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行路难》赏析
作者:笃志堂主
为什么选这首诗呢?主要是想表达我对李白的一点个人见解,那就是:尽管李白一生潇洒飘逸,豪迈超脱,寄情山水,修仙问道,但是,真正耿耿于怀、至死不灭的理想仍然是大济苍生,所谓的修行练道,只是想走一条“终南捷径”而已。李白一生可谓是成于“终南捷径”而终老于“终南迷径”。李白以其悲壮的雄浑的人生轨迹再次验证了浪漫主义的书生气是不合于现实的。李白从亲伺皇帝、比肩将相的位置被放归山林,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怎样的一个打击?这是一个生死轮回的大劫,可是李白只是四顾茫然而已,竟然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如此阔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庙堂再大也容纳不下,唯有广袤的时空和不尽的历史可以容下如此的气概。所以李隆基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开元盛世”,更为我们留下了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这是盛唐气象中独特的一景。试想:如果李隆基把李白留在身边,李白始终只是一个弄臣,他终将屈服于官场、屈服于世俗,从而湮灭一生、泯然众人矣。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的这首《行路难》是组诗,从内容推算, 应该是写在天宝三年(公元774年)李白被李林甫、杨国忠排挤离开长安的时候写的。《行路难》是《乐府》集杂曲,本为汉代歌谣,内容多是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意。诗人入长安而不断遭到李林甫等权贵排挤谗谄的时候虽因理想不得实现而悲愤万端,但仍没有失去进取的信心,全诗的思路紧紧围绕主观和客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展开,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复杂变化。这首诗共十四句八十二字,在七言歌行中属短篇。但诗中跌宕起伏的感情,跳跃奔放的思维以及高昂激越的气势,集中的表现了李白的悲愤与达观,追求与幻灭,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最终的乐观战胜悲观、入世战胜出世的结语充分体现了他浪漫主义的积极人生观,也使之成为后人称颂的千古名句。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每一段的前一部分都侧重写客观现实,后一部分侧重写自己的主观感情,表现对理想的追求。做为一首抒情之作,本诗主要是通过意象组合,构成可感的诗歌形象来表情达意。因此揭示诗歌意象与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理解诗歌主旨的基本途径。
诗从叙事入手,前四句写自己面对美酒佳肴而无心豪饮的情景,这个酒会可能是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而设的为他饯行的盛宴,然而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李白却只能“停杯投箸”,“拔剑四顾”,满目茫然。一个浪漫豪放的“都就是百篇”的酒仙,一个“嗜酒见天真”诗人,如果在平时,一定是“会需一饮三百杯”的,而今日面对“玉盘金樽”却拔剑四顾,摆出了冯谖弹铗的姿态,足见其希望与失望相交织的极端痛苦之情。这四句是一幅完整的画面,描绘抒情主人公面对美酒佳肴投箸茫然的情景,是一种感情的积郁的结果:“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对着金光璀璨的酒杯、价值十千的好酒以及无比珍贵的菜肴却无心下筷子,拔剑四顾,心绪茫然。
尤其是前两句写朋友们为李白送行的场面,让人感觉似乎是—个欢乐的宴会。《汉武内传》载“西王母降帝宫,命侍女以玉盘盛桃七枚呈”,《晋书·何曾传》有“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作者用“玉盘”和“直万钱”两个典故来夸张宴会如仙似幻的豪奢,但紧接着的“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对比,显示出诗人感情波涛的汹涌激荡。悲愤心情使他食不下咽,丰盛的酒宴消解不了因为在朝廷得不到重用、实现不了自己雄伟的抱负而失意的苦闷。这四句诗表露出来的激愤之情,大有石破天惊之势。由于诗人的感情是通过对行为的描写表现的,行为表现是通过描写细节反映出来的,所以这四句不仅使人感受到诗人的情绪,还仿佛看到了他被苦闷煎熬的神态,大大加强了诗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其栩栩如生的灵动感也就凸现出来了。诗人用夸张的笔墨使人从反面起兴,以此烘托自己内心若有所失的茫然,反衬出内心悲愤之深。第三句用重叠的两个动作:“停杯”、“投箸”的细节描写来含蓄的表现内心的愤激之情。第四句承上抒写激动之情,排列出三种情态,“拔剑”、“四顾”、“心茫然”,都可谓是浓墨重彩,把愤激之情勾勒得异常醒目,给人强烈而深刻的印象。这四句显然受到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诗句的影响,但已超迈脱拔,带有个性的跳达,从愤懑情绪发端,倾泻而出,很有气势,却不以发泄苦闷为目的,而是为结语表达豪迈的理想做铺垫。李白非常佩服南朝元嘉诗人鲍照,受其影响颇深,但是宏大的气魄和激越的才情使其超脱鲍照,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那么,诗人的愁苦从何而来呢?接下来的诗句就写情绪产生的根源,落到行路难本题。
我们看中间的四句是诗的第二部分,釆用比兴象征手法,运用多种意象,形象的传达出失望与希望的内心矛盾。开头是用现实中的险山恶水、冰天雪地,暗示当时自己处境的艰难和政治道路的坎坷。如果说第一部分四句是白描笔法,那么这两句则转用比兴:“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正面写行路之难,生动地表现了他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想要渡过黄河可寒冰堵塞了河流,想要登上太行山,大雪却封住了道路。以写景暗示了在朝廷处处受压抑、受打击的状况,想施展才华却寸步难行。这两句用来比喻世路坎坷、举步维艰的情况,生动形象、栩栩如生。鲍照在《舞鹤赋》有一个名句:“严严苦雾,皎皎悲泉。冰塞长川,雪满群山”。李白这两句用词同鲍句相近,但鲍句只是写景,李白则用为比兴,别抒怀抱,气象更阔大,意境更深沉。诗的表面意思是欲渡黄河而坚冰堵塞,将登太行而大雪封山,而真正的用意,却是借山川的阻碍象征仕途上的艰难险阻。在盛唐广阔的政治舞台上竟没有自己半点用武之地,诗人瞻望理想,怎么能不为之茫然呢?
那么诗人会就此止步不前吗?作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豪迈不屈的性格。“拔剑四顾”依然是不甘消沉。由于现实的险阻,他试图通过“垂钓”、“乘舟”的悠闲隐居生活,来寻找新的机遇。“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就是继续追求的表现。从字面上看“垂钓”、“乘舟”是一种途穷归隐、悠闲自得的生活,实际上这两句是暗用两个典故,表现诗人内心的追求。一是姜太公吕尚曾经隐居在磻溪边钓鱼,后得遇文王被征为太师,又帮周武王取得了天下。另—个典故是伊尹受命商汤之前,原不过是个耕田的农夫,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边穿过,后来果然受到商汤的赏识,并帮汤取得了天下。那么李白感觉自己虽遭压抑冷落,但满腹经纶使他仍然心存希冀。李白在心境茫然之中,仍然以吕尚、伊尹自比。梦寐以求的是像他们那样受命于贤君明主,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吕尚、伊尹开始并不顺利,但在人生的晚景里最终成了大有作为的历史人物,这两个人物给了李白以信心,也使他万分不平。为什么自己就没有这样的幸运,自己的出路在哪里呢?用此典故显示出诗人仍然不能忘记现实,他还是盼望能找到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遇到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终南捷径”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雄伟抱负。在这四句中,李白的希望与失望,抑郁与追求急剧交替变化。
正是这种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在内心中的激烈冲突,使诗人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呼喊,诗由此转入第三部分。先以“行路难,多歧路”把情绪由憧憬拉回现实,准确传达出诗人进退失据而又欲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歧路”就是岔路口。《尔雅》云“二达谓之歧”可东可西,可南可北。“我”将走向何方、归于何处呢。诗句节奏短促跳跃,他仿佛走到一个歧路上,在四通八达的“歧路”中找不到青天大道,也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处置。阮籍诗里有“杨朱泣歧路”,而阮籍自己也好做穷途之哭,可是李白只是四顾茫然、急切不安的在寻找出路,“今安在?”形象地传达出诗人进退两难而又决不消沉、继续探索追求的复杂心理,仿佛是发自肺腑的呐喊,惊心动魄,感人至深,千百年来激发了无数命运坎坷、怀才不遇而壮志难酬之士的强烈共鸣。它真实地传达出苦闷彷徨的心境和激越的感情。世路维艰,岔路口就在面前,向哪里走呢?豪迈而又自信的李白,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诗人并没有由徘徊而颓唐,由苦闷而消沉,而是展望前程,放声唱出了充满信心的响亮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是用南朝宗悫的典故。宗悫少年时期曾对他的叔父宗炳表示志向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志在四方,建功立业。由于他矢志不渝,奋勇自励,终成大器。文帝时,他是振武将军。后随武陵王刘骏(孝武帝),屡建战功,为左卫将军,封洮阳侯。大明三年,参加平定竟陵王刘诞之乱。死后,赠征西将军,谥曰肃侯。李白在遭遇挫折、困顿迷茫之际,用宗悫发奋之语以明志,充分表明他乐观自信的浪漫主义情怀。语气高昂奋进,气势豪迈,充分显示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力量。以豪迈的气概收缩,把主旨推上了豁然开朗的境界,唱出了高昂乐观的调子。充分表明他的入世思想最终战胜了出世思想。尽管年华老去,还是想有姜尚、伊尹的作为。从中也可以体会到李白的儒家精神深沉真挚。对于结语“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以有多种理解,马融《广成颂》有“张云帆,施蜺帱”挂帆济海之说,这是显示自己威风的意思,李白应该不会以挂帆济海的方法来自我张扬的,那么李白此刻会不会有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念头呢?我个人感觉应该不会,这是一个简单的逻辑命题,因为只要“长风破浪”那么“道必盛行”。那么这个“挂帆济海”是不是如历来注本所说的以直渡沧海来象征实现理想呢?我感觉也不会这么简单,在反复思索中,我觉得:以李白的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自信心和飘逸超迈的大气豪情来看,“直挂云帆济沧海!”应该是他想象着成功以后像范蠡一样功成身退,泛舟湖海,乃至海外寻仙,为自己壮丽的人生画出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首诗,气势雄浑,思维灵动,情感复杂,这就决定了其诗思是起伏变化的,感情的激流随着复杂矛盾的诗情而涌动,自然地形成激越的波澜。愤懑的情绪,苦闷的思想,昂扬的斗志,交替而出,跌宕生姿,动人心魄,给人以回肠荡气的艺术享受。全诗三个部分,每段的前半部分,或写实,或比兴,侧重于的叙述;后两句或直书胸臆,或用典暗示,都侧重于表现主观理想,对现实与理想的交替穿插描写,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冲突,通过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黑暗现实对诗人理想抱负的阻碍,表现自己由此而引起的内心苦闷、郁愤和不平。这里有愤激,有茫然,有自信,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构成该诗在情感上的变化跳跃。同时,又突出地表现了诗人的倔犟、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求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首诗就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写出了诗人的从追求、幻灭到再期待再追求的复杂心情,表现了他豪迈的浪漫主义精神。
作者运用比兴手法,象征意义深远;运用历史典故,含义深广,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紧扣住一个中心主题、主调:就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种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不甘消沉落寞而自我砥砺的复杂情绪不断地从他的诗中流露出来。
诗人在《行路难》第二首中说: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后一句用汉代贾谊遭受元老贵臣忌恨排挤的典故,便非常明确的暗示了自己像贾谊一样遭受朝廷权贵的排挤打击。面对前车之鉴,李白不是选择屈服权贵而与之同流合污,而是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姿态潇洒的离开这污浊之地,可见其不甘、不平、不服的愤激之情何其深广!
出仕做官是他的夙愿,赐金放归是被迫的无奈。当年诗人在得到玄宗征召时,曾作诗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如此兴奋喜悦,不仅是因为他从此可以由布衣而卿相,更重要的是他从此可以走上实现政治抱负的道路,实现自己治国安邦、大济苍生的夙愿。他怀着热望来到长安,看到的却是浑浊黑暗的现实:“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遭遇的是饱受排挤打击的明枪暗剑:“君王虽爱娥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在多方打击下,他无法再在长安驻足,只好“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了。这不能不使诗人心中充满愤懑之情。而李白还牢记着孔子所说的“无道则隐、有道则见”,还准备“待时”而动。
我们知道:深怀“克己复礼”的孔子在周游列国疲惫失意时,便说沂水春风“吾与点”;独抱“鲲鹏之志”的庄子看惯了战国诸侯的尔虞我诈,便要凭虚御风、悠游逍遥;“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陶渊明在仕途失意时,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然而,由于李白当时所见的是盛唐气象,唐玄宗对它确实很好,所以在仕途失意之际他还抱有“子路、冉有、公西华”之想,借用磻溪垂钓、乘舟梦日来含蓄的表达长风破浪的雄心。
李白才华横溢,飘逸潇洒,傲骨铮铮,蔑视权贵,与道士吴筠、司马承祯相交甚密,畅游山水,雄浑豪迈,但是,这一切做为都是在为入仕做官铺垫,儒家的入世济世思想对李白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行路难》诗中深切体悟出来。这算我个人一个浅见吧。结尾的“直挂云帆济沧海!”应该是他想象着成功以后象范蠡张良一样退隐山林、泛舟湖海,道家的情调更促使他产生海外寻仙之念。这算我的第二个个人浅见。题在这里,恳请方家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