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电动汽车的颜值普遍比燃油车高?
原因概述:
- 取消进气格栅
- 风洞测试
不少汽车爱好者都有这种感觉,似乎电动汽车与部分插电混动汽车的颜值更高,或者说车辆更显得前卫和时尚;这不是一种暗示或幻觉,事实上就有这样的区分,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设计有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核心差异首先在中网上。
参考下图:
燃油车的中网必须是“格栅”,格栅可以理解为“有孔洞的栅栏”,这些孔洞或者横竖的空格是用来进气的,所以也叫做“进气格栅”;燃油车的发动机是内燃式热机,运行中会产生非常多的热能,机体会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所以必须通过外部风冷和内部水冷的方式进行散热,其中水冷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进气格栅后方的水箱,在水箱前面的“薄板”是空调系统的冷凝器;只有在行驶中用“大风量”不断吹到水箱上,用空气吸收水箱热能使其降温、用水箱吸收冷却液的热能为发动机降温才能保证内燃机的正常运转。
于是镂空的进气格栅就成为了燃油车的标准设计,且大都是性能越强的车中网尺寸越大,看起来会越来越怪异;因为汽车的拟人化总会把车头想象成脸部,进气格栅就像是嘴巴,现在的燃油车为了提高动力并保证冷却效果,中网尺寸往往都是“血盆大口”或者是“超大鼻孔”。
电动汽车不需要这么散热,冷凝器在车头下方留有小小的进口气即可满足散热需求,也就是说电动汽车可以不设计镂空的进气格栅了;那么车头的设计就不会因为需要过大尺寸的中网,让车头变得非常的“厚重”,不厚重就会是“尖尖的”、“修长的”或者“低矮的”,车头总能呈现出一种“俯冲”的姿态。
这种姿态的车辆总会显得比较运动,重点是怎么看都会感觉有些新奇,但却又说不上来有什么不一样,其实就是中网的区别。
电动汽车普及的初期走的是「高端路线」
这点很重要,高端车辆的定位决定了研发和制造投入都会很大,设计投入当然也会很高;那么车辆就要在风洞里进行严格的测试,要把车身的风阻降到最低,低风阻不仅能降低车辆的耗电量,同时能通过合理的气流产生的下压力来提高车辆的操控极限,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车辆的风噪。高速驾驶时最强的噪音就是风噪,有些风阻系数过大的车辆即便全车贴满隔音棉,噪音仍旧会非常明显,因为风噪等汽车噪音都是穿透力很强的低频噪音。
风阻系数和设计美感有什么关系呢?参考下面三张图片。
第一台是燃油车,看起来也算前卫;剩下两台都是电动汽车,车身明显协调一些,而且有一种俯冲姿态,运动感是很强的。任何按照抄底风阻去设计的车身都会有这种特点,或者说这么设计出来的车辆都会很相似,有一种超级跑车的感觉;曾经也确实只有些跑车才会进行风洞测试,但随着一些中国汽车品牌投入高成本打造风洞后,设计潮流整体出现了转变。其他投入第一些的车辆也会借鉴这种设计风格,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设计语言。
最后需要了解的就是这些车的底盘调校,仍以某国产汽车为参考,其车辆在路试之前就要经过15日一周期、多个周期的台架测试,测试台架达到24通道;经过严苛的测试后,此车的麋鹿测试成绩可以达到80km/h,超越了一系列的超跑车。有技术、有设备,打造出优秀的底盘并不是那么难,当然前期的学习积累和投入都是巨大的。
这些电动汽车为了吸引来用户,在研发和设计方面的投入都很大,而燃油车又注定要被淘汰,所以研发投入都在缩减,很多车企都不再研发内燃机和变速箱,在设计方面当然也是敷衍了事了。所以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是无奈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