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必背古诗《示儿》,很多人会理解错,陆游的愿望到底实现了吗

陆游出生于1125年,而1127就是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精通经学,官至尚书右丞,所著《春秋后传》、《尔雅新义》等。父亲陆宰亦诗通诗文、有节操。受家庭影响,从小立下收复中原的大志。他精诗书、学兵法,早期参加考取进士,因秦桧而仕途受阻直至秦桧去世。他一生多次主张抗金未成,但有着造次弗离的爱国之情。他继承了屈原、杜甫的诗风,留下了近万篇的爱国壮歌,给社会带来了士气,产生了深远的教育意义。他还编著史书《南唐书》,给当朝政治敲响了历史的警钟。

陆游的诗弟子苏洞《冷然斋集· 金陵杂兴》云: “ 三山掺别是前年, 除夜还家翁已仙。” 这是条一手材料, 可以证明陆游确是卒于除夕。《示儿》这首诗是南宋嘉定二年己巳冬十二月二十九日( 1 2 1 0年1 月26 日) 陆游去世的那天,作于他的故乡山阴家中。这一年他86岁,弥留之际,病榻之前,绝笔作《示儿》嘱咐后代。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我们祝福别人常用万事如意这个词,“万事”不是指一万件事,指一切的事情,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比如白居易的《自咏》:“须白面微红,醺醺半醉中。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卧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仍闻好事者,将我画屏风。”

为什么这里用九州同,而不是说抗金成功呢?九州同是指中国的大统一观,大统一观的背后是华夷之辩,中华的文化是是人性的文化,而蛮夷的文化更接近动物性。中华文化统一的国家才是民之大幸,若落在蛮夷文化中,则民会陷入苦不堪言。这不仅仅是在表达陆游是一个爱国人士,要收复失地,这是陆游在追求大统一,文化的大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我们现在解释“王师”,说是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其实不单单指南宋朝廷的军队,这个背后也是中华文化的大统一观,指文化的王师,而不是某个朝代的王师。

中国人是不信神的,我们华夏文化里没有什么神神鬼鬼,但是我们有魂和魄,人死的时候,身体要入土为安,魄就散了,但是魂还在。魂飞魄散,魂飞到哪去了呢?飞到祠堂的牌位上,并且永远待在那里来保佑子子孙孙。祭祀不一定非得在过节的时候,平常经常在祖先的排位上鞠躬,也是一种祭祀,庄严肃穆。我们中国人这样是和世世代代的列祖列宗生活在一起。

家祭无忘告乃翁,在家里祭祀先,不要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这里不单单是一种叮嘱,一种遗嘱,这里也在说自己的志向,自己的志向生前没有实现,死后也不算完,志不与生命而消失。这份心气是多么坚硬,这也反应了陆游的一生。陆游实际上诗把他的志向传给了他的孩子。作为孩子应该帮助父亲实现愿望。这种叮嘱也在激烈孩子们的志向。陆游的儿孙们也做得很好,南宋三杰之一的陆秀夫就是陆游的曾孙。

崖山海战,南宋最终灭亡了,很多人觉得陆游的愿望没有实现。当年孙中山先生建立中华民国,去祭拜明太祖朱元璋,告诉朱元璋中华文明光复了。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华建立大明朝,那陆游的愿望就是实现了啊。

小学必背古诗《示儿》,很多人会理解错,陆游的愿望到底实现了吗

明孝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21572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