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课件(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

记叙文文体知识

1. 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2. 记叙文的分类

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但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往往又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要从大范围答到小范围。暑假中的一天夜里。有的时间有跨度,要把跨度写出来。地点有变化时要注意事情的各个具体环节和地点的对应关系。
人物:A、如果问写了哪些人物,无论是正面出场,还是侧面表现的主次人物都列出来。B、如果问所要表现的主要人物(主人公、中心人物),看全文写的事为了表现谁,文章的中心靠谁来表现,议论、抒情围绕谁。C、次要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事情的叙述者,是叙事的线索、衬托中心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从侧面表现中心,交待社会环境。
起因、经过、结果:分析起因、经过、结果,一般是对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的。A、怎样分析哪些内容是起因,哪是经过,哪是结果呢?一般起因是交待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矛盾、难题,包括主观的和客观的;经过是写人物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做了什么;结果是写这难题、矛盾解决了,经过这个事人们怎么样了。B、对起因、经过、结果的概括表述,一般都用“谁怎么样”、“谁干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

4、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

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而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他、他们)的角度写的。

作用: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二人称:称要写的人为你或你们,抒发强烈的感情。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能从更多的角度自由的叙述。

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地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

(1)人物描写:语言、行动、外貌、心理描写,也有神态描写。作用:A、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具体,给人深刻印象;B、突出某种中心思想;C、表现人物的某种思想性格;D、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
(2)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交待时代背景,交待环境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
虽然在环境中包括社会环境,但没有独立的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的特点,作者主要是通过其他景物、人物描写来表现的,也有时直接交待。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揭示主题,衬托人物。

说明:补充交代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

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直接发表评论,点明记叙的意图,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办法,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抒情方法: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在记叙描写中抒情。

6、记叙文的结构
(1)按时间的起止;
(2)按地点的变换;
(3)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起因、经过、结果)(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按表达方式:开头、结尾的议论、抒情,各自为一部分,中间叙事一部分;
(5)按各自然段的内容关系:内容相同的为一段;
(6)按过渡段划:过渡段的上下,要看其内容偏重于什么。
7、过渡句
(1)位置:在两件事之间,在两种不同的内容中间,在倒叙、插叙和顺叙相转换的地方。
(2)语言形式:设向句,总括上下文意思的概括叙述或议论句段。
(3)作用:承上启下,使行文更顺畅,上下文内容衔接更紧密,全文浑然一体,便于读者理解。
8、记叙文中的照应
照应的方式有:照应题目、解释题目、回答题目问题、照应开头、结尾与开头内容一致、应伏笔、前暗示后结果、后文对前文相同相关内容的照应、内容相关的语句
照应的作用:使文章的结构紧凑、严密,中心突出。

 

 

考点一、整体感知文章,概括文章或文段内容要点,理解主旨

题型1、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首先要分清课文是以写事为主,是以写人为主、还是写事为主的。写事的弄明白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参与事件的主要人物;写人为主的,要大致了解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有怎样的表现,通过这些表现了解他的思想品德和性格特点;写景状物为主的,要了解写了什么景和物,景物的特点是什么?然后再概括。不能把概括内容变成原文复述。概括课文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清楚、简洁。

主要方法:

文章标题扩展法:首先标题就是内容的高度概括,将题目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进行补充修整,使表达更加全面。

语句摘录法:有些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内容上有中心句。摘录这些语句加以改动就成了。注意:摘录中心句后,还需要串联或精简,最后检查。

段意合并法:先清理文章脉络,再写出每段段意,接着概括文章内容分清主次。如果都是主要的,就合并段意,如果有主有次取主要的,舍次要的。注意:合并时要对各段大意作修整,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重点突出法: 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只要抓住重点部分的段意,再加上必要的补充、交代就成了。

要素归纳法:写事,写人的文章一般都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找出 这些要素,什么特殊就把什么概括进去,再加以合理的语言组织。其次,哪些要素影响到中心的表达就要把它概括进去,不影响中心的要素就可以忽略。

题型2、概括人物性格

方法:(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题型3、概括文章主旨

一般的方法是:

1、从标题入手:有的文章题目概括了中心,体现文章主要内容;有的文章标题直接揭示了中心思想。

2、从文章开头、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开篇点明或揭示了中心;有的文章结尾处点明主题或深化中心。

3、从分析文章议论、抒情句入手:记叙文中的段落议论句点明段意,结尾处的议论句通常点明中心。议论抒情句通常表达观点和抒发感情。

4、从概括段意或人物事件入手:概括段意后把意思相关的综合到一起:写人的记叙文中比较多的是人物的性格品质即中心。叙事的记叙文通常事件的社会意义即中心。

5、从分析文章的背景入手:根据文中事件、人物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活动的,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紧密结合事件的时代背和环境情况。

一般的表达形式是:

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介绍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讽刺了、歌颂了、鞭挞了、揭示了、反映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品质、社会现实等),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提示: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什么,感情怎么样。

题型4、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一般有两种基本句式:谁+干什么和什么+怎么样。前者适用写事或写人的文章,后者是写景的文章。(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题型5、概括故事情节:

有提示性填空或只给几个空,不做其他提示,空也不给,不做任何的提示。

答题思路:全局考虑,分析结构,划分情切发展的阶段,筛选出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用语言加以概括来填空。

 

考点二、寻找线索,分析其作用

考点知识: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异,致使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

线索的种类:

(1)以某一件有意义的实物为线索,如《羚羊木雕》

(2)以人物为为线索 如背影中(以人物的某一特征—背影为线索)

(3)以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荔枝蜜》

(4)以时间为线索如 《登上地球之巅》

(5)以地点变化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6)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社戏》

(7)以题目为线《藤野先生》

(8)明暗两线 《爸爸的花儿落了》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推动情节的发展。

线索的特点:

1、贯穿全文 ,它连接所有材料,像串糖葫芦一样,使材料成为一个整体。

2、线索往往带有的文字标志,而且表示线索的文字会反复出现。

寻找线索的方法:

1、看文章标题。

2、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

3、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

4、作者的思想感变化。

5、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

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考点三:题目的含义及作用

题目作用的归类:

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5、语带双关。6、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兴趣、新颖。

[注]1、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作全面的分析。2、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提示]文章的题目如果是一个人,或是一件物品,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动作等,很可能就是该文的行文线索。

答题技巧:
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
2、再思考深层含义:

(1)结构 (线索 悬念) (2)主旨 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

(3)人物 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

(4)写法 修辞(比喻、拟人、双关等) (5)表现手法 象征
3、最后分析其效果:生动形象、新颖含蓄、言简意丰、发人深思、引起阅读兴趣。

课文简要例析:

(1)《背影》:充当全文线索;抓住外貌特写镜头来表现父子深情。

(2)《阿长与〈山海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表现阿长真诚、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表达“我”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3)《变色龙》: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善变(见风使舵)的性格,具有极强的讽刺性。

(4)《心声》:语带双关——表层意义是李京京在课堂上十分渴望读课文。深层意思是需要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需要父母和好,家庭温暖,需要亲情和友情。

 

 

考点四: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

 

知识导学:常见的记叙的顺序

1、 顺叙法

【特点】 顺叙是按时间或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这就跟事情发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得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脉络分明。

2、 倒叙法

【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部分提前述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的文章由于改变了记叙的自然程度,阅读时要特别注意“倒”与“顺”之间的起迄点。有两点应该注意:一是在开始倒叙的时候,要抓住点明以下是倒叙的重点的词语和句子,不要把倒、顺的时间概念搞混。二是倒叙的部分仍然是按时间顺序来叙述的,即从全文来看,用的是倒叙的叙述顺序,但就倒叙的内容来看,用的还是顺叙。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加叙事波澜,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法

【特点】 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中断了原来的叙述面插入的另一段叙述。插入的文字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辨别插叙,仍然要注意时间的起迄点,同时还要注意插叙前后的过渡和衔接的话。插叙与倒叙的区别是:插叙只是顺叙中的一个片断,不是全文中心事件的一部分,而倒叙所叙的内容是整个事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用】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对前文起补充作用,对后文起铺垫作用),恰当地运用插叙的方法,可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曲折有致。

补叙法

【特点】 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补充说明,一般是片断性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有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作用】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考点五、分析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中考人物形象分析常见题型:

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分析形象

二、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1、抓住具体的事件来整体分析。全面分析事件,恰当的概括。人物性格是复杂多样的,要分清人物性格的生次,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2、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描写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

其作用如下:

(1) 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 (2)反映人物的思想、情感。 (3) 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

3、可以抓住文章中评价性词句,有的放矢地展开分析。

4、赏析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性格。环境描写既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前者或渲染气氛,或点明背景,或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后者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

5、抓住细节描写,彰显人物的思想性格。所谓细节,是指对人物形象的某些局部或微小变化所进行的细腻描写,它是构成人物形象的组成单位,为展示人物精神风貌和深化文章主题服务。因而,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

三、题型归类及解答方法

1.(2007·河南·《让我看着你》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中具体事例简要分析。(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解答方法是:品质1+具体事件1 品质2+具体事件2

2.(2011“鸡西”《拔下钥匙》) 第⑩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011“遵义”《趴下》) 第⑤段中画线句是怎样刻画人物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示例答案:心理描写(1分),突出了他镇定果敢、不畏死亡的高贵品质(1分)。

示例答案: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人物。(2分)传神地表现出老太太因担心遭黑人打劫而产生的恐惧心理。(2分)

归纳解答方法是:描写方法+表达效果

4.(2010“河南”《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第⒀ 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示例答案:“干净漂亮”从侧面反映了母亲对孩子的精心照料,反衬出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从来也没有”写出了孩子们潜意识里认为母亲对自己的关心是理所应当的,而自己不需要关注母亲,与上面对同学和明星穿戴的关注作对比,突出了孩子们对母亲的忽视。

解答方法:写作手法+表达效果

5.(2011“湛江”《最辛酸的秘密》 )请说明下面句子在文章中的主要作用。

示例答案:动作描写,突出老白父子俩相依为命,感情深厚,为下文写老白牺牲自己为儿子争取手术机会埋下伏笔。

解答方法:描写方法、结构作用+表达效果

6.(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 )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示例答案: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米哈朵夫老师内心深深的痛苦,表现了他认真负责的品质。

解答方法: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7(2013年浙江省丽水市《高高的玉米》)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休伊这个人物形象。

示例答案:在灾难面前,休伊偷偷给玉米地浇水,让吉姆见到高高的玉米,看到生活的希望,默默地给予他精神的力量。从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勤劳、坚强、乐观、默默奉献、对丈夫充满爱的中年妇女。

解答方法:全文内容或事件概括+人物性格、品质。

 

 

 

考点六、如何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作用及表达效果

知识导学: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准确地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一把标尺。

一、重要词语的内涵

所谓“重要词语”,主要指:①表明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文章主旨的词语;③反映文章深层内容的词语;④体现作者感情色彩的词语;⑤在结构上起过渡或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⑥有指代意义的词语;⑦有比喻、反语、仿词等修辞意义的词语。

二、考查的多种形式

1.“××××××”这一句中,“×”字为什么用得好?

2.请分析选文×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联系具体语境,请说出你对第×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4.第×段画线语句中加点的词富有表现力,请结合语境简要分析。

三、词语的含义、作用理解的具体方法

1.结合语境法 俗话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无论哪个词语在语言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与其它词语组成句子表达某种意思。反过来看,上下文中总是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包含这个词语的意思,或制约这个词语的含义。

答题范式:“××”一词原指…… (本义) ,这里指…… (语境义) ,起到了……的作用。

解题时,考生要有整体观念,认真把握上下文的意思,结合语境做出答案。

【真题回放】揣摩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句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她颤巍巍地接过手机,“喂,老姐姐,你好吗?”(2011年四川眉山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表达作用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先分析词语本来含义,然后再联系语境来理解它的临时含义。具体到本题,“颤巍巍”是母亲接电话的动作,在第(13)段。联系语境和相关情节来看,此时的母亲已经卧病在床,“虚弱得很,额头上沁着大颗的汗珠”,所以接电话必然是“颤巍巍”的。这个动作说明母亲病情加重,虽然重病在身,但母亲还用“高了八度的声音”接病友的电话,鼓励病友战胜病魔,可见母亲品格之高尚。

【参考答案】“颤巍巍”反映了母亲的病情严重,依然接听病友的电话,表现了她的高尚品格。

2.抓住主旨法 如果试题要求理解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和立场观点的词语,或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词语,或文章标题的作用等,可运用这种方法来解答。但要注意,必须在把握文章思想内容、理解文章主题的基础上进行思考。

答题范式:“××”词……(该词语的常见作用)﹢联系文章分析得出的作用。

【真题回放】从全文来看,题目中的“歌唱”指的是什么?《在冬夜里歌唱的鱼》2011年重庆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联系文章内容,可知第④段开头直接写鱼传递口福信息的“咕噜咕噜”,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又间接写几乎贯穿全文的全家人的欢乐气氛,这是发自心灵深处的音乐。看来作者并没有写什么人唱歌,由此可见“歌唱”是个比喻,比喻各种和“鱼”有关的、令人愉悦的声音。把这两个方面“歌唱”的本义还原出来就是:煮鱼时发出的声响,冬夜厨房里的欢笑。理解了“歌唱”的含义,其所蕴含的情感也就明确了。

【参考答案】“歌唱”指:煮鱼时候的声响;冬夜厨房里的欢笑。感情有:家人的温馨与快乐;关爱给他人带来的温暖。

3.明确指代法 作者为了表达简明,在同一事物反复出现的时候,往往就会在所指代的事物之后,运用指代性词语。理解这类词语时,可以紧扣上下文,寻找它指代的对象和范围,一般在此词的前句或前段。前面没有再上后面去找。有时指代的内容比较隐蔽,就需要我们综合概括。

●答题范式:“××”词指代……(语境义)。

例3.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她的外婆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她,故作严肃地对她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选自孙道荣《每朵花本应芬芳》)

【真题回放】结合语境,分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 (2011年福建龙岩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这是一个要求理解指代性内容的问题。文中的“女儿”所指的“颜色”是其本义,即“色彩”。而语境中,妈妈说的“颜色”显然使用的不是本义。解题时,只要我们通读语段,不难发现:妈妈说的“颜色”指要给女儿惩罚(批评)解答这类试题,往往可以对原文语句进行概括提炼(或直接摘出原文语句作答。)

【参考答案】妈妈说的“颜色”指要给女儿惩罚(批评),女儿说的“颜色”指色彩(1分),对颜色不同的理解,体现了女儿天真、可爱的孩子天性。

4.巧用修辞法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很多作者为了将比较抽象的事物说得清楚明白,生动活泼,常常喜欢借助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某种意思。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既要紧扣目标段,又要联系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结合作者运用的比喻、夸张、象征、衬托等手法,理解其深层含义。如果运用的是比喻,就要弄清它比喻的对象,即本体是什么;如果用的是双关修辞,就要明白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答题范式:该句运用了××(修辞)手法,“××”词这里指……(语境义)

例4.阅读查一路《在冬夜里歌唱的鱼》,回答问题。

【真题回放】理解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 。 (2)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 (2011年重庆市中考试题)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考生结合句子解释关键词语“心脏”、“成就”的含义。理解第一句中的“心脏”,要扣住第③段,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格,突出表现因为吃鱼而使“厨房”变得非常重要,成为了“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的中心;理解第二个词“成就”,要紧扣第④段,这句话运用了大词小用的夸张手法,突出表现父亲喜悦而自豪的内心感受,通过他“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衬托父亲给家人带来快乐后感到满足的心理。

【参考答案】 (1)家的中心或吸引全家人的地方;(2)给家人带来快乐后的满足感。

四、词语的妙处或者表达效果的解题方法(含义+表达效果)

从词语的表现手法分析

① 贬词褒用

②化无形为有形,或化抽象为具体

③运用修辞,通常会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

④化静为动 例子一:山坡上卧着点雪 例子二:仿佛像踊跃地铁的兽脊似的

⑤词性转化,比如名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动词 例子一: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

综合答题流程:词语的表现手法(技法)+词语的语境义+词语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

分析没有使用任何表现手法或者技法的词语,

答题流程:本义+语境义(引申义或者语境义)+描写对象的特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动词、形容词的赏析

答题套路:“XX”、“XX”等词用得好,它把“……”(动作或形态,根据文章内容来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它(以动写静,化静为动……)使之具有(人格化,形象生动)……(根据内容情况写)

 

考点七、重要句子或语段的含义及作用

一、知识导学:

“重要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包括下面几类:

①主旨句:统摄全篇,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即人们所说的“文眼”;②过渡句:揭示文章脉络层次,对行文有推进或传承作用的句子;

③总结句:处于段落或者文章的结尾段,那些内涵比较丰富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

④修辞句: 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如警示句、矛盾句、引用句、比喻句等。另外,用作文章标题的句子,一些议论抒情句和反复出现的句子也是重要的句子。

二、常见的考查形式

1.“××××××”请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文章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题“×××”的含义。

4.最后一段说“××××××”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5.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三、理解句义的方法

1.紧扣修辞法 :答题思路:修辞手法+修辞分析+修辞的表达效果+思想感情

文章中的彩精语句,往往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而成为重要的考点。解题时要从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入手,去透视其深层的意义,去感悟其精彩的亮点。不过需要具体分析,切忌笼统,如回答比喻的作用时不要只回答“生动形象”几个字,要从比喻的本体、喻体的相似点上着手,写出该比喻句蕴含的思想感情;讲对比作用时,要讲出是什么与什么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了什么。

【真题回放】阅读李春雷的《雪中小卓玛》, 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的含义。 (2011年青海省中考试题)

【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雪中的“小卓玛”比喻为熊熊燃烧的“篝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卓玛的形象对我的感染,使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同时也看到玉树灾后重建的信心。

2.联系主旨法 答题思路:联系文章内容总结主旨

有不少文章常常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启人心智,在行文过程中使用一些议论性或抒情性的重要句子。于是构成了深层的、含蓄的语句,其含义都与文章中心有密切联系。所以在理解这类句子时,要善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联系文章的主题,然后透过字面义,悟出句子的深层情感。

【真题回放】当我认识昙花以前,只知昙花总是用来形容生命的短促和事物的容易幻灭。如今我认识了它——从吐蕾、含苞以至盛开,却并不感到它生命的匆遽。所有的生命不问存在的时间短长,而在它有无显示;没有显示的生命再长也不过是一片空白,而昙花在它短短的开放时间,已显示了纯净的美和生命无比的璀璨。这美和璀璨,留给人的印象,岂不是永久的么! (选自艾雯《昙花开的晚上》)

最后一段说“没有显示的生命再长也不过是一片空白,而昙花在它短短的开放时间,已显示了纯净的美和生命无比的璀璨。”这句话有什么含义?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2011年四川凉山州中考试题)

【参考答案】含义:生命的价值不是用长短来衡量,只要能显现出自己最精彩的一面,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景,人生也就因此而熠熠生辉。作用:画龙点睛,提示文章主旨。

3.分析描写法 答题思路:分析描写手法+描写特点+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经常会有一些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服饰、心理、神态进行描写的语句。对此句重点句子,可以通过透视法,去审视看似普通的句子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信息,体会其中蕴藏的思想感情或看法认识。

【真题回放】佚名《最美的善举》,回答问题。 对下面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男人姓苏,四十出头的样子,穿一件皱皱巴巴的短衫,浓眉凹目,络腮胡子,看上去挺吓人的。 (2011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试题)

【答案】示例:“皱皱巴巴的短衫”写出了“络腮胡子”衣衫不整,“皱皱巴巴”、“浓眉凹目”、“络腮胡子”写出了人物长相的丑陋,该句运用外貌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我”对“络腮胡子”的厌恶之感。

4. 揣摩关键词 关键词,是在句子中起关键作用、核心作用的词语。关键与否,不是取决于是属于生字新词,而是看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地位。句子中的关键词往往是些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或是定、状、补等修饰成分,它们常常揭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重要信息。理解句子可通过抓关键词,运用替换词语的方法来揣摩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和目的。

例如:《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要想根除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铲除灵魂里的杂草,惟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 ”在理解这个句子的时候,可以用一个词语去替换 “灵魂里的杂草”。经过分析,找到了许多可以替换的词语,如“不良的思想”、“坏思想”、“不健康的想法”、“邪念”等等。通过替换词语,整个句子的含义就显而易见了

5.还原追问法 针对一些隐晦难懂的句子,这些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具体解题时,我们只要应该在隐晦难懂的句子前面“追问”加一个“为什么”,把问题回答清楚了,也就把题目解答完毕。 有些句子中有指代词,我们上前文或后文把指代的内容还原就可以了。

【典型题例】 连云港中考阅读题《心泉》

⑦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更重要的是创造心泉,创造精神的心泉。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如何理解“人生之美,正在于此”这句话? 解析: 这个句子“此”指代“心泉”,把这个句子具体为“人生之美,美在心泉。”然后我们思考时,在此句子前面加一个“为什么”,转化为“为什么人生之美,美在心泉?”根据文章我们可以知道:观照心泉,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泉,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由此,答案可以表达为:人生之美,美在心泉。通过对心泉的创造、观照、倾听,人们的思想、精神更加深刻纯净,生命更加鲜活丰 盈,人生更加充实美丽。

 

考点八、理解句子或段落的作用

题型:

1.这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

2.为什么要写这段内容?

3.删去这段可以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解题思路和方法

1. 段落的作用:从结构上看……;从内容上看……从艺术表现效果上来看……)

2. 结构:先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再分析其作用。

开头句子或段的作用:

(1)统领下文或总领下文(2)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3)营造氛围,(4)开篇点题,(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中间句子或段的作用:

(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处于段末,起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

(3)对比反衬。(4)伏笔铺垫 。(5)总领全段(或部分)

结尾句子或段的作用:

(1)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2)总结全文,(3)篇末点题,(4)深化主题,(5)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

3.内容上的作用:

概括段意(方法:抄原句、提取重组、自己概括),联系主旨情感。

4.艺术表现效果:

有的句子运用了修辞和写作技法,那就要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上来答。

5.答题格式: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

 

考点九、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描写的含义及类型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描写;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自然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自然景物的描写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二、分析记叙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另外如《孔乙己》中开头对鲁镇酒店的格局的描写也是如此。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另外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而鲁迅《药》一文结尾一段:时令虽已是清明,然而天气仍“分外寒冷”,“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这里没有生机,只有“支支直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啼鸣的黄莺,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而且“缩着头,铁柱一般站着”。这里借助环境描写渲染出了坟场阴冷、悲凉的气氛。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例如《心愿》一文,在点明“我”在一个假日去巴黎的一座街道公园看书之后,交代了“我”周围的环境以及“我”由花丛联想到北京一事,表达了作者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另外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

5、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命。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民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7、具有象征意义。

例如鲁迅先生的《故乡》,结尾处所想象的月夜瓜田图,其实是象征着未来一种未来美好的生活。

三、考查的形式

1、本文X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说出X段环境描写的作用。

3、根据X文段中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四、答题的方法:

首先确定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 然后找出具体表现环境特点的词语,确定环境描写的具体作用。

一般格式:通过描写天气、景物 或 格局、陈设、民俗民风等具体环境,

交代了…… 渲染了…… 烘托了……

为下文……做铺垫或推动了…… 突出(深化)了……

 

考点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一、常见修辞手法特点及作用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又名激问、反诘、诘问)、引用、反语、对比、反复、双关、联想、顶真、通感、互文、回环、移情、呼告等。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事物间有相似性)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比拟: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令文章更生动。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春》朱自清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例句: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例句:〈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3.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例: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10.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却含有否定、讽刺以及嘲弄的意思,这种手法叫做反语。

作用:加强表达效果。产生幽默感、讽刺性或更加强烈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1.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臧克家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12.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3.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谐音双关。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即“思”的意思,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

2〉语意双关。

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

例如: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嘴倒不出

老太太抹口红——给你点颜色瞧瞧

14.顶真:顶真也作顶针。

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开头,首尾相连两次以上,使邻近接的语句或片断或章节传下接,首尾蝉联,用符号表示就是“ABC,CDE”。这种修辞手法,叫做顶真,又叫顶针或联珠。

作用: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例句:友情是花,引来群群之蝶。友情是蝶,两人翩翩起舞。友情是舞,舞出激情之火。友情是火,永恒地在燃烧。梦想是翅,飞翔永恒蓝天。梦想是天,遮住茫茫大海。梦想是海,还是小船悠悠。

梦想是船,海上乘风破浪。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15.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16.互文: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 烟笼寒水月笼沙。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主人下马客上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17.回环:可以正读,也可以倒读,但是都流利,不会不通顺!

例如:

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8.移情: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例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9.呼告:写文章时,对著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呼告。

作用:运用呼告,能增加抒情效果,加强感染力。

例子(1):天啊!为什么你要这样对我?例子(3):秋,听说你已来到。

二、考查类型

1、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XX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题模式:本句运用了XX修辞手法,XX(修辞作用)写出了事物或人物的XX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的印象。

 

 

考点十一、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一、写作手法的定义

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结构手法等,写作手法是包括表现手法的。

二、常见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1、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2、修辞手法种类很多,但中学阶段只需要掌握常见的几种,其它较少见的了解就可以了。 以下几种大家应该熟悉的: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高中阶段应了解博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拟人、拟物),排比,设问,反问。

2、表现手法较多,较复杂,下面都是常见的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对比、衬托、抑扬、前后照应、正面侧面描写、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另外还有不少,譬如渲染、动静、创设意境、用典等。由于分类众多,笔者未作深入研究,不敢妄说,仅就常见的说一下。

3、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伏笔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倒叙、插叙等

4、常见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1)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某种情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对比手法:将两样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放在一起进行对照,以凸显某一事物或某一方面的特征。

作用: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3)衬托手法:侧面衬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环境衬托,恰当的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特别是为揭示人物的思想提供了一个相应的场景。有正衬与反衬两种

作用:突出主要人物的X特征。

(4)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

作用: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5)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指文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

作用:内容上前后照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6)悬念伏笔:指作者在展开故事情节、安排矛盾冲突时将作品后面要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先行提出或预作暗示不断造成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情关切的心理状态的一种手法,为将要出现的人物性格、命运变化或事件发展作出一种预示。

其作用在于加强剧情前后之间的必然联系,使后面出现的重要情节不致突兀,以取得结构严谨、情节发展合理的艺术效果。

(7)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

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8)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9)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10)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11)正侧描写相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12)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13)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14)直抒胸臆:即景抒怀,表达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所产生的富有哲理性的思想。

(15)渲染:对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

(16)动静结合: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17)白描就是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

作用:让被描写的对象主体突出,简洁明了,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和再创造空间。

三、考查形式

典式:【甲】【乙】两文都运用了ΧΧ手法,试各举一例,简述其作用。

变式:1.第一段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这句话运用的是何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考点十二 开放性阅读试题

这类试题实际就是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或重要句子的感悟能力。要求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阅读与学习方法、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开放性试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要求根据选文材料谈看法、感受和启示;一般情况下,这种题目要针对文章的主题来理解。

②结合实际阐述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者是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情况,从正面看待问题。

③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说;先谈这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然后再说自己对他的看法。

④根据生活、学习经验,判断优劣,对选文材料谈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一定面面俱到,可以从某一个方面进入。

⑤联系实际对文中说明的现象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设想;注意措施的可行性。

⑥调动知识的积累,考查选文材料由内向外的延伸和课本外与内的联系;还有学科间的整合知识。

⑦发挥联想、想像补写有关内容;

⑧对文中的艺术手法或美点进行赏析。先写出自己对文中的哪个方面比较欣赏,然后按照赏析的基本步骤进行。

⑨要求仿照文中的有关句子的修辞手法、句式,仿写一句话,要求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形式上一致。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课件(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方法和技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1912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