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窗》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天窗》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戳音频,让全国最好的声音带你穿越回到少年

小学《语文》第9册 语文出版社

《天窗》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天窗》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作者简介

《天窗》是茅盾先生写的关于童年生活的一篇小文章。该篇课文作者抓住了孩子好动、爱玩的特点,利用丰富的想象,把天窗下的孩子描写得活灵活现。全文结构清楚,充满童真童趣,可以说,小小的天窗是那么神奇,它不仅给乡下的房子带来了光明,还放飞了乡下孩子的心灵。

《天窗》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课文

茅盾

茅盾(1896年~1981年),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中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代表作: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

1896年7月4日,茅盾出生在浙江桐乡县乌镇的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茅盾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事性、纪实性和传记性的特征,其题材主题具有重大性与时代性。如《蚀》的第一部是在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的四个月后动笔写成的,第二部是在同年11月份开始写作,第三部写于1928年4-6月,仅仅在事件发生一年之后,就完成了对大革命经验的记录和艺术概括。而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真实反映了三十年代初中国农村“丰收成灾”的现实和农民的觉醒、反抗的过程。他的散文及报告文学亦然,同样取材于当下发生的事件,如《白杨礼赞》描写的西北地区的白杨树而实际则是赞扬当时抗战的战士们,《访苏实录》则实实在在地描写了自己在苏联的所见所闻。可以说茅盾的这些题材的作品是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现代思想史的最佳文学记录。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人民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茅盾文学奖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

茅盾于1981年3月27日辞世,享年85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21430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