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模拟检测 语文(12)(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模拟检测 语文(12)(语文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二)

 

二O二一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I卷(迭择题)和第Ⅱ卷(表述题)两部分,

第I卷1至6页,第Ⅱ6至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并按照相关要求作答。

2.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51分)

一、(18分,小题3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pīlì),全体都震悚(shǒng)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B.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1ún)巾,身披鹤氅(chǎng),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C. 我想起悠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1án)语,原野上怪诞(dàn)的狂风……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

D.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tú)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kuāng)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答案】C

【解析】

【详解】A.悚(sǒng);

B.纶(guān);

D.搽(chá);

故选C。

2.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 “朕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

B. 那索似有千均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弾不得,仿佛再有锱铢必较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C.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决,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D. 因有脚镣行歩甚有限制,时而贮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

【答案】A

【解析】

【详解】B.均——钧;

C.决——绝;

D.贮——伫;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偶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

B. 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C. 对于勒叔叔回国这桩有条不紊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到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D. 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虽然这些都很谨小慎微,但他做得很认真。

【答案】B

【解析】

【详解】A.“偶然而生”意思是突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使用错误;

B.“颔首低眉”意思是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使用正确;

C.“有条不紊”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使用错误;

D.“谨小慎微”意思是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使用错误;

故选B。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王晓明的演讲刚刚结束,一个山东大学的老教师就赶紧回过头向她要了电话。

B. 党和国家决定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所以今年大学的扩招趋势很明显。

C. 这是一本很有可读性的书,作者是白落梅为纪念民国才女林徽因女士而写的。

D. 大量观测事实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语序不当,应改为“山东大学的一个老教师”;

B.搭配不当,将“规模”改为“速度”;

C.句式杂糅,应改为“是作者白落梅为纪念民国才女林徽因而写的”;

故选D。

【点睛】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 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一一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B. 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

C. “怎样? ……谁晓得?许是死了。”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D. 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答案】B

【解析】

【详解】B.有误,第二个“问号”应改为“逗号”,故选B。

6.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萧红墓畔口占》是一首意蕴丰富的新诗,作者戴望舒,原名戴梦欧,现代诗人、翻译家,其主要作品有《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B.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同乡人。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小说写人物主要以叙事和议论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

D.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水浒传》《红楼梦》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答案】C

【解析】

【详解】C.表述有误,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写人物主要以叙事和描写为主。故选C。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讲,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身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忱,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7. 对选文第一句话“第二要乐业”在文中的主要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承上启下。 B. 引出下文论述的话题。

C. 引起听众的注意。 D. 提出本段的中心观点。

8. 文中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列举四个理由直接论述了什么? ( )

A. 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B.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C.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D. 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9. 下列对选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举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

B. 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

C. 对比论证:先从正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反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D. 道理论证: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来证明“乐业的重要性”是道理论证。

10. 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选出下列各项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 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

B. 在与同行的竞争中获得快乐。

C. 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

D. 超脱专一做事的劳苦,在思接千载的神游中,得物外之趣。

【答案】7. D 8. B 9. C 10. D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句作用的分析能力。仔细阅读选文,可以看出,首句“第二要乐业”是作者对“我们对于职业应采取的态度”这一话题的第二个见解和主张,能够统摄全段,所以这句话提出了本段的中心观点。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阅读四个理由前面的内容“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可知,这四个理由论述的问题是“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故选B。

【9题详解】

C.表述错误这段话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会觉得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故选C。

【10题详解】

D.有误。仔细阅读文中的四个理由,根据“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可知,“在思接千载的神游中,得物外之趣”表述错误。故选D。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负势竞上/负箧曳屣 B. 一百许里/高可二黍许

C. 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D. 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2. 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前两句写江水的清澈,侧重于静态;后一句写急流、猛浪,着眼于动态。

B.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以“高”状山,以“寒”写树,照应一个“奇”字。

C. 文中“千百成峰”“千转不穷”“百叫无绝”加点的词都是虚指,极言其多。

D.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初游富春江时百无聊赖,游兴极淡的情态。

13. 下列语句关于文章写法表述正确无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整体景物由上到下、自然地按视觉的移动来描写,显得有条不紊。

B. 文中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幽静与凄凉。

C. 本文先总写富春江山水特点,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最后总结,揭示主旨。

D. 划线句“鸢飞戾天者……一句运用了联想手法,既是借景言志也是反衬山水之美。

14. 对本文语言特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质朴刚健、雄浑奇特 B. 短小精悍、文辞简练

C. 清新淡雅、生动逼真 D. 语句工整、骈散互用

【答案】11. B 12. D 13. D 14. A

【解析】

【11题详解】

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负:凭借∕背着;

B.许:表示约数∕表示约数;

C.绝:独一无二∕停止;

D.作:发出∕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故选B。

【12题详解】

D.有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初游富春江时从容出游,怡然自得的心情。故选D。

【13题详解】

A.表述有误,本文写景顺序先“水”后“山”,由近及远,逐层展开,符合“从流飘荡”的观景习惯,条理清楚;

B. 表述有误,文中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这些欢快的声音,汇成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祥和的世界;

C.表述有误,从结构上看,本文为总分结构,先总写富春江山水的特点,然后分别具体描绘异水和奇山;

D.表述正确;

故选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言特色的分析。《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保留了骈体文的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骈文形式上的束缚,语句工整,骈散结合。文章短小精悍,文辞简练,用清新淡雅、生动逼真的语言描写了富春江山水的特点。据此分析A项表述错误,故选A。

选自《吴均集校注》 作者:吴均 年代:南朝梁

参考译文:

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

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四、(9分,每小题3分)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下列小题。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5. 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酬”是应答的意思;“二十三年”不是确数,极言作者被贬时间之长;“弃置”指被贬谪。

B. “闻笛赋”指西晋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C. “烂柯人”指的是晋朝的王质,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表达恍如隔世、人生沧桑之感。

D. “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16. 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首联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 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 颈联流露出作者豁达的胸襟,“沉舟”“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 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17. 下列哪个句子不是出自刘禹锡的作品( )

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答案】15. A 16. B 17. A

【解析】

【15题详解】

A.有误。“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贬地离京遥远,实际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是确数;故选A。

【16题详解】

B.有误。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意思是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诗人回到家乡,一切物是人分,不由悲伤起来。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和作者的掌握能力。“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故选A。

第II卷(表述题 共99分)

五、(15分)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

(2)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

(3)___________________, 万钟于我何加焉! ( <孟子》《鱼我所欲也》 )

(4)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6)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7)_______________, 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答案】 (1). 学而不思则罔 (2). 白露未晞 (3).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4). 谁家玉笛暗飞声 (5). 山山唯落晖 (6). 烟波江上使人愁 (7). 仍怜故乡水

【解析】

【详解】“罔”“晞”“辩”“晖”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19.根据情境提示,完成题目。

语文老师要求同学们购买并阅读《西游记》,甲同学家庭条件比较差,只能买了一本十几块钱的普通简装本。当他回到教室,看到同桌乙购买了一百多元的豪华版《西游记》后脸红了。

为消除甲同学的尴尬,乙同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恰当得体, 60字以内。)

【答案】(示例)我没发现你买的这种,多花了冤枉钱。/我的书只是外表好看,内容上我俩的都一样。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了解题干设置的情境,要在一定语境下化解尴尬,注意说话的技巧性,应做到不以富骄人,言语为对方着想,体现对别人的尊重。如:其实我们俩的书内容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我的包装好了些,其实华而不实,白白花了冤枉钱。

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天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某班将开展以“津城换新颜”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为了让津城的夜晚更加明亮、美丽,天津市把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作为市容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进一步完善城市照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为街区、道路增设了功能性照明设施,优化了广场、桥梁、临街建筑的景观性照明。

【材料二】为了使老百姓的生活环境更洁净、卫生,天津市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生活垃圾的清运管理工作,对城区老旧公厕集中进行了改造提升,还加大了封闭市场建设、道路保洁维护、排水系统修缮等工作的落实力度,进一步推动了城市净化进程。

【材料三】2018年,天津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通过加大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查体系、创建“明厨亮灶”餐饮示范单位等措施,保证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安全。

【材料四】

天津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

时间

绿地率(百分比)

人均绿地面积(平万米)

2015年

33

10

2016年

35

12.2

2017年

39

15.6

 

20. 上面四则材料中与“津城换新颜”这个主题无关的一则是______。

21. 根据上面相关材料,概括天津往市容建设过程中,做了哪些方向的工作。

【答案】20. 材料三

21. 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进一步推动城市净化进程;逐年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解析】

【20题详解】

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材料三的内容是“天津市进一步强化了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与“津城换新颜”这个主题无关。

【21题详解】

考查对材料要点的概括。通读全部材料,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材料一讲的是深入推进“城市亮化工程”。材料二讲的是进一步推动城市净化进程。材料四通过对表格中数字的比较分析可得出逐年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的结论。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王涣传

王涣字稚子,广汉郪①人也。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②,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薄镡显,拾遣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

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滑,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

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③。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酽醊④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粲桉⑤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

①郊:古地名。②功曹:汉代辅佐州、郡长官办事的官吏,掌管考查记录功劳等。③谲(jué):这里指巧妙的办法。摊(tí :揭发。④醊(zhuì):祭祀时用酒酹地。⑤粲桉:“檠” 即盘,“桉” 即碗。

2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涣少好侠_______________

(2)以简贤选能涣______________

(3)拾遗补阙_______________

(4)恒亡其半________________

2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

(1)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

(2)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

24. 结合文章,说说王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明理由。

【答案】22. (1). 年少(或少年时) (2). 选拔 (3). 缺失,漏洞 (4). 经常,常常

23. (1)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2)百姓思念王涣恩德,在安阳亭西为他建造祠堂,每到进食时就奏乐歌咏而祭祀他。

24. ①王涣有才干,遇事敢于决断。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陈入朝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②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③ 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

【解析】

【22题详解】

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居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应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句(1)意为: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少:年少;

句(2)意为:让他选拔有才能的人处理各种事物,简:选拔;

句(3)意为:弥补纠正有漏洞的地方,阙:缺失,漏洞;

句(4)意为:经常要损失一半,恒:经常,常常。

【23题详解】

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字词意思:以,用;悉,都;辄,就;弦歌,奏乐歌。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做到词达句顺。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文章对人物的各种描写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仔细阅读文章,从与王涣相关的事件与描写中分析人物形象。在陈宠手下担任功曹时,王涣有才干,遇事敢于决断,受到了提拔,得到上级的褒奖;他担任温县县令时,足智多谋,铲除奸猾之徒,县境内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道路停宿;他升任兖州刺史后,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他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办事清平公正,处理案件也宽严得当,受到外界称赞,死后,得到百姓的怀念。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选自《后汉书》 作者:范晔 年代:南朝宋

参考译文:

王涣字稚子,是广汉郪县人。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崇尚力气和武艺,与强悍轻捷的少年交往频繁。后来才改变了自己的志向,钻研儒学,学习《尚书》,研读律令,大体明晓了这些书典的主要旨义。

他担任郡太守陈宠的功曹后,对自己的职责认真负责,敢于决断,即使对豪强大户也决不留情。陈宠因而名声大震,被提升到朝中任大司农。汉和帝问他:“你在郡中是用什么办法治理政务的?”陈宠叩头回答说:“臣任用功曹王涣,让他选拔有才能的人处理各种事物;又让主簿镡显弥补纠正有漏洞的地方,我不过是奉命宣读皇上您的诏书罢了。”和帝十分高兴。王涣从此后开始知名。

州里举荐王涣为茂才,并让他做温县县令。温县境内有很多奸猾之徒,长期以来成了当地人的大患。王涣采取策略加以讨伐打击,把他们全都杀了。县境内安定太平,有的商人就在道路停宿。其中有放牛的人,都说自己是王涣的属下,始终没有人敢侵犯。

他严格要求自己,办事清平公正,处理案件也宽严得当。其中那些含有冤情,长期告状,而历届官府所不能判决的,按法律情理难以彰明的,人们难以信服的案件,王涣无不弄清真伪,清除大家的疑点,同时他还用巧妙的办法,多次揭发和暴露隐密的坏人坏事。京城的人都称颂叹服他,认为王涣有神仙一样的妙算。元兴元年,王涣病死了。百姓在市中和路上没有不叹息的。男女老少都共同集资,前去祭奠酿酒,多达数千人。王涣的灵枢向西运回家乡,路过弘农县,老百姓都在路旁摆设盘、碗加以祭奠。官吏问这样做的缘故,老百姓都说平常带米到洛阳,被士卒衙门所盘剥,经常要损失一半,自从王涣任洛阳县令,不再有官吏掠夺侵扰的事情了,所以来祭奠以报答他的恩情。王涣的政治教化令人怀念感激达到这样的地步。百姓思念王涣的恩德,在安阳亭西边为他建立一座祠堂,每餐都要伴着礼乐献上祭品。

七、(16分)

雪夜的老人

叶骑

①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活着。

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③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性把这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

④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

⑤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⑥我独自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⑦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久。

⑧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

⑨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

⑩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

⑾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

⑿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是他无声的陪伴?

⒀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痛楚,再次将我包围。

⒁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

⒂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

⒃没走几步,我隐隐察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

⒄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

⒅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⒆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

⒇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21)风雪愈紧了。

(22)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

(选自《2018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有删改)

25. 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

情节内容

情感变化

创业失败,雪夜独自喝酒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疑惑

起身离开,老人检走拉罐

③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

释然

 

26. 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句子含义。

⑴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

⑵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

27. 请联系上下文,阅读第④段画线句中,具体分析人物的心理。

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

28. 误会是小说在情节设置中常用的手法。请找出文中设置的误会,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9. 研读第(22)段中“我”打给母亲的电话内容,请说出其中揭示了哪些人生道理。

【答案】25. (1). 失意 (2). 对面长椅,老人一直坐着 (3). 顿悟 (4). 拨通母亲的电话

26. (1)句意一语双关,既写了天气的冷,更暗示了自己创业失败的绝望和无助。(2)这句看似普通直白的话里却透露出一个不普通的道理:一个人,只要你在努力,再大的困难都不会把你淹没,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

27. 打给爹妈怕让爹妈担心自己,打给朋友,恐怕危难之中也难有真正的朋友,也不过被敷衍而已;还是自己来承受这挫折和打击,不打扰,不指望别的任何人。

28. 小说的误会,就是对老人一直坐在对面的各种推测和狂想。这样的误会能推动情节发展,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人一波三折,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阅读享受。

29. 人生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人生经历磨难和挫折才会有更大的勇气和斗志;人生只有在不断的战胜困难中成长,在经历失败中成功。

【解析】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本题作答可依据“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我拨通母亲的电话,告诉她……”来概括填写题目中的四个空。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意以及蕴含的感情。(1)“寒冷”一词有双层含义,表层含义指下雪了,天气寒冷。结合语境“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理解,深层含义指自己创业失败后的绝望。(2)结合“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分析,老人生活艰辛,但能够凭着坚强的毅力顽强地生存,从未向残酷的生活屈服,也从未被摧垮。只要努力战胜困难,就能成功。据此理解作答。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的外在表现是内心活动和情感的反映。本题作答时要在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语境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依据文章叙写的内容,“我”因创业失败而消沉颓废,绝望之下,“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后面的心理描写:打给爸妈,他们会担心儿子;打给朋友,担心危难之中难有真正的朋友,朋友也不过是同情、安慰、敷衍、最后也帮不上什么;不如自己默默承受这一切。

【28题详解】

误会法指文章借助于人物之间的各种误会造成一定的矛盾冲突,最后真相大白的写作手法。一般地,使用误会法的文章会按照“产生误会——发生冲突——升级冲突——真相大白——消除误会”的线索行文。误会法的布局一定要注意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误会设置要合理,要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本篇小说的误会,就是文中(10)(11)(12)段中作者对老人一直坐在对面的各种推测和狂想。误会法的作用:①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使文章情节富有剧性,波澜起伏。③服务于文章中心。据此回答即可。

【2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要语句内涵的理解。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分析其深层意思。文中“我”做生意失败,失意无助,“买来三罐啤酒”到公园喝。遇到一位老人,最后老人的真实身份与“我”的想象猜测迥然不同,出人意料,真相“老人凭着坚强的毅力顽强地生存”给了“我”心灵的震撼和重新崛起的力量。第(22)段中“我”打给母亲的电话内容“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意思是说,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厚积而薄发,人只有经历磨难和挫折才会有更大的勇气和斗志;只要坚强、有毅力、不屈服,“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一定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一定要结合文章主题理解语句。

八、作文(50分)

3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中国与世界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的经验,被各国人民点赞。世间万物,彼此分享,将生命千丝万缕地关联。分享与成长一路相伴。分享知识、见解、体验,漱活思维,启迪了智慧;分享美食、雅趣、乐事,升华情谊,斑斓了岁月。分享是爱的给予式,令幸福加倍,痛楚减半,还原了生命原本的亮丽.

读了以上文字,你能联想到自己哪些生活经历、体验和感悟?请以“分享”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与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吧。

要求:(1)自拟题目: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诗歌除外)。(2)文章不得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如果需要,请用“xxx”代替。

【答案】范文:

快乐的分享

曾经有人说过,不会分享的人注定是一个孤独者,一个失败者。其实分享很简单,它只是一种思想上的放松。每个人都把自己所拥有的给予别人,从而获取快乐,丢掉忧愁,这就是分享!

记得我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的时候才上五年级,拿着那张报纸,我感到了一种无法言喻的兴奋。一旁的同学看见我如此兴奋,纷纷凑过来看。我把报纸递给了他们,同学们发现是我的文章发表了,一个个都发出赞叹不已的声音。看着同学们为我高兴的样子,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鼓励。从那以后,我对写作的那份热情日渐加深,在报刊上发表的各类作品也越来越多。

因为我和同学们分享了我的快乐,我才能有今天的成就与梦想,我才能获取了如此多的快乐!

白居易曾经说过:“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说的正是分享的道理。明朝时期,朱棣曾六派郑和下西洋,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给他们带去了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特色,并同它们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从而得到了它们的尊重和认可。那些国家纷纷奉明朝为天朝,并每年按时进贡,使明朝越来越富裕。朱棣运用成功的外交手段,让周边的国家分享了明朝的强大与繁荣,使朱棣在当时成为了世界上最有名的君主。正因为朱棣懂得分享,为明朝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这个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分享才变得如此美丽,无论你与人分享的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欢笑还是眼泪。生命因为分享而充实,因为分享而充满激情,因为分享而多姿多彩……

因为——分享是快乐的!

【解析】

【详解】这是一篇话题作文,给出的话题是“分享”,我们可以与自然分享美景,可以与同学分享快乐,可以与家人分享亲情。分享是快乐的,因为分享,我们更加幸福与优秀。以此立意构思即可。如果写成议论文,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组织全篇。文首引出论题“分享”,也可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文中从论题中生发出几个与“分享”有关的分论点,并进行证明,从而间接论证中心论点;文末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再次强调分享的重要,并向读者发现号召。如果写成记叙文,文首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点明题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表现文章主旨;文末以抒情或议论的表达方式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据此分析选材作文即可。

【点睛】话题作文审题很重要,要注意以下两点:(1)审话题。①理解话题的内涵:许多话题包含了很丰富的内涵,我们可将话题的含义由本义引向引申义、比喻义,这样不仅容易写,还能写得有深度、有新意。②准确理解话题,明确写作的范围和重点。(2)审材料或提示语。现在的话题作文一般都设计了一段材料语或提示语,是为考生理解话题意旨而创设,对话题的意旨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它能帮助考生启发思维,激发想象,审题时要对这些材料语、提示语认真研读,准确理解其意义、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190779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