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全成:简易古诗助读·中唐诗歌(七)刘禹锡 六首
高全成:简易古诗助读·中唐诗歌(七)
刘禹锡 六首
唐代诗歌
【文学常识简介·唐诗】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唐诗一方面继承汉魏以来的五、七言古体诗,并使之更为完善;一方面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唐代诗人辈出,灿若星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就是杰出代表。无论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技巧来看,唐诗的成就都明显地超越了前代。
刘禹锡 六首
【作者简介】刘禹锡(公元772年——公元842年),字梦得 ,洛阳人,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与柳宗元同榜,官至太子宾客(太子官属。掌调护、侍从、规谏),故世称“刘宾客”。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所撰文章简练深刻,于韩柳外自成一家;所仿民歌体写的竹枝词等小诗,刚健清新,别具风格。
青年时代与柳宗元等一起参加王叔文(唐顺宗时出任翰林学士,时称内相)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奉诏还京后又因触怒新贵,被贬为连州(今属广东省)刺史(秦时设刺史,监督各郡。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隋以后刺史为一州的行政长官,之后成为太守的别称)。与柳宗元交谊最深,并称“刘柳”,晚年在洛阳常与白居易唱和,世称“刘白”。
1、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题意简释】交代写诗时间及所写事件,表面意是写此诗开玩笑地赠送给看花的各位君子,实际意是寓讥讽于玩笑中。
【背景简介】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刘禹锡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宦官具文珍勾结藩镇势力发动宫廷政变,逼迫顺宗李诵“让位”给宪宗李纯,革新失败。王叔文被赐死,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不久又被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于是把他从朗州召回京城。刚毅不屈的刘禹锡回到长安即写了这首著名的讽刺诗。
【内容简介】此诗借写人们游赏完玄都观后的热闹场面和玄都观里桃树的栽植时间,辛辣地讽刺了顽固守旧的新老权贵。
【原文】
紫陌红尘拂面来(1),无人不道看花回(2)。
玄都观里桃千树(3),尽是刘郎去后栽(4)。
【译文】
京城外大道上的飞尘扑面而来,看完桃花返回的人们没有一个不说桃花如何红艳美丽的。
(可是)玄都观里的上千株桃树,全都是在我离开京城后所栽的。
【注释及有关提示】(1)紫陌:京城郊外的大道。红尘:闹市的飞尘。拂面:迎面、扑面。(2)无人不道看花回:即“看花回无人不道(花之美)”。无(人)不:双重否定,语势更重。(3)玄都观:唐道观名,在长安城南崇业坊。桃千树:极言桃树之多。(4)刘郎:作者自指。
【诗句简析】
首句:以看花回者的车马所搅起的尘埃乱飞的具体形象,表现场面的热闹非凡。由“拂面来”见出,权贵们是返回,作者是前往。
次句:传神地写出了权贵们观赏完桃花兴犹未尽、议论纷纷的情景。
第三句:夸张地写玄都观里有很多桃树。
第四句:坚决、辛辣地点明这上千株桃树都是我刘禹锡离开京城后所栽的。
【艺术特色简介】
使用比体。表面上看,写桃花之盛、桃树之多;实际上,是讽刺朝廷满是新贵,把持朝政,得意忘形。“尽是刘郎去后栽”,一语双关:明写桃树;暗写权贵,使新贵们原形毕露,无可遁藏,也狠狠地刺了其主子一枪。
2、再游玄都观
【背景简介】该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十四年前,刘禹锡的“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两句诗,不仅辛辣地讽刺了“桃千树”(新贵),而且深深刺痛了“栽”者(权相武元衡),于是被贬出京城任连州刺史。十四年[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五朝至当朝(文宗)]后,重返京城,再游玄都,又赋一诗,以示不屈之志。
【内容简介】《再游玄都观》这首七绝,仍以游玄都观为题材,以十四年前的繁盛景象为暗中衬比,生动地描写了玄都观今日之荒凉景象,无情地鞭挞了政敌,豪迈地宣示出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
【诗前小序】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1),时此观未有花木。是岁出牧(2)连州,寻(3)贬朗州司马。居(4)十年,召至京师。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如红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旋(5)又出牧。今十有(6)四年,复为主客郎中(7),重游玄都观,荡然无复一树,惟兔葵(8)、燕麦(9)动摇于春风耳(10)。因再题二十八字,以俟后游。时大和二年三月。
【“序”之译文】
(唐德宗)贞元二十一年我作屯田员外郎,当时这个观里没有花木。那年我出京任连州刺史,不久又贬为朗州司马。过了十年,召我回京,人人都说有道士亲手栽植了仙桃,满观如红霞,于是才有前首诗,用以记一时之事。不久又出(京)任地方官。至今十四年了,我回(京)再作主客郎中。重游玄都观,(观里)空荡荡的不再有一株桃树,只有兔葵、燕麦在春风中摆动罢了。于是又写了二十八个字,以等待后来的游人(指教)。时间(是)大和二年(公元828年)三月。
【“序”之注释】(1)屯田员外郎:唐置屯田郎中、员外郎各一人,属工部,掌屯田政令。(2)牧:古称州官为牧。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担任……牧。(3)寻:不久。(4)居:经过。表示经过若干时间。(5)旋:随即。(6)有(yòu):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7)主客郎中:隋唐以后于礼部设主客司,置主客郎中及员外郎,负责各藩属国朝聘、接待等事。(8)兔葵:草名。(9)燕麦:植物名。初为野生,燕雀所食,故名。(10)耳:句末语气助词,表限制,相当于“罢了”。
【原文】
百亩中庭半是苔(1),桃花净尽菜花开(2)。
种桃道士归何处(3)?前度刘郎今又来(4)。
【译文】
道观百亩之大的庭院一半是青苔,(另一半)是桃花荡然无存后的野菜花。
当年观里种桃的道士身殁何处?前度于此一游的刘郎今日又来了。
【注释及有关提示】(1)中庭:古代庙堂前阶下正中部分,为朝会和受爵礼时臣下站立的地方。(2)净尽:一点不剩。菜花:野菜花。(3)种桃道士:双关:明,当年玄都观里那个种桃的道士;暗,当初打击王叔文、贬斥刘禹锡等人、提拔新贵的保守派当权者,具体指权相武元衡。归何处:殁于什么地方。这是不失文明的斥骂语。归:死称归。《尔雅·释训》“鬼之为言归也。”[“(死)在鬼话里叫归”。](4)前度刘郎:《幽明录》载:东汉时,刘、阮二人在天台桃源洞遇仙,之后两人重到天台。后世称去而复来的人为“前度刘郎”。“前度刘郎”既明指自己,又暗用典故,以增加诗句的文化含量。
【诗句简析】
首句:点明朝会和受爵礼时臣下所站之处竟一半是青苔,明写自然的荒凉,暗讥朝政的衰败。
次句:更进一步,直刺保守派权贵们败落净尽。此句交融着双重对比:昔日的桃花与今日青苔、野花之不同物的对比;桃花昔日“满观如红霞”与今日“净尽”之时间前后的自相对比。
第三句:询问当年的种桃道士身殁何处。表面是问与革新和保守的政治斗争毫无干系的种桃道士,实际是问打压革新人物、提挈保守新贵的当权者。这是故意问,因为道士身殁何处无关紧要,而作者明知政敌权相早已殁去十四年了(武元衡于元和十年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所遣刺客刺死)。虽是无疑而问,而“桃花净尽”的原因却自在问中,从而更具讽刺力。
第四句:坚定地宣示:先前被“种桃道士”打压的“我”,今日又回来了。此语洋溢着作者豪迈乐观的情绪,显示着不屈不挠的精神。
【艺术特色简介】
与前诗一样,仍然使用比体,但是描写的具体情况却迥然相反,因而自然就有强烈对比在内。前诗的情景是桃花繁盛,游者云集;此诗的情景是“桃花净尽”,中庭一派颓败之气。前后对比增加了对政敌嘲讽鞭挞的力量。
3、“杨柳青青江水平”(竹枝词二首·其一)
【题意简释】《竹枝词》是古代巴、渝(今重庆市一带)民歌的一种,歌词杂咏当地风情和男女爱情。唱者边舞边唱。
【背景简介】刘禹锡任夔州(旧府名,府治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刺史时,接触到这种优美的民间艺术形式,于是采用《竹枝词》的曲谱,创作出七言绝句形式且内容全新的《竹枝词》。
【内容简介】这首《竹枝词》巧妙地表现了一位少女春心萌动的缠绵之状。
【原文】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1)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2),道是无晴(3)却有晴。
【译文】
岸上杨柳青青,江上风浪平平;忽然听到江上舟中传来男子唱歌声。
(郎的歌声就像)东边出着太阳、西边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吧,却又有晴。
【注释及有关提示】(1)郎:对青年男子的美称。(2)雨(yù):动词,降雨。(3)晴:谐音双关。表面是“天晴”,暗指“感情”。
【诗句简析】
首句:以江面平静的景色,映衬出少女平静的心境。
次句:明写少女听到郎的歌声,暗写少女内心波澜起伏。
第三句:用自然现象为谜面,比喻郎之歌声模棱两可的状况。
第四句:用双关语揭开谜底——说它无晴(情),它却有晴(情)
【艺术特色简介】
(一)整首诗充满民歌风味。此首诗无论写景(风平浪静),叙事(听到郎的歌声),还是拟写姑娘心情,都是运用朴实通俗,充满民歌风味的语句,当然也都是经过作者提炼得更有艺术性的了。
(二)暗中对比。首句平实地交代“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其特点就是“平”。而次句似乎也是写一件平平常常的事——姑娘听到郎的歌声。郎的歌声未出现时,江上是风平浪静;姑娘的心情如同江面一样,不起涟漪;而一旦传来郎的歌声,姑娘心中便被陡然激起浪涛。明写的“江水平”与暗含的姑娘心中不平静,形成对比,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阅读笔记·巧用双关活画心境】
那位唱歌的郎或者是自娱自乐,别无它意;或者是意有所属,却又暧昧不清。然而,不管郎主观上怎样,在姑娘听来都是撩动人心的,关键是姑娘不能敲定郎是有心还是无心。姑娘思忖再三,还是捉摸不透;犹豫再三,还是不能搭腔;更为紧要的是一个姑娘家家也不能把少男少女之间的恋情之事说得太过直白了;于是聪明的姑娘巧妙地用比喻,用双关,说出了郎的感情似有似无,变化不定的特点,传神地反映了这位姑娘怀有希冀、心存狐疑、难失羞涩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心理状况。
当然,这是就诗中所表现的少女的形象说的,归根到底,与其说这位少女聪明,毋宁说我们的诗人刘禹锡高妙。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题意简释】刘禹锡与白居易(乐天)均奉诏返京,相逢于扬州 ,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酬,赠答。乐天,白居易的字。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己怎么样。如“见教” “见谅”。
【背景简介】刘禹锡参加王叔文集团政治改革失败后,被贬京外二十三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刘禹锡奉诏从和州(今安徽和县)返回洛阳,白居易此时也奉诏从苏州返回洛阳,二人在扬州相逢 ,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
白居易赠给刘禹锡的诗: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您为我取酒杯添酒劝我饮,我为您拿筷子击盘对您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写诗称上国手的只是你一个,可是命运压在人头奈何不得。)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满眼全是好景致,您却长久寂寞;满朝官员尽得意,您却独自失意。)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我也知道应该是被才名折损;但是被贬二十三年,折损得也太多了!)
【内容简介】《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回赠白居易的七言律诗,曲折地表现了自己受政敌打击而长期贬抑远地的愤慨,自然地显现了豁达乐观的胸怀,高昂地宣示了决不气馁消沉、而要振奋崛起“长精神”的坚定态度。
【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1),二十三年弃置身(2)。怀旧空吟闻笛赋(3),到乡翻似烂柯人(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5)。
【译文】
在巴山楚水那些凄凉之地,我(被)抛弃了了二十三年!
怀念故友空自吟诵闻笛赋,久谪归来恍然已是隔世人。
沉舟旁边正有千船驶过,病树前头却是万木皆春。
今天听君吟唱一曲(深触情怀),暂且凭借这杯美酒振奋精神。
【注释及有关提示】(1)巴山楚水:巴山,代指古巴国地,今四川省东部一带。楚水,代指古楚国地。楚国原在湖北和湖南北部,后来扩张至今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刘禹锡先后被贬至朗州(今湖南常德一带)、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之地,句中的“巴山楚水”概指这些地方。(2)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被贬为连州刺史,至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应召,约22年,因路途遥远,至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抛弃;置,放弃:“弃”与 “置”,同义复用,与上句“凄凉”对仗。身:自身,自己。(3)旧:故交。闻笛赋:西晋向秀经过被司马氏杀害的好友嵇康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作《思旧赋》。刘禹锡借此典故怀念亡友王叔文、柳宗元等人。(4)翻:副词,反而。庾信《卧疾穷愁》诗:“有菊翻无酒,无紘则有琴。”(“有菊反而没有酒,没有冠冕上的带子却有琴。”)。烂柯(kē)人:南朝·梁·任昉所撰《述异记》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两童子下棋,于旁观棋至终,手中柯(斧柄)已烂。回到村里,才知已过百年,同辈人皆已亡故。刘禹锡以王质自比,表达隔世之感。 (5)长(zhǎng):增长。
【四联大意】
首联:接白居易赠诗“二十三年”的话头,从两个方面概括叙述自己的不幸:被贬地方之凄凉、被贬时间之过长。首联是两个诗句(偏正短语),而从内容上看是不可分割的一句,即“身弃置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我(被)抛弃(在)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写诗,分成两句,避免了语言的啰嗦,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颔联: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对亡友的怀念深切而徒然;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对世事的感觉全非而沉重。
颈联:以两个形象生动的画面,借喻自己的处境,显现出豁达的襟怀,熔铸着辩证的哲理。“沉舟”“病树”的自喻,极为形象地画出了自己长期遭贬后的落魄状态,怅惘之情自寓其中。但是,作为“诗豪”、又是哲学家的刘禹锡并没有一味地悲叹自己的不幸,而是高迈地跃起,以特有的豪气、以哲学家的视觉,看到了“千帆过”的浩荡气势,看到了“万木春”的蓬勃景象。这种发展的眼光、辩证的视觉历来备受赞誉;此外,还应该提及的是诗人将一己之私压下的阔大胸怀和思想境界。
尾联:接上联自己的处境和达观的态度,既答谢朋友的同情劝慰之意,更表示要振奋精神,继续进取。
【艺术特色简介】
(一)风格沉郁而豪放。
(二)用典含蓄恰当。
(三)哲理辩证,能醒己,也能醒人。
5、石头城
【题意简释】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市清凉山上,战国时为楚国的金陵城;三国时东吴孙权重建,并改名为石头城;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时是繁华的都城。
【背景简介】石头城从唐高宗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开始废弃,至刘禹锡写此诗时(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已经过去200年了,早已成为空城了,而大唐帝国也已日渐衰落了。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见朋友写的《金陵五题》,触动感思,也写了五首诗,总题也是《金陵五题》。《石头城》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一首。
【内容简介】该诗以山峦、潮水、明月三个自然形象对应石头城的精妙描写,形象地表现出借古讽今的诗意,也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对国运衰微的忧虑之情。
【原文】
山围故国周遭在(1),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2),夜深还过女墙来(3)。
【译文】
石头城外的群山依然围绕着旧日的都城,山之四周还是那个样子存在;
(如今)长江的潮水拍打着一座空城(得不到任何回应),(只好)寂寞地退了回去。
秦淮河东边的明月,夜深了还有所惦念,越过女墙来探视空城的什么。
【注释及有关提示】(1)山:指石头城外东、南、西三面的山,作者说“周遭”(四周)是种笼统的说法。故国:旧都,指石头城,因为石头城一直是六朝的国都。(2)淮水:指贯穿石头城的秦淮河。旧时:指六朝时。(3)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小墙。
【诗句简析】
首句:有意点出围绕石头城的山依然如故,更特别点出它周遭任何一段无毁无缺,仍然以原有的状态存在。这样写就含蓄而鲜明地把自然的山与政治(人文)的城对比列出,形象有力地说明:青山依旧在,繁华不复有。
次句:用拟人的手法描写长江潮水拍打空城的落寞情景。主是“潮”,宾是“空城”,实际是以主衬宾,即用“潮”的“寂寞”衬托城的荒凉。
第三句:特别点出“淮水”东边的“旧时” 之月,旨在请出一位饱览秦淮河繁华景象的历史见证人,从而形象地揭示出昔盛今衰的主题。
第四句:借“月”夜深之时的举动,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国运日渐衰微的担忧之情。
【艺术特色简介】
(一)对比。以山还是围着故国的山、潮还是依旧拍打城墙的潮、月还是六朝时的月,与繁华消尽的城对比,多角度地深刻表现了昔盛今衰的主题。
(二)用拟人手法塑造的月的形象,表意含蓄而深刻。
6、乌衣巷
【题意简释】乌衣巷,街名,在今南京市东南,秦淮河南岸,与朱雀桥相近。三国时,这里是吴国的兵营,士兵多穿黑衣,所以俗称乌衣巷。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许多世家贵族都居于此。入唐后,乌衣巷沦为废墟。
【内容简介】《乌衣巷》是《金陵五题》中的第二首。此诗凭吊昔日东晋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作者选取燕子寄居的主人家已经不是旧时的主人这一平常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富贵荣华难以常保,那些曾经煊赫一时的达官贵族,如过眼烟云,成为历史的陈迹。
【原文】
朱雀桥边野草花(1),乌衣巷口夕阳斜(2)。
旧时王谢堂前燕(3),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野草开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照。
从前在王导、谢安大家世族厅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飞进了平常百姓家。
【注释及有关提示】(1)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上的一座桥。花:名词用作动词,开花。(2)斜:与首句之“花”用法相对应,形容词用作动词,斜照。(3)王谢: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世族。
【诗句简析】
首句:用朱雀桥的荒凉之象映衬乌衣巷的衰颓之景。首句暗含昔盛今衰的对比:往昔,秦淮河两岸酒家林立,繁华无比,横跨河上由市中心至乌衣巷必经之处的朱雀桥更是人来车往,川流不息;今日,桥边长满野草、野花的荒凉之景就是人少车稀、繁华逝去的原因所致。
次句:表面平淡地描写乌衣巷口夕阳斜照的景象,实际以夕阳斜照的惨淡景象暗喻败落凄凉的社会现实。
第三句:回现四百年前燕子在权势煊赫的王公贵族之家飞来飞去的盛世之景。
第四句:出人意料地点明当年的燕子却入住了平常的百姓之家。以寄居者——燕子——未变,而寄居地却大变的古今反差,形象而又新奇地表现盛衰兴亡的巨大变化。
【艺术特色简介】
(一)精心选择内涵深的意象(描写对象)。不论是光耀显赫的朱雀桥、乌衣巷、王谢堂,还是普通平常的野草、夕阳、燕子,都非常典型、内涵极为丰富。特别是“燕”的形象不合生物常理,而在艺术表现上却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出现,令人叹为观止。
(二)情寓景中。这是一首咏古抒怀诗,而诗人的“怀”,一句一字都没有直抒,而全部寓于对古巷今昔变化的精妙描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