的孩子,他们的脑神经往往不能在较枯燥的环境下恰当地分泌和吸收多巴胺。
多巴胺分泌过少则无法集中注意力,大脑产生过多α和θ波。多巴胺分泌过多,则过度焦虑,大脑释放高β波。
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可以通过脑神经产生的电波找出每个人集中注意力时的波段SMR和低β波,通过实时训练,提高注意力区间有效波长。
脑神经细胞逐渐习惯在枯燥的环境下产生适量的多巴胺。与此通过训练抑制注意力不集中和过度焦虑,让大脑养成高速用脑习惯,达到增加注意力和学习工作效率的效果。
自控和情绪训练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自制力差的孩子常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三分钟热度,总是被其他的事情所诱惑,对自身的不良行为又不善于控制。
究其原因,孩子的自制力差,多是因为没有养成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
竞思自控和情绪训练,集合全球最新的训练方法,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能够做到主动学习,改掉乱发脾气、作业拖拉的坏习惯,建立规则意识,提高孩子自控能力,改善孩子学习态度。
通过今天的内容分享,家长们不妨留言说说,在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哪些难题,又都是怎么解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