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古诗《春晓》诗文精彩鉴赏解读,看完才知道古诗不难学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孟浩然的一首家喻户晓,描写美好春日的古诗《春晓》。

据文献记载,这首诗是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时所作,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欣赏这掉落凡间的神仙诗句。

小学一年级古诗《春晓》诗文精彩鉴赏解读,看完才知道古诗不难学

处处闻啼鸟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剖析诗文关键字:

晓:破晓、黎明,即天刚刚亮的时候,

春晓:春天的清晨、早晨。

不觉晓:不知不觉天亮了。

啼鸟:鸟儿的啼叫声、鸣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诗文大意

春天容易贪睡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到处可以听见小鸟的清脆鸣叫声。

回想昨夜的阵阵风雨声,

不知吹落了多少艳丽的春花。

小学一年级古诗《春晓》诗文精彩鉴赏解读,看完才知道古诗不难学

花落知多少

诗词鉴赏

诗文第一句:“春眠不觉晓”,描写的是春天早晨或清晨,俗话说得好“春困秋乏”,从古到今,春天人们最容易睡懒觉,孟浩然诗人也不例外,所以他在如诗如画的春日早晨睡得起不来,不知不觉天都亮了。

诗文第二句:“处处闻啼鸟”,春天早晨起床后,听见到处都是鸟儿们在啼叫,说明古时候人们居住的地方环境很好。到处都可以听见鸟鸣。

同时“处处闻啼鸟”将春天万物复苏,充满活力的情景体现得活灵活现。是此诗的精华所在。

此处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闻啼鸟”即“闻鸟啼” ,古时候文人骚客写文章或者诗词时,为了押韵,在不影响文字大意的情况下,将词序作适当的调整。这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技巧

诗文第三句“夜来风雨声”, 如果说前两句诗是诗人孟浩然写的春天早晨的实景,那么第三句“夜来风雨声”就是写回忆,诗人通过追忆前一天晚上的潇潇春雨。为末句“花落知多少”打下伏笔。“夜来风雨声”也描写出春天夜晚天气的多变,春天万物复苏,万物生长都离不开雨水,春雨贵如油在此处得到了间接的体现。

诗文第四句“花落知多少”,诗人由上一句的回忆,过渡到联想,诗人这时候存在矛盾的心里,一边感慨春雨的珍贵,一边惋惜春花,担心春天盛开的鲜花被风吹雨打、落红遍地的景象,由喜春变为惜春 ,诗人把爱春和惜春的情感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

《春晓》这首诗其实是孟浩然在隐居鹿门山时,对大自然及春天的赞美,诗文浅显易懂,自然天成,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让人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

用“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小学一年级古诗《春晓》诗文精彩鉴赏解读,看完才知道古诗不难学

孟浩然雕像

诗人简介

孟浩然(689年一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每天学首古诗词,腹有诗书气自华。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187132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