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离开学校26年后再次棒起课本,校园教书的往事历历在目,今天再读《木兰诗》,见之倍感亲切。
“雄兔脚朴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此诗描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建功立业,孝亲忠贞的故事,读之感触颇深。《木兰诗》叙述了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后,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大量征兵。木兰家中,年迈老父被点兵,木兰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从军12年屡建奇功,直到返乡,将士们才知木兰是一位巾帼女子。木兰从军的故事从此便在中华大地流传开来,她激励着无数的中华儿女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传奇故事与英雄的赞歌。
读罢《木兰诗》我为她的大爱大孝深深地感动。谁说女子不如男?木兰代父战沙场。拙笔难倾诗作典,凯歌一报是红颜。“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咋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读之感觉一股女儿英雄之浩然正气从心中升腾,一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巾帼英雄跃然纸上。读之从肌肤从发丝中深深碰触到了木兰心灵的美丽,感受到了她那大爱无私大孝无疆的人格力量。正如孔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木兰正是深深懂得此理,由此代父从军。于是乎“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鞭,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愿闻黄河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踏上征程,始终挂念父母,始终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只是黄河水、战马的嘶吼声。翻开历史,纵观古今,像木兰这样的奇女子,总是在困难面前,在民族大义面前表现出一股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如,西汉吕母揭竿为统帅,杨门女将抗西夏,红玉抗金美名扬,良玉抗清谥忠贞,婉贞刀舞灭联军等等,她们为百姓计,为天下计,书写了一曲曲名垂千史的篇章。
读罢《木兰诗》我为她的英勇忠贞深深地震撼。木兰代父从军,历经百战,冲锋陷阵,屡建奇功,岂是一般男儿可比?那是她心中对爷娘、家人、百姓、家国的牵挂和忠贞,那是一位热血女儿面对敌人的怒吼。“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为边疆和平,百姓安宁,木兰历尽千辛,生死百战,凯歌向敌。翻开历史,有西施屈驾诱吴王,昭君出塞平战乱,秋瑾侠女举大义,胡兰赴刑重泰山等等巾帼豪杰,她们用柔肩担负起了民族的希望,不畏艰辛,前赴后继,直至奉献她们宝贵的生命。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脊梁,是我们五千年文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爱国精神。
读罢《木兰诗》我为她的高尚的人格精神而倾倒。木兰在功成名就后仍然保持了平凡心灵,想到的仍然是大孝大爱。“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国家有难女当强,功成名就还故乡。木兰此心此义正如庄子曰:“事,熟为大?事亲为大;守,熟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熟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熟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木兰事亲守身就是一个传奇典范。转眼征战十二年,回到家乡后,爷娘、阿姐、小弟、乡亲们万份欣喜,喜从安全归来,喜从打败胡敌,喜从为家为国增光。于是乎,“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从军十二年,克服了许许多多的不畏人知的艰难,与男儿般豪气冲天。当她回家后,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头上贴好花黄,一番梳妆打扮,恢复女儿身,出门迎接招待同行12年的战友,大家都十分惊诧不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木兰之事之奇,吾以为孝字当头,忠字为大,此乃我华厦儿女自强不息,家国大义的精神写照。无论世事如何更替,我们的时代仍召唤着正如屠呦呦、张海迪、董明珠、郎平、刘洋、黄文秀等等那样无数的优秀中华儿女站在新时代的前列,为祖国伟大复兴正书写“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新篇章。
木兰是一个传奇,而无数的的木兰就是一部中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