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五章(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天与地是不讲仁爱的,包含了自然界当中万物平等的思想,它们将万物视如草芥–草扎的祭祀用的狗,任其生灭存毁。这是一种极度理性的表达,不带任何感性色彩,影射到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敢正视的事实就是在处理事情中时时刻刻都掺杂着各种情感。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读此处感觉不舒服的人很多,说明圣人是异于凡人,多数人还是凡人。

把天地比喻成橐龠,别开生面。这是形象思维,风箱中什么都没有,却吹出了无尽的大风,使炉火熊熊,使温度升高,使烂铁成钢成器。他从中悟出了无的伟力。其实橐龠那里不是无,而是空气大大地有。

人身是一个小天地。也是“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亦应该效法天地,以修炼性命。自然无为,精神内守。

 

道德经 第五章(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

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注释】

刍狗:古时用草禾捆扎的狗,用于祭祀。

橐龠:风箱。

屈:竭、尽。

道德经 第五章(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及译文)

【译文】

天地施化无所谓仁慈,它平等的对待万物,使其自然生灭。圣人也是无所谓仁慈的,听任百姓自然生息。天地之间,不正和风箱一样吗?静止的时候,他只是一个空虚的世界,一旦运动起来,越推拉,它的风越多。多说话的人必招来祸患,不如守德于中,育养精、气、神为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17165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