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许幻
校稿|有匪
图片|网络
原文:
虽有嘉肴①,弗食,不知其旨②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④也;知困,然后能自强⑤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敩学半⑥。”其此之谓乎。
【注】
①嘉肴:即佳肴。嘉,美。
②旨:美味。
【释】
③困:困惑,困囿。被束缚住,陷于困境不得出。
④自反:自我反省;反躬自问。《孟子·离娄下》有:“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⑤自强:出自《易经·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⑥敩学半:敩,教。音xiào。《兑命》原文:“惟敩学半。”意为,教是学的一半。
【译】
虽有美味佳肴,不亲自品尝就不知道它鲜美的滋味;虽有深远道义,不努力学习就无法领略其中的奥妙。所以,通过学习才了解自己的不足,深入教学才发现自己困惑的问题。了解自己的不足,才能反省自我,从而进步;发现困囿的问题,才会努力进取,奋发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辅相成,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说:“教别人,自己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评】
此节讲教与学的关系。教与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教学相长。
《论语·八佾》中子夏向老师请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诗经·卫风·硕人》。意思是说“女孩嫣然一笑好美呀,眼波流转多媚气呀”。“素以为绚”是指质地的底子,才能绘出美丽的画。比喻事物本身有良好的质地,才能锦上添花。
子夏是孔子弟子中文学素养极高的学生,名列十贤,这句诗的意思其实很简明,他大概是想听老师有什么旁征博引的讲解吧。
然而孔子回答非常简练:“绘事后素。”这是一个倒装句,应理解为“绘事于素后”或“素后绘”。如前,是说画画先要有白色的画布底子,再行作画。引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是说女子有了先天貌美的好面庞,再描眉化妆,更能增色几分,美艳漂亮。
子夏是个善问善思的学生,老师答后他并没有结束话题,反而引申到其它层面的学习。他继续问:“礼后乎?”那么,礼是不是也要在仁之后呢?孔子听了非常高兴:“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子夏名卜商,商即子夏。意思是说,卜商啊,你真是举一反三,启发了我呀!我们以后可以一起讨论学习《诗经》了。
这是比较典型的“教学相长”的故事。子夏因论诗而知学,从《诗经》延展开来谈礼学;而孔子因子夏的问诗,也受到启发。师生二人教学相长,各有进益。
原文: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痒,术有序,国有学。
【注】
痒:音xiáng。
术:通“遂”,音suì。本义为街道。《说文解字》:“术,邑中道也。”
【释】
家:古时家的意思与今意不同。《尔雅》言,古时牖(窗)户(门)之间叫做扆(屏风),其内称家。
周时,天子居住地叫王城,诸候居处叫国都,卿大夫居处称为家,老百姓则称为宅。
例如:《论语·八佾》中“三家者以雍辙”,指的是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大夫僭越礼制的事。
孔子又有言“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是讲子路可以为诸候国做事;“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其为宰也”(《论语·公治长》),是讲冉求可以为大夫做事。
但后来渐渐家宅混而俗用,变成我们现在所讲的家的概念。在乡里之间,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以一闾设有私塾。请德高有学之长辈,来教授孩童孝悌之道,洒扫应对进退之礼。
塾:私塾,私学的一种。最早创建私学的人虽然并非孔子,但因为孔子的私学规模最广,影响最大,讲仁义,论礼乐,贤者七十二,弟子三千余,所以一般都说孔子是私学或私塾的首创者。
党,术:综上,五百家为党。一万两千五百家为术。
痒,序:《孟子·滕文公上》载:“……设为痒、序、学、校以教之。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痒,学则三代共之。”痒,养老的地方,类似现在的养老院,以有名望老人教人学习。序,教射箭,御马的地方。
学:文中“学”为太学,即大学,国家的最高学府。《礼记》:“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候曰泮宫。”西周时期,大学教诗、礼、乐;小学教书、数。
以今义来解,塾、痒、序、学泛指学校。类似如今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一种教育学制。
【译】
古代的教育学制,是每二十五家设有私塾,每五百家设立痒学,一万两千五百家设为序学,国都则有最高学府大学。
【评】
此小节概述周朝学制。层层递进,循序有法。
现在北京的国子监,即元、明、清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太学。
痒与序史上记载不多,我们并不熟知。但非常熟悉私塾,在书籍、影视中常见。
《红楼梦》第九回描写了贾宝玉携秦钟“入家塾,闹学堂”的玩闹趣事,也记叙了贾家私塾的起源:
“原来贾家之义学……系当日始祖所立,恐族中子弟,有不能请师者,即入此中肄业。凡族中有官爵之人,皆有供给银两,按俸之多寡帮助为学中之费。特举年高有德之人为塾之长,专为训课子弟。”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也记述了他上学的私塾: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三味书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不难看出,从前的中国,私塾是民间最广泛的教育学习的场所。私塾请的也需是品行端正,博闻多识,德高望众的老先生。
小时候听姥爷讲,他幼年就是在私塾读书学习的。姥爷读了几年私塾我不知道,但他古文功底非常夯实,联诗做对不在话下,蝇头小楷尤使人羡慕。我少年时练书法,姥爷偶尔也指点一二。还送我一方画有竹子的墨盒,大小毛笔和软笔。当然这些只存在脑海,如今皆不知所踪了。
姥爷直到晚年仍笔书不辍。他不太用钢笔写字,给老家写信都是软笔小楷。每晚睡前亦必读书,读的书也是繁体字居多。我就是在姥姥家耳濡目染了很多早些年的老书。
姥爷不懂拼音,用一本四角号码字典查字。那时姥爷教我背诵查阅方法的口诀,现在我只记得一句“一横二竖三点捺”,其余业已忘却。姥爷年纪大了眼花,遇到不识不懂的字常使我帮查字典,态度十分严谨。
如果硬往家塾上套的话,姥爷也算教我读书的老先生吧。我就是在这样书香熏陶的家庭氛围里度过少年,渐渐长大的。
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典籍,都是所谓家塾、痒序、太学里,一代代口授心传至于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