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上自天文,下至经史、诸子百家,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接下来小编为你梳理《三字经》蕴含传统文化及哲理。
①: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邻里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母断机”充分诠释了父母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引导的重要性。孟母姓仉氏,是孟子的母亲。丈夫死后,和儿子孟子生活在一-起,为了教.育儿子曾经三次搬家(见孟母三迁)。到孟子年龄大-一点,放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孟母问他:“读书学习是为了什么?”孟子说:“为了自己。”孟母非常气愤,用刀砍断织布机,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砍断这织布机。”孟子感到害怕,每天勤学苦读,后来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②: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五子登科”: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记取祖训,教导儿子们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结果,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窦禹钧本人也享受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当朝太师冯道还特地写了首诗:“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③: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黄香温席”,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是江夏人。当时年正好九岁,很懂事,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好好睡:至于到了寒冷的冬天,就亲自用自己的身体使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温暖,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④:“人遗子,金满籝。我教子,惟一经”
告诉我们:有的人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钱财产,有的人留给后代儿孙的却是做人的道理和学习本领的方法,后者才能使子孙后代成为有所作为的人。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浪费大好时光的人,总是一事无成。
从《三字经》的教化效果看,它引领千千万万的人立志刻苦学习,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但客观辩证地看,这部书创作的时代背景,未能完全满足或服务当下学育和社会需要,毕竟典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才能流传至今,自然有存在的道理,吸取其中的精华摒弃其糟粕,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