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字达夫,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气势奔放,雄健飘逸,洋溢着盛唐气象。高适的边塞诗主要以反映边塞生活,和抒发戍边之志、思乡之情为主。虽然高适的边塞诗多展现出苍茫的诗境,但是并没有凄凉之意,这在边塞诗中别具一格。譬如他的一首经典诗作《塞上听吹笛》。
《塞上听吹笛》是高适就任哥舒翰幕府期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主要通过对塞外风光的描写,体现了边塞生活中平静的一面。其中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更深被高适巧妙的安排进了景色中,构成了一幅苍茫却又委婉动人的画面。下面我们便来一起看看高适的这首《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戌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首句“雪净胡天牧马还”,即冰雪已经消融,傍晚时分,边塞的战士们牧马归来。“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因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故在春天冰雪消融后进行牧马活动。次句“月明羌笛戌楼间。”即到了晚上月亮升起的时候,戌楼间便回荡起悠扬的羌笛声。这两句诗所营造的气氛,也是边塞诗中并不多见的宁静气氛。
第三句“借问梅花何处落?”中的“梅花何处落”则是双关语。这里的梅花并不是真的梅花,而是诗人虚构出来的意境,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上句中羌笛吹奏的曲子是《梅花落》,一语双关。《梅花落》原本是汉乐府横吹曲,在诗歌作品中常被用来表达离情。
因此这首诗中在戌楼间回荡的羌笛声,仿佛吹奏的不是《梅花落》,而是随风飞舞的落梅花瓣。那么这饱含着离情的梅花花瓣究竟要飘向何地呢?第四句“风吹一夜满关山”,即笛声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关山”泛指关隘山岭,这里也有突出边塞环境苍茫之意。
高适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可谓精妙绝伦,它的意境和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相似。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梅花”也落遍关山,意境十分动人。同时这里高适也将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出来。仿佛那随风飞舞的片片梅花,便饱含着戍边战士的思乡之情,飞向远方的家乡。
综观高适的这首诗,在苍茫又清澄的夜境里,诗人起用了离情,却并不低沉。高适当年曾多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于他来说,应是有着边塞情怀。高适也有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所以这首诗才能看起来感而不伤。除此之外,也有战士的戍边之志蕴含其中。细细品读,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