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是一首短小的四言诗,但是在中国文学史中却占据了极其特殊的位置。它是目前我国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诗歌典籍《诗经》的第一篇,所以,当我们翻开中国诗歌的历史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关雎》。
《诗经》是按照风、雅、颂分类的,那么当初编纂这部书的人,对于各诗篇的顺序是随意排列的吗?今天我们已经很难知道。但是,后人普遍认为的是:把《关雎》放在《诗经》的第一篇,并不是随意为之的。
那么《关雎》究竟有什么深层次的内涵呢?为什么历朝历代以来,人们乐此不疲的解读《关雎》?《关雎》到现在还有现实意义吗?下面就跟着我从《关雎》的主旨解读史中,了解一个不一样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吧!
首先来看一下原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从字面来看,这首诗的内容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写一个男子对于女子的追求过程,写他在河边看到了一位女子并爱上了她,在得不到她时心里非常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当最终追求到了这位女子后,便奏起音乐,并希望让这位女子过上快乐的生活。
如此看来,这不就是一首爱情诗吗?但是,《关雎》真的就只是这样吗?殊不知,在两年多年的解读史中,这首诗歌的主旨有着极大的变化,最初,并没有把它当做爱情诗——这得从孔子说起。
一、《关雎》主旨的解读简史
对于《诗经》的成书过程,现在的普遍认识是,在《诗经》编辑成册之前,大多是散落在民间的歌谣,在经过“公卿列士献诗”、“孔子删诗”等各种途径和变迁后,最终成为了周王朝贵族内流传的“官方内容”。
01.孔子对《关雎》的重视
孔子对于《诗经》的重视,可以说有目共睹。
孔子曾经多次论及《诗经》,比如曾经说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且还曾经对儿子孔鲤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这里当然不是说不学《诗经》就不会说话,而是说不学《诗经》,就无法融入到周朝的贵族圈中去,可见当时《诗经》是贵族圈中的东西。
孔子像
当然,孔子评价《诗经》大多是概括性的总评,除了《诗经》的第一篇《关雎》,孔子曾经专门评价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孔子对于《关雎》是比较另眼相看的。
但问题是,孔子只是评价了《关雎》带给人的中和之美(这正与孔子重视道德和自我修养、自我克制的思想相一致),或者说带给自己的阅读体验,却并没有将这首诗的主旨明确的说出来,这就给后世留下了一个问题,即对于《关雎》主旨的解读。
02.汉儒对《关雎》的解读
等到了汉朝的稳定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于孔子对《诗经》的重视,所以使得汉儒多提到《诗经》,最终竟然发展为一部儒学经典。
汉代讲授《诗经》的人数众多,最为重要的有四家,即“齐、鲁、韩、毛”:齐诗,是因齐国人辕固而得名;“鲁诗”是因鲁国人申培;“韩诗”为燕国人韩婴;而“毛诗”则由其传授者毛公而得享大名。本来,毛诗只是在民间流传,但是后来东汉时期,十分盛行,所以渐渐成为了主流。
但就本质而言,四家解读《诗经》,只是为了力图宣扬儒家思想,所以对于《诗经》的解读,各家大同小异,他们都认为,《诗经》是一部褒贬政治、讽刺统治者的著作,其根本是在说教,所以在众多的人研读、传播之后,《诗经》成为了儒家五经之一,完成了从诗歌集到经典集的变化。可以说,《诗经》是汉儒必读的儒家经典之作。
鉴于这种背景,所以当具体到《关雎》这最特殊的一篇时,各家对其主旨的解读,虽稍有不同但无大异,以毛诗为例,它的观点是:“《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可见,汉代对于《关雎》的主流观点,是它的人伦教化作用,是后妃之德,是夫妇之德。汉代的这种观念,流传非常广,而且影响非常久远,一直到了唐代,以《诗经》为说教的核心思想仍然是“正统”。而到了宋代,却发生了变化。
03.朱熹及其以后的理解
宋代一反汉唐时期对于《诗经》的解读,除了从说教意义上理解外,宋人还从情理上进行解读,从文学性上进行解读,各种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可以说十分热闹,在这些人中,朱熹,是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
其实朱熹对于《诗经》的解读,与汉儒的解读存在相通之处,其具有革命性的一点,是他对于《诗经》中“情”的认识,他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但是,朱熹虽然认识到这一点,却本着“存天理,灭人欲”观点,对《诗经》中的许多篇目进行了颠覆性的解读。
朱熹像
朱熹将涉及到男女的很多篇诗歌都评价为“淫诗”,比如评价《将仲子》为“淫奔者之辞”,将《静女》评价为“淫奔期会之诗”,那么对于这最特别的《关雎》,其评价可想而知。
朱熹是宋代儒学的集大成者,被后世尊称为“朱子”,所以他的评价,自然而然是元明时期士人的圭臬,尤其是朱元璋登基后,将许多异说杂说付之一炬,又将程朱理学确立为正统的思想,并在科举考试中固定下来,所以从此以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对《诗经》的解读,便更加死板了。对于《关雎》的主旨思想,与前人提出的解说也大同小异。
当然,这其中肯定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一代戏曲大师汤显祖,抛弃了其他的解读,只注重“情”的方面,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汤显祖将“情”的因素作为首要条件,并在自己的戏剧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到了清代,思想似乎更加保守,对于《诗经》和《关雎》的解读也是大同小异,只不过略有发展而已,对于《关雎》更是冠以“五伦始于夫妇”的教义,仍然认为这是教化之诗,将夫妇放在了伦理道德的范畴。
04.《关雎》是一首爱情诗
到了清末民国时期,受到国际时局的影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之后,各种思想思潮不断解放,对于《诗经》的认识,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以胡适、闻一多等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摒弃了两千年来的主流见解,认为《诗经》与什么政治教化、讽刺纳谏全无关系,只不过是一部古老的诗歌集而已。此时对于《关雎》的解读,只是单纯的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比如闻一多便曾经说过:“《关雎》本意为‘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就是一个男孩子看到了一位可爱的女孩子,十分爱慕,想要追求她而已。
从西周到今天,对于《关雎》主旨的解读,经历了以上几个重要的时期。时至今日,我相信《关雎》是爱情诗这一观点已经深入人心,很少会有人再极力主张《关雎》是夫妇人伦或讽刺谏喻的诗作,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那是不是说,《关雎》就失去了其现实意义呢?我想不是的,因为除了美学意义之外,我觉得《关雎》还可以指导我们的“择偶”大事。
二、《关雎》之我见
首先,“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雎鸠,是极具象征意义的。在古人看来,雎鸠是一种专一的鸟类,它们一生只有一个固定的配偶,而且一旦结合在一起,就会一起觅食、游玩,可以说是“相敬如宾”,这正是我们现代人提倡的爱情观念,“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是多少人向往的爱情。
第二,《关雎》中恋爱的双方,即“君子”和“淑女”,也是有特定意义的。所谓“君子”,在古代是贵族,在现代,我觉得只要是有责任心、有是非分辨能力的人,都可以叫做君子;而“淑女”,诗中说是“窈窕”的,这绝非现代意义上的身材苗条,而是指文质大方、整洁端庄、勤劳聪慧等美好的品质。所以说,这就告诫我们,择偶的双方,一定要擦亮眼睛,外在美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在一定要美,因为你要找的,是一辈子的伴侣。
最后,追求爱情的过程或许艰难(古今皆同,一般都是男子主动追求女子),但不要轻言放弃。一定要表达自己真诚的心,并且要慎之再慎,是你的菜,你可以“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不是你的菜,就不要过分强求,毕竟强扭的瓜不甜。而且妙在《关雎》中还给出了追求对方的具体“方法”,那便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先以礼相待,成为朋友,了解对方,然后一步步走近,必然可以“钟鼓乐之”,最终追求到她/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