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莫言的作品(介绍一下莫言的作品)

读过莫言的一些作品,觉得莫言的作品充满着一种阴暗、一种晦涩,还有一种时空交错的魔幻感觉,而这一底色浸淫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之中,因此真如许多读者谈到的那样,作品难以看下去。

最早读的是《丰乳肥臂》,那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最初出版的第一版。不知是巧合还是定数,与后来许多人一样,看不下去,只看了三分之二,再没兴趣往下看,一搁多年。因为忙而沒读完一本书的情况是常有的事,因为看不下去而不想再读了,这在个人的阅读史上还真是第一次遇到,因此印象特别深刻,此后很长时间便再没摸过这本书。

关于莫言的作品(介绍一下莫言的作品)

有人说,看不下去就对了,人家玩得那是文学,那是获诺奖的一流顶尖作家的作品,言下之意是认为看不懂的,那是因为自己的层次太低;更有人还质疑道,你有什么资格评论莫言?

此言差矣。看不下去,不是因为不懂,更不是因为文化层次相距太大,而是由于三观不同,难以附合,难以苛同。至于有无评论的资格,这就说得未免浅薄了。只要是读者,只要是认真看过作品的便可发发议论,如同看了一场电影,还能不让人说几句观后感?这读后感、观后感,简单些的便是即兴发言,经过整理行之成文的便是书评影评,这有何不可?它与学历、资质有关系吗?难不成先要取得个什么学历、获得个什么资质才能去看书,去评说?更何况莫言的作品不就是个小说嘛。古时白居易还拿着自己的诗去问询老妪能否读懂呢!可见写诗著文还就得让读者能看懂,看得下去。另外,倘若要较起真来, 作为一名读者,放心, 俺还真够格。

当时还从报刊上看到一条消息:有人采访时询问莫言,怎么取了这样一个粗俗的书名?莫言答曰,本不是这个书名,而是出版社编辑坚持要起的,以便吸引读者的眼球,有个轰动效应。心想,这岂不是与当时触目可及的那些地摊文学一样媚俗呵,不看也罢。

2012年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莫言获得了诺奖,这自然是震惊中外的大事,而且凑巧的是,就在莫言参加晚宴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蓝厅的第2天,笔者也去了那里参观,听那位留学生导游介绍了昨晩莫言在此参加晚宴的盛况。这当然让我们一行为此一振,毕竟听到中国作家能有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这喜大普奔的消息,心情还是挺愉悦的,间或还有几份同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只是当看到那个颁奖词,兴奋的热情劲顿时凉了半截。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而这个感观世界似乎便是现实中的中国社会,这与我们的实际感受距离也太遥远了一些。奇怪的是那份颁奖词不知什么时候网上就查不到了,莫言也从来不提那个颁奖词,按说那是一种莫大的赞誉呵。

关于莫言的作品(介绍一下莫言的作品)

回来后很快买来了一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作品系列”,有《丰乳肥臀》《红高梁家族》《蛙》等5本作品系列, 通读了一遍,有一种感觉是莫言真苦,怎么就遇到了那么多的不幸事情,他的老家高密县东北乡怎么竟是那样的?!说起来笔者还比莫言大2岁,也是同时代的人啊,也曾上山下乡在农村插队落户过5年,不能说自己对同时代的城乡社会一点也不知情吧,诸如人民公社、拾麦穗之类也亲身经历过的,感觉还真与书里写得不一样。又知道莫言是个作家,是一位中共党员,还是一位在部队干过多年的军人,这小说的主旨、氛围、格局显然与其身份也不相吻合呵。虽然有想法,看不下去,但终究还是全部看完了这套丛书,对莫言的小说有了更深的了解。

关于莫言的作品(介绍一下莫言的作品)

 

关于莫言的作品(介绍一下莫言的作品)

从文学创作角度来考察,不可否认,莫言也是属于有才华的,写作上也是有一套独特的表达技巧的,那就是诺奖颁奖者评判的那样,是一神魔幻写实手法,这在国内文坛可谓独树一帜,这是莫言作品的一大特色。

可是,写作技巧是要为主题服务的,作品主题的确立与高下便决定了作品的方向、能量及价值观,也决定了在文学百花园中的地位与贡献。在创作时莫言估计也就是想写好一篇小说,未必想过要去获诺贝尔文学奖。可是诺奖的评选者则恰恰看中了莫言笔下的描写,那浑浑噩噩,凄凄惨惨戚戚的高密县东北乡,那可是作家身处东方大国历史现实的缩影,那便是对西方人来说很陌生很遥远的中国社会的现实。授予莫言诺奖的颁奖词这样写道:

“20世纪中国的残酷无情,从来没有像他笔下的英雄、情人、施暴者、强盗以及坚强、不屈不挠的母亲们那样得以如此赤裸裸地描述。他给我们展示的世界没有真相、没有常识、更没有怜悯,那里的人们都鲁莽、无助和荒谬。”

20世纪可是涵盖了1901年1月1日到2000年12月31日的这100年的时间范围,评奖者把莫言的高密县东北乡作如此的概括,模糊了1949年10月1月前后高密县乃至中国新旧两个社会的区分,模糊了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进程,难道高密县二三十年代与八九十年代没有本质区别吗?难道高密县乡村的那些事便是中国20世纪的国情吗?是中国现实社会的反映吗?这样的推介能说得上公平合理吗?当然人家会说,这可是你们国内顶尖作家莫言先生给世界展示的中国社会呵。问题就在这里,这便是许多读者读莫言作品读不下去的重要原因。

志趣相投,才会产生共鸣。在与自己的三观严重相悖的情况下,硬把别人的乐趣当作趣事来看,想想该有多难,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看不下去我不看又怎的呢,不就是一篇小说嘛,想必莫言也不会在乎的。倒是那些捧着莫言作品指这讲那的,开口闭口人家不懂,瞎喷什么科班,什么文学,什么意识,什么流派,说真得没那么高大上,也没那么神秘,不知自己是否真得懂得,是否真得看了莫言的作品。

还有一个插曲,莫言获奖后,家乡的县里领导准备给乡里打造成一个红高粱旅游区,开发旅游业,并且想把莫言所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刻在景区入口处加以引荐介绍,但当县委主要领导看到了那个颁奖词后,感觉不合适,当即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倒是觉得这位县委领导还真得懂点文学,讲点政治的,事实也充分证明他的做法是对的。不信?去把那颁奖词找来看看便明白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191139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