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起兵时,只有很小的一块地盘,而且实力也不是最强的,但他很懂得寻找根据地,从起兵的第一天起就盯住了长安。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杨坚建立隋朝后,最初定都在汉长安城。但当时的长安破败狭小,水污染严重,于是决定在东南方向的龙首原南坡另建一座新城。开皇二年(582年)起,在宇文恺的主持下,仅用九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建成了宫城和皇城。之后,隋王朝迁至新都,因为隋文帝早年曾被封为大兴公,便以“大兴”命名。杨广继位后,陆续开凿南北大运河,以水路连接大兴城。又动用十余万人在宫城和皇城以外建造了外郭城,城市的总体格局至此基本形成。这里人口多,山势险,加上有钱有兵,以及有不少良将。
那么,李渊为何敢打大隋国都的主意?主要还是看清当时农民起义拖垮了隋朝统治,牵制隋军大量兵力,使统治集团无力西顾,关中空虚,不能和新兴的李渊集团抗衡。在攻取长安的过程中,李渊父子巧妙运用战术,如与关东李密联合,拖住隋军,使其无暇西顾,入关后随即屯兵潼关,阻住隋朝援军。此外,攻打河东与进军长安同时进行,一举解决后顾之忧。长安失陷后,屈突通看到隋朝大势已去,开城投降了李渊。加上李唐大军途中秋毫无犯,得到关中地主阶级支持,阻力大为减少,因而能够自太原起兵到攻克长安,只有短短的五个月时间。
之后,更是趁势进军关中。关中指中国陕西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约五百米,又称关中平原,其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向南则是陕南山地、秦巴山脉,为陕西的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地区,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再加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使关中成为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加上关中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史记》中称其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和“四塞之国”。
可以说,谁拥有这里,谁就拥有了建立国家,号令天下的基础。
其实,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趁主要对手立足未稳,根基未稳时就消灭他。
别小看出身,你看曹操,当时汉朝已深入民心,众人皆有匡扶汉室之心,故曹操不敢轻举妄动,只能挟天子令诸侯,因而心向汉室之士以之为贼臣。加上他没能趁刘琮携荆州投降之势,横扫对手,导致刘备和孙权逐渐坐大,等根据地稳固了,再想改变三国割据就难了。当然也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如赤壁之战曹操胜了,很可能也就统一了。
不过,两人也有相同之处:刚开始时,谁也不敢称帝。曹操不是不能称帝,他是不愿称帝;而李渊攻克长安后也没有立即称帝,先立了个傀儡皇帝,等根基稳固后才称帝。
因此,李渊攻克长安后,更增加了他的声望和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