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酒,你第一个想到的人一定是李白,众所周知古代文人中嗜酒者甚多,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个个爱酒,且都饮酒而诗兴大发,创作出不朽之作。
可是作为女子,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爱酒之深,亦不甘落后。她的大部分词中都充满浓郁的酒香,有的淡饮,有的浓醉,她用诗情伴着酒香,让宋词也醉了!
这一年,她仅有十六岁,来到汴京不久,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不由得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蝶恋花》: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勖创作,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一个待字闺中且有文化的女子,到郊野游玩,还喝得大醉,这在今天也是不多见的,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为稀罕了。李清照就是这样一个纯洁天真、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奇女子。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常记,时常记起,常常难忘。一个“常”字,表明这件往事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时常引起她的回忆。
溪亭,临水的亭台。她在这里一边欣赏郊野的景色,一边喝酒,喝得醉醺醺的, “沉醉”,是醉得很深的意思,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已经到了不认识回家路途的程度了,同时也传达出自己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地游赏。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尽兴以后大家乘着夜色赶快掉转船头,却不料走错了路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
兴尽,尽了兴致。在玩赏的兴致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之后,天色已晚,才上了去时所乘的小船,掉转船头,往回走。
回舟,乘船而回。误入,不小心进入。这时,沉醉的“后果”产生了。由于天色黯淡,特别是醉眼模糊,辨认不清归路,她把船划进了一片密集的荷花丛中,彼时,她的心慌意乱是可想而知的了。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怎么出去呢?怎么出去呢?叽喳声惊叫声划船声惊起了一滩鸣鹭。
“争渡”即“怎渡”,怎么样才能划出荷塘?怎么样才能回家?“争渡,争渡”,重复一遍,就突出了泛舟人焦急的心情。
正是由于“ 争渡”,她想必是胡乱地划动着小船,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滩边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小词戛然而止。
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小令用词简练,生动而传神,剪裁得恰到好处,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