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口张贴对联,以祈福迎财,表达祝福,盼望家人平安,国家富强。对联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也是人们美好愿望的表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内容。2005年,国务院把对联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对联相关的题目几乎每年都会出现在不少地方的中考语文试卷上,考试形式多样。需要考生平时多关心,多积累。
☟
壹
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是一副许多人都耳熟能详的名联,为明朝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写。他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经常评议朝政,影响很大。上联将读书声与风雨声有机融为一体,既诗意盎然,又充满深意;下联则抒发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给人以积极的启示。在此联中,“风声雨声读书声”与“家事国事天下事”相对,“入耳”与”关心”相对,极其工整,堪称完美。
贰
上联: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下联: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这是清代书法家伊秉绶所作扬州平山堂集句联。此联很有意思,上联中的“衔远山吞长江”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下联中的“送夕阳迎素月”出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出自苏轼的《放鹤亭记》。作者将这些名句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盛赞平山堂美景,浑然天成,美不胜收,令人如临其境。
叁
上联:清明高粱小满谷
下联:芒种芝麻夏至豆
这是一首节令联。上联中嵌“清明”“小满”两个节令,下联中嵌“芒种”“夏至”两个节令,上下呼应,分外有趣。同时,上联中的“高粱”“谷”又与下联中的“芝麻”“豆”遥相对应,流畅自如。更为绝妙的是,上、下联还各自道出了节令与农作物的关系,令人赞叹。
肆
上联:一百八声钟响,一呼百应八方和
下联:五十六朵花开,五色十光六合春
这是一则数字联,用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一百八”来对“五十六”,十分妥帖;用“一呼百应”对“五光十色”,两个成语中巧嵌数字,非常巧妙;用“八方和”对“六合春”,特别自然。而更令人惊叹的是,上一分句的“一百八”“五十六”在下一分句中被依次拆用。此联表现了全国人民共享新春快乐、上下同心协力共建小康的和谐景象,意境十分优美。
伍
上联: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下联: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挽联,用来纪念鲁迅先生。此联的妙处在于,上下联尾化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名《呐喊》《彷徨》,一语双关,既赞扬了鲁迅先生那种为唤醒民众而振臂高呼,为革命事业而奔走呼告的“呐喊精神”,又慨叹鲁迅先生逝世给文坛带来的巨大损失而文坛从此“彷徨”的现实,可谓构思巧妙,对仗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