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三则翻译和原文(学记三则译文)

选自《礼记》

学记三则翻译和原文(学记三则译文)

原文一:论述教与学互相促进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原文二:教学原则及必要性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逊”xùn);而善之谓。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注]扞(hàn)格:格格不入。 孙:“逊”顺的意思。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译文: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产生抗拒而难以克服;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不按教学内容的顺序传授知识,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君子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又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了。

原文三:教育要“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译文:

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有人是失于贪多嚼不烂,有人是浅尝辄止,安于寡陋;有的把学生看得太容易,不肯深思;有的遇到困难就止步不前。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学记三则翻译和原文(学记三则译文)

〖所得〗

1. 成语“孤陋寡闻”的出处“独学而无为,则孤陋而寡闻”意为学识浅薄,见闻狭窄。

2. “相观而善之谓摩”——“观摩”一词即导源于此。

3. 《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是关于有关古代大学教育的论文。它是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总结,不但是研究中国教育史的经典著作,而且在今日仍有现实意义。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4. 综合三则来看,可以看出我国古代教育所强调的实践性和辩证法的思想。对教育规律、教学原则和教师责任感的具体表述是值得深刻领会的。

学记三则翻译和原文(学记三则译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21685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