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作者林逋,字君复,据记载林逋性格孤高,不喜功名,结庐杭州西湖孤山,隐居终老。当时许多人劝林逋去谋个功名,都被他婉言相谢,并告知曰:”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林逋少年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成人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孤山。《宋史·隐逸传》中记载其”性恬好古,弗趋荣利”。
他是一个真隐士。他终生不入仕途,也终身未有娶妻,养鹤种梅是他一生乐趣,自称是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他四十余岁时候就开始了真正隐居生活,据史料记载,林逋隐居杭州孤山之后”二十年足不及城市”。他每日泛舟湖面往来于西湖诸寺,与高僧诗友往来,青山绿水相伴,种梅读书写诗,悉心养鹤。
据说,他在孤山种了三百多株梅花,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出售梅花、梅子,一点一滴地赚取生活所必需的柴米油盐、粗布麻衣。
他也爱写诗,奇怪的是,他写完之后,就把纸揉成团,扔掉了。别人见了,觉得可惜,说:”你写得一手好诗,为什么不留下来,结成集,留传后世呢?”林逋说:”我隐居在这里,活着的时候不求出名,死后还要什么名?”他流传下来的三百多首诗,都是别人偷着记下来的。
林逋临终前望着自己亲手种植的满山梅林说:”二十年来,享尔之清供,已足矣”。面对”鹤子”,他深情抚摸”我欲别去,南山之南,北山之北,任汝往还可也。”鹤也知伤心欲绝,悲鸣泣血,不忍离去。后来”鹤冢”就卧在主人墓旁。林逋去世后,宋仁宗赐谥号为”和靖”,因而,后世亦称林逋为”和靖先生”。
林逋去世之后,白鹤围着他的坟墓悲鸣三天三夜后,也绝食而死,孤山上的梅树都二度重开。《西湖梦寻》中说,南宋灭亡后,曾有盗墓贼以为林逋是大名士,必有许多陪葬宝物,但他们挖开林逋的坟墓,竟只找到一方端砚和一支玉簪,令其大失所望。
诗人做到此般境地,如此一来是人的品格就与美化的品格相对应起来,达成了此诗”花人和一”完美和谐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