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点燃燃气灶,灶火腾腾时;或者把玩手中的打火机、火柴时有没有想过在漫长的历史中,古人是怎么样取火为薪的呢?
其实老式的燧石打火机它的原理和古人后期的以石敲火法同出一辙。
钻木取火
古人的对火的概念最早来自雷击木着火,刚开始尝试着在固定位置埋上一堆火炭,保留火种,需要时去火堆处引火。后来才慢慢领悟到钻木取火的方法。
中国神话中有三皇五帝,其中之一就是燧人氏。就是因为纪念他发明钻木取火法,为人类带来光明和火种,改变人类茹毛饮血的陋习,把人类带入文明时代。
燧人氏发明的是钻木取火,也是人类最早的取火方式。这种方式从远古到周朝一直到唐朝都还在使用。
周代的取火所钻之木,一年中根据不同季节,还要随时改变。《周礼·月令》规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枣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树,冬天用槐檀,这叫’改火’或’更火’。古人认为:只有让木头的颜色,与四时相配,才能得火。造成了每逢换季之时,就要改换新火,重新钻木。到了南朝,才慢慢取消’更火’这一莫名其妙的改木风俗。
唐杜甫《清明诗》曰:’旅雁上云归此塞,家人钻火用青枫。’青枫是枫木,用于春日取火。崔元翰诗:’操舟众工立禁岸,湿橹钻火磨星红。’连湿的木橹也可出火,说明更木不是必需。
唐代时每逢寒食节,有禁火而寒食的习俗。这样每年保存下来的火种就会熄灭。过了清明后,又得重新钻木取火。所以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节要举行隆重的赐火仪式,采集新火,再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示对臣民的宠爱。(是不是有点奥利匹克采集圣火的意味)
金燧取火
钻木取火肯定不方便,所以大约在周朝,就已经出现了金燧,也叫阳燧,即利用太阳光取火。把金锡磨光做成凹镜,当艳阳晴天之时,在阳光底下,用凹镜聚集阳光,同时在凹镜中央放上艾绒之物,轻轻一吹极易起火。其后春秋战国一直至汉代,也多用金燧。
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用凹面铜镜置在太阳下,其光都聚向内。在离镜一二寸处,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触物即着火。(好像今天的太阳灶)
古人出门,往往是“左佩金燧,内佩木燧”。这样,有太阳就以金燧取火,没有太阳则以木燧取火。(非常耗时耗力)
以石敲火
到了魏晋朝,人们发现有些矿石互相击打,很容易产生大的火花。于是慢慢有了以石敲火的方法了。敲石所发的火,叫’石火’。
潘岳诗:’烦如敲石火’。电光石火就是形容短短刹那间。唐.柳宗元诗:’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白居易诗:’深炉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都明确记载当时的以石敲火法,这种方法往往被用于外出行商和军队之中。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铁片与石相撞,下面在放着’火绒’,当火星落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取灯’接引。火绒,是艾草或者碎纸,浸泡硝水后烘干制成,揉软成细丝,极易起火。或者叫’取灯’,北方也叫’发烛’,用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状,长五六寸,涂硫磺于首,遇火即燃,用以发火。在南方,发烛则用松木薄片或杉木薄片制成。
火镰+火寸
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后,必须有引燃物配合,所以’发烛’、’火寸’等助燃物的行业就逐步发展起来。高士奇《天禄识余》中记载:’杭人刻松木为小片,其薄似纸,溶硫磺涂木片头,作为接火之用。’宋时,民间劈小杉条,并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为’引光奴’。后来一些以此为业者,则呼之为’火寸’。
宋代出现了石火的升级版:火镰,就是以石敲火法的那块敲击的铁片。作成斧状,镶嵌玉石,雕刻祥云花朵,成为了古代的打火机奢侈品。
另类的火折子
南北朝有宫女发明了大受欢迎的“火折子”。把易燃的纸张卷起来点然后扣在小竹筒内,使它慢慢燃烧,一旦需要明火,就打开盖子,用嘴吹起,纸张就会复燃,产生明火。很多古典侠客电影中经常会见到火折子轻轻一晃,某侠客或者杀手盗取重要物证书信等镜头。后期的火折子多采用硫磺、硝石和松香制作,携带方便,被大量采用于军队之中。
火柴和打火机
清同治年间,火柴开始出现。因来自国外,又叫洋火,民间叫自来火。
然后开始出现煤油打火机,到现代社会也有一部分复古爱好者在使用。
现代最新款的电池打火机才是利用放电的电弧来点燃气体产生火苗的,这个和燃气灶取火方式是一样的,都需要内装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