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老的诗歌,当今的回响。
我觉得中华文化最迷人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可以随时吟咏几千年前的诗词歌赋。那些往圣先贤遥远的心声随时可以在现代人的心中泛起涟漪。
当我们吟咏它们,再向后数千年,也有人听见我们心灵的回响。
这个栏目就记一些我对于诗词歌赋的随感。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一
这首诗实在太著名了。
因为这首诗,红豆变成了千百年来男男女女寄托相思的绝佳载体,谈情不说相思子,写遍情诗也枉然。
那么它为何写得好?首先它是一首咏物的名篇,“观物微”而“托兴远”,语言清新,诗意又是那么的含蓄婉转,虽不言情而情在其中矣。
王维的诗许多是这样,语言朴素无华,一派自然,但其言浅意深,又是超乎大部分诗人之外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句话初听下来似乎和古天乐的颜值一样平平无奇,而且若非中国人,想必真的不会认为它写得多好。不就是南边长着红豆,春天啊,不知道新长了多少枝丫,平平无奇嘛。
还有“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更别提了,太土了。平铺直叙,说的就是你要多采点红豆哦,这个东西啊,很能寄托相思。
要是有歪果仁读这首诗,他们没有经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想必是会觉得它寡淡无味。好比我们去读那些翻译腔,也是一样别扭的。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样地,汝果欲读诗,功夫在诗外。
怎么可以只读诗句呢?诗是心灵的弦外之音。须在弦外,方能知音。
二
只看字句,便不得诗意了。
中国古诗的许多意象,都不仅仅是字句所能概括,它们是中国人集体的美学潜意识,在于心与物、心与心的共识。
比如讲杨柳,所有人心中涌起的依依惜别,那是千千万万离别者的黯然销魂。
比如讲美酒,所有人心中涌起的如痴如醉,那是千千万万举杯者狂歌痛饮的飘飘欲仙。
比如讲明月,所有人心中涌起的悲欢离合,那是千千万万举头望明月之人内心的阴晴圆缺。
……
每吟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就有一根柳条被人攀折。
每吟一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有一棵茱萸幸免于难。
每吟一句“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就有一大把菊花惨遭毒手。
……
如是等等,正是自古以来的一个个真实的生活,那些真实不虚的片段,忽忽在刹那之间,化为诗人笔下的灵犀一点,成为一首简短的小诗。
然后你说,只读这二十个字,就想了解这首诗的全部?不应当。
比如这首《相思》,不了解王维的生平,不了解李龟年的生平,不了解南国的红豆传说,真的能读懂它吗?
何况许多人,甚至读不出这首诗本身的语言之美。
三
说到今日。
许多人对古诗抱着一种原汁原味的执念,以为今天没有诗意,古代的才叫诗意。或者说,古代的才是好诗意,现在的诗意起码没那么好。
进而鄙视新诗,认为不成体统,只是把一句话多换几行来装文艺。有些批评固然不错,有些则是太过迷信古诗了。
古诗中有写得好的,比如《相思》这种,但也有写得很差,味同嚼蜡的。新诗中固然有写得支离破碎的,但也有很好地传承了诗意的作品。
再者说,新时代会有新的诗意。它们不是靠一遍遍回味古代先辈们的足迹,而应该是靠我们自己去体悟,去落笔,去发扬。今人何必不如古,诗意岂可分古今?
再过一千年,后人们也会纪念现在你和基友打的某一把王者荣耀,说你替基友挡技能的那一瞬间简直感天动地,堪比管鲍之交。
那时候,正如我们现在读“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感觉到其中蕴含的那种缱绻之情,绵绵不尽的相思,以及寄托了无数男女对天长地久的希冀。
后人们也会感慨——
从前快
一秒钟只够点赞一个人的朋友圈
外卖,快递,游戏都快
一个课间够打两把农药
从前的基友情变得纯粹
每天为了陪对方上分
迟迟不睡
你说赢一把再睡?
基友就懂了
不了解这个时代的人,想必也读不懂它的弦外之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