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酒文化(古诗词中的酒)

2018年哈尔滨三中王林同学的高考作文获得了满分。这篇文章没有一个酒字,却把酒描写的出神入化。文章中写到:液体之火,让你若醉若醒,飘飘欲仙。让天地颠倒,让世界旋转,醉了柳林,狂了诗仙,张扬的曹孟德书写了《鸿门宴》。湿了清明杏花雨,瘦了海棠李亦安……短短几百字写尽了酒的意向。

古诗词中的酒文化(古诗词中的酒)

在古代,诗人们更是喜欢酒,或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践行或书写人生,感叹现实。他们用那醇醇的酒香,熏染着浓情的诗句飘散在千百年的沧桑岁月里。

古诗词中的酒文化(古诗词中的酒)

中华民族自古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祭天地要用酒,祭祖宗要用酒,庆丰收胜利要用酒,迎宾客交朋友要用酒,婚丧嫁娶,日常宴乐更离不开酒。我国古代的不少诗人都精心于诗歌酒意向的创作,极大的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酒香。

古诗词中的酒文化(古诗词中的酒)

借酒抒情篇

自古文人墨客,千客骚人,多半好酒,演绎千古传奇。我国古代就有“李白斗酒诗百篇。”他们因酒而兴致勃发,借美酒浇出绚丽的诗篇。

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在浅斟慢饮中欣赏农村的风貌。陆游的《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一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农家人的憨厚,淳朴和无私。“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写出了李清照生活的无忧无虑。李白在《将进酒》中这样抒发自己的情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古诗词中的酒文化(古诗词中的酒)

借酒解愁篇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仙李白仕途坎坷,官场失意,现实中他常常借酒消愁。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酒气冲天,怒发冲冠的形象。“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道出了李白的孤单和寂寞。“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写出了自己内心的纠结与郁闷。还有苏轼的《水调歌头.把酒问青天》“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诗人望月举杯,表达出了对亲人的无限怀念。还有柳永在《雨霖霖》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了无尽的离愁别绪。

古诗词中的酒文化(古诗词中的酒)

借酒离情别绪篇

与亲友,恋人到离别,心中满是无尽的不舍,只好借酒,以抒发离别之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的诗句,语言朴实生动,形象写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是诗人曾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的践行宴上的场面。

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最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饮,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

古诗词中的酒文化(古诗词中的酒)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在这两句诗中说,自己愁绪满怀,无法派遣只好借酒浇愁,其实酒又何尝能真的浇愁,结果又反而化作了思乡的眼泪。

总而言之,在古诗词中“酒”的意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展示了我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全部底蕴,以及对生命的理解。

读古诗,诵经典,感悟经典诗词中的博大精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0590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