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浣溪沙·端午》赏析(苏轼写的《浣溪沙.端午》)

浣溪沙·端午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端午》赏析(苏轼写的《浣溪沙.端午》)

 

这首诗,是宋朝著名诗人苏轼所著。通过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来反应社会繁荣、民生稳定的一种表达方式。苏轼在诗中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和神态,用“透碧”、“浴芳兰”等词语,完美的描述了女性的魅力,下篇则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的美好场景,令人遐想连连,一副美女开开心心过端午的美景跃然纸上。

苏轼,号“东坡先生”,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又字和仲,四川眉川人,和他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被人称为“三苏”,一家子大文豪啊,苏轼的作品多以大气、唯美为代表作,可以说苏轼在文学界的历史地位,是最接近李白的文豪之一。也有人把这爷儿三和三国时期的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相提并论,成为了一段佳话。

苏轼《浣溪沙·端午》赏析(苏轼写的《浣溪沙.端午》)

 

苏轼从小生长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父亲苏洵文化造诣很高,对苏轼早起世界观的建立,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当然,这里边也少不了基因的因素。苏轼21岁的时候,老爹带着苏轼和苏辙进京赶考,当时的主官是欧阳修,见到苏轼的文章,惊为天人,被文章里的豪气所折服,还说出了这样的话:“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欧阳修那是什么人物,当时在京城文化领域相当于近代老舍的地位,听他这么一说,苏轼顿时在京城就火了,本来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传来母亲病故的消息,所以当时苏轼没有立刻就飞上枝头变凤凰,而是回家守孝,一守就是三年。

苏轼《浣溪沙·端午》赏析(苏轼写的《浣溪沙.端午》)

 

守孝结束之后,苏轼还是顺利踏上了仕途,一路还算顺利吧,但是就在他蓄力准备展现自我价值的时候,老爹病故,苏轼送老爹灵柩回故里,一守又是三年。经过父亲和母亲的过世,其实对苏轼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尤其是苏洵老爷子的病故,让一直有些狂傲的苏轼收到了很大的打击。等他再度回到朝堂,也已过而立之年,曾经年少的浮华也早已褪去,一心就想为国家做点事,所以当国家在面临水患的时候,苏轼挺身而出,成为了一代治水名臣。

苏轼《浣溪沙·端午》赏析(苏轼写的《浣溪沙.端午》)

 

然而这时候他遇到了一生之中纠缠最深的人——王安石,王安石新任宰相,大举变法大旗,全国上下都轰轰烈烈的走向了一场未知的运动和动荡之中,苏轼对王安石变法颇有意见,就上书皇帝,陈列王安石变法中诸多的不足,但是咱们想想,王安石刚当上宰相,那肯定是皇帝的受益啊,从史书上我们也可以看到,那神宗和王安石堪称最佳CP,你苏轼没有眼力见儿,跟主流社会叫板,下场只有一个,被贬,外派。

苏轼《浣溪沙·端午》赏析(苏轼写的《浣溪沙.端午》)

 

苏轼就这样一个暴脾气,在此后的岁月中,在官场山可以说是三起三落,甚至因为“乌台诗案”查点掉了脑袋,幸亏当时已经退休的王安石为他说了句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神宗看在王安石的面子上才饶了苏轼不死。后来徽宗上位,苏轼这暴脾气,在朝堂里也是郁郁不得志,晚年甚至被流放到海南儋州。那在当时流放海南,也就比杀头轻一点的罪了。当时海南岛一片荒芜,人口有限,从没有人进士及第。苏轼来到这里以后,倒是很享受,一个是岁数到那了,另一个原离朝堂的繁杂,落一个清净,再加上很多学子,听闻苏轼在儋州,都不远万里前来求教,老年人嘛,被人尊重滴感觉还是很享受的,所以他也曾说过:“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可见老苏脾气虽然有点暴躁,但也是一个心胸宽阔的人,既来之则安之,把儋州当成了第二故乡。也许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那么多美好的著作,流芳千苦吧!

苏轼《浣溪沙·端午》赏析(苏轼写的《浣溪沙.端午》)

 

PS:端午节来临之际,因为工作原因回不了家,要去儋州出差,这也算是我对“东坡先生”的一种致敬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05815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