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知识的重要载体,虽然现今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展,但良好的阅读习惯仍然是我们学习知识与提升能力的主要途径。关于读书我们今天分享一些有关的名言与名人故事,作为我们写作素材,以备应用。
书是和人类一起成长起来的,一切震撼智慧的学说,一切打动心灵的热情都在书里结晶形成;书本中记述了人类生活宏大规模的自白,记述了叫作世界史的宏伟自传。——俄国著名学者赫尔岑
天下才子必读书。——金圣叹
我一生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毛泽东
读书治学没有什么捷径和不费力的窍门,就是一要珍惜时间,二要勤奋刻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南宋文学家尤袤说: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愤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毛泽东与读书
毛泽东的一生是革命战斗的一生,同时也是笃志好学、博览群书的一生。他从少年起,就勤奋好学,酷爱读书,而且他读书的欲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强烈。
在硝烟纷飞的战场上,在困难万端的长征途中,他也没有停止过读书,即使在患病的时候,他还躺在担架上读书。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日理万机,工作繁忙,他仍然利用饭前饭后、节假日、旅途中、甚至上厕所的片刻时间读书。
在晚年患白内障之后,他视力极弱,只能用放大镜一点点读书,或由工作人员读给他听。1975年,眼睛手术后,视力有所恢复,他又开始大量阅读,有时竟一天读上十几个小时,甚至躺在床上量血压时,仍是手不释卷,真是读书成癖。
富兰克林与读书
富兰克林幼年时并不喜欢学习。他有时候拿起书想看,小伙伴叫他去玩或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他就会把书一扔,飞快的跑出去。
他家里虽然经济条件不好,但父母还是为孩子买了许多有意思的书籍,并把这些书籍放在很显眼的地方。
有一天,富兰克林跑进来,对他的母亲说:“妈妈,您能告诉我埃及金字塔是怎么一回事吗?我一个伙伴在考我。”
他母亲就给他讲解有关埃及金字塔的知识。小富兰克林听得入神,对妈妈说:“妈妈,你真是太厉害了,你怎么什么都知道,我希望以后变得像你这么聪明,有着这么渊博的知识。”
“孩子,妈妈不是什么都知道。妈妈没有去过埃及,本来不知道这个事情,是书籍给了我知识。孩子,你刚才说希望成为像我这样的人,那么你就要从现在开始多多看书,汲取里面的精华,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这样你就会比妈妈更厉害。”
“好的,我一定多读书,把它变成自己的知识。”从此,小富兰克林就对书籍有了兴趣,经常拿来书籍翻阅,津津有味地学习里面的内容。
他还是有点缺乏自制力,妈妈就关闭门窗,把玩具拿到别的房间,减少外界对他的影响。就这样,慢慢地,小富兰克林热爱读书,所以才有了后面的辉煌成就。
司马迁与读书
司马迁很小的时候就饱览群书,20岁时,他开始遍游祖国各地,了解各地历史和风土人情,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他做太史令后,常随皇帝在全国巡游,搜集并阅读了大量历史资料。宫廷藏书都被他读遍,掌握了大量史料。在“李陵事件”的悲惨遭遇中,他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获得了求生的希望,以顽强的毅力,历时10年编写了历史巨著《史记》,流芳千古。试想,如果司马迁没有阅读大量史料,在遭逢大难后,脆弱的意志没有古圣先贤的激励,没有丰富的学识让他宏愿得以实现,中国史书中就不会有《史记》光辉以耀万古,也没有司马迁这个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