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未曾与明月相伴了,不免有些想念,不知哪年哪月在陌上花开蝴蝶飞的季节与月亮相逢。
中秋佳节,月光倾泻,万物静宁。倦鸟归林,树影婆娑,偶尔会听到几声蛙鸣,划破寂寥的夜空。星空之下,万物像是披上一层薄如蝉翼的纱,愈加朦胧,愈加神秘。我想,诗人舒婷、顾城倘若见到此景,定会留下墨香在指间的。
我没有舒婷的诗情,但可在这静谧中寻觅一方闲适,赏月话缠绵,拜月求多福。明月临空,必有繁星如同眼睛,又如宝石缀满苍穹,增加些许空灵之美。幸运的是,在山城版的“星月神话”里,看到的是众星捧月,貌似嫦娥领着广寒宫的裙带飘飞的仙子们正围着一位美男子,演绎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的羡慕……
她们身处广寒宫,俯察人世间曾经缠绵许久的爱情:“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足下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平等独立而又相互尊重、同甘共苦又相依相伴的团圆。于嫦娥而言,犹如天上的那一抹绚丽的虹。
或许因我久居深山,习惯了仰望月光的凝眉和琴心温婉的岁月,但凡得空就愿意静下心来,一丝不苟地剔除烦躁和浮华,领略静美的奇妙所在。仰头,一轮明月,或圆或缺,总是笑弯了眉和眼,静观世间冷暖,淡看聚散离合。月儿,不论初一或十五,依旧容颜不改、痴情不变。
纵观岁月,发现悄然改变的只是记录划过流年的数字,永远改变不了的是月亮的静美姿态和宽阔的胸怀。它容天下之事,看天下之象。
史籍《周礼》中早有“中秋”一词出现。中秋起源于上古时代,定型于唐朝初年,流行于宋代。时至今日,已是民间重大节日之一:盼归人,寄思情,祈丰收,求幸福!
中秋赏月,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情。是日,把心爱的茶具搬到小院子中央,与小案桌上的核桃、板栗、石榴、月饼共浴月光。月光下,慢品香茗,幽香沁入心脾;品尝秋果,唇齿留香,气味浓淡相宜。各种香气环绕的惬意,我无法言表,只觉浑身畅快、毛孔舒展,妙不可言。微风过处,那才叫一个好!斜倚在藤椅里,慢摇着,享受月光里的恬美静安。想必早已忘却了案几上还有一阕未填完的清词,将那曾经缠绵在春水里的潋滟抛至九霄云外了。中秋赏月,是一种涵养、一种境界、一种气质、一种优雅、一种从容。
中秋赏月,是一个家人团圆的最佳时节。远走他乡、进城求学、留守家乡……一家老少,各有忙碌,已然走过春夏,时至仲秋,瓜果飘香,“秋收”之季,家人团圆最适宜。南来北往,东奔西走,就为了一场聚首。桌圆、果圆、饼圆、月圆,人圆,团团圆圆,圆圆满满。了却了家人对离人的长长牵挂,连结了离人对家人的无限惦念……
闲适的风趣,自然只有懂的人晓得其中的妙处。无需参禅诵经,无需祈求上苍,只要心中有爱,自然会和静谧的月光融合。和温情脉脉的水乡融合,和风花雪月的日子融合。重叠梦幻,顺着心曲,穿越唐风宋雨,落到这个中秋月夜。
无悔的爱,爱月夜,爱月光,爱团圆。
月,魂清骨净,自在逍遥。北城江南五彩池里的几朵彩莲上的清露,不是天上的虹,是沉淀了浮躁的琼浆玉液,乃人间精品。
南方江南城市里披星戴月的影子,不是过客,是家人心里最远又最近的念想,乃人间真情。
今夜,月色正浓,积淀的能量正足。团圆之时,兴致正酣,话题渐多:事业、爱情,还有家长里短,不嫌絮叨,享受团圆的快意,令“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心生羡慕,不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是期盼明朝“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明月千里寄相思,中秋佳节盼团圆。夜静幽香的中秋,我们拥有同一片天,同一轮月,同一个见证,同一个愿望:梦圆、心圆、月更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