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自卑是由过多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心理体验。有自卑感的人一贯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并且对自己的长处没有足够和清醒的认识,因而在社会交往当中,常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上采取逃避方式,所以往往在人面前抬不起头,总感到低人一等。
形成这种软弱无力的心理品质的原因很多,例如:生理缺陷,成绩不好,能力差,失恋,社会地位地下等。但是,引起自卑感的直接原因是受到了别人的嘲笑、讥讽和打击。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的一种消极情感。自卑是人生的大敌,自古以来,多少人为自卑而深深苦恼,多少人为摆脱自卑而苦苦寻觅!
现在有一种积极的心理可以让人战胜自卑,这种心理就叫“补偿心理”。补偿心理可以说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也可以说是一种心理方法,如果人们能善于利用,则有助于人们走出自卑,奔向自信。从心理学上来看,补偿心理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和优势,迎头赶上并最终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或方法。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反而成了许多知名人士取得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最终超越自我、取得成功的“发动机”。
越是有“生理缺陷”和“自我评价”偏低的人,他们的自卑感越强,越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但如果能了解补偿心理的机制,反过来寻求补偿的愿望就越大,战胜自卑拥抱自信的机会就越多。
解放黑奴的美国总统林肯,不仅是私生子,出生低微,且容貌丑陋,言谈举止缺乏风度。他懂事后对自己的这些缺陷感到自卑,情绪很是低落,不仅几次严重抑郁,一度还险些自杀。但他最终没有沉沦下去,而是力求通过学习来获取力量。于是他一直坚持在烛光、灯光、水光前读书,尽管眼眶越陷越深,但知识的营养和力量却让他开始振作起来。通过勤奋努力的自学,他弥补了早期的知识贫乏和孤陋寡闻,自信心大大提升。之后他终于战胜了自卑,奔向自信,成为一代杰出的美国总统。
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从小听觉有缺陷,后来耳朵全聋对他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因为他知道听觉对一个音乐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为此,他感到很自卑很绝望,情绪异常低落,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不过还是音乐留住了他,是艺术的力量,给了他重新创作的动力和激情。当他克服重重困难、在失聪状态下写出优美的《第九交响曲》时,他得到的不仅仅是一部乐曲,更收获了满满的自信,人们为他感到骄傲!他的名言——“人啊,你当自助!”成为许多自强不息者的座右铭。
因为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他们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他们性格受到磨砺和锤炼,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的心理基础。
自卑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者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以完成许多丰功伟绩。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实际上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自己发展的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中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正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强者不是天生的,强者也并非没有软弱的时候,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在于他善于战胜自己的软弱。一代球王贝利足球生涯刚开始时,有幸到巴西最有名的桑托斯俱乐部踢球,但不知为什么,他特别害怕那些大球星瞧不起自己,结果常常紧张得彻夜失眠。他本是球场上的王者,但却无端地怀疑自己,恐惧他人,其实就是没有看到自己的长处。后来他设法在球场上忘掉自我贬低的体验,保持一种泰然自若的心态,专注踢球,便以锐不可当之势进了一千多个球。球王贝利战胜自卑的过程告诉我们不要怀疑自己、贬低自己,只要勇往直前,付诸行动,就一定能走向成功。所以只要人们善用补偿心理,坚持不辍地去实现目标,就一定能从紧张、恐惧、自卑中解脱出来。因此不甘自卑,发愤图强,积极补偿,不仅是战胜自卑的心理良药,也是拥抱自信的心理法宝。
心理补偿是一种使人转败为胜的心理机制和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必将有助于胸怀格局和人生境界的提升和开阔。人们在运用心理补偿机制和方法的时候,应当格外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不可好高骛远,追求不可能实现的补偿目标;二是不要受赌气情绪的驱使,气上加气去干一些事情。正确的做法是进行主动而全面的自我探索,发现自己的长处和潜在的优势,激发出自信和动力,再通过积极的补偿心理机制和方法,才可以跳出自卑的认知误区,真正去拥抱自信,激励自己达到更高、更远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