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蜀道难》主旨深晦难解,毛主席批注19字,一语点破玄机

1975年,毛主席因患眼疾而无法读书 ,时年44的北京大学讲师的芦荻为他侍读古籍。在卢荻为病榻上的毛主席读的古籍中,就有毛主席喜爱的《唐诗三百首》。

当卢荻给毛泽东读完李白的代表作《蜀道难》后,毛泽东感慨道:

“李白的《蜀道难》写得很好。有人从思想性方面作各种猜测,以便提高评价,其实不必。不要管那些纷纭聚讼,这首诗主要是艺术性很高,谁能写得有他那样淋漓尽致呀!它把人带进祖国壮丽险峻的山川之中,把人们带进神奇优美的神话世界,使人仿佛到了‘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上面了。”

李白《蜀道难》主旨深晦难解,毛主席批注19字,一语点破玄机

唐人孟棨编著的《本事诗》,记录了许多唐代诗人的逸事。《本事诗·高义篇》中记载:

李白初入长安,住在宾馆里。时任太子宾客的著名诗人贺知章去拜访他,李白把《蜀道难》展示给贺知章看,“读未尽,称叹数次,号为谪仙”,即贺知章还没读完,就不断赞称,把李白称为“谪仙”,说李白才华卓绝超群,似贬谪到人间神仙。激赏之余,贺知章“解金龟换酒”,买来美酒与李白痛饮。如此一来,李白的大名就在京城长安传开了。

《蜀道难》是汉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辞”中的“瑟调曲”。李白此诗,虽然也沿用了乐府旧题描写蜀道艰难,但内容较前极大丰富,主题思想也极大拓展。诗人以他天纵才华,以变化莫测的笔触,描绘了祖国江山壮美瑰丽的画卷,艺术地重现了古蜀道的高峻、峥嵘、险要、逶迤,千载之下,读来仍让人惊心动魄。全诗如下: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毛主席认为这首诗的成就“主要是艺术性很高”。要之,这首诗的艺术性,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炽热的感情。李白的《蜀道难》之所以魅力无穷,千载吟诵,源于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倾注着深沉而炽烈的感情。全诗字里行间都有一种惊异、赞叹的情感流露出来。开篇就发出一声惊叹“噫——吁嚱,危乎——高哉!”这种震撼人心的效果非常强烈的。诗中的飞流惊湍、奇峰险壑,并非仅是客观景物的描写,更是凝聚着诗人浓烈的的感情,每一句诗都是诗人主观感受的抒发。先描绘,后感叹,在读者心上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其二,奇特的神话和夸张。从蚕丛、鱼凫开创蜀国,到五丁壮士劈山开路,都是古老的神话传说,诗人以此烘托蜀道的奇险。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扪参历井仰胁息”等句,则是通过大胆夸张来刻画蜀道的高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更是采取神话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难怪唐人殷蟠读了这首诗后赞叹道:“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

其三,丰富的想象。李白在这首诗中的想象力是惊人的,超越时空限制,不受任何约束,可以用“纵逸”来形容。诗中想象层出不穷、变幻莫测,空间辽阔深远,无所不及,忽而白昼,忽而月夜,忽而深谷,忽而高山……诗人驰骋神思,将蜀道山川间的黄鹤之飞、六龙回日、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超乎寻常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淋漓尽致地呈现了蜀道峥嵘崔嵬的面貌,生动渲染出了阴森幽邃的氛围,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耳闻目睹。

李白《蜀道难》主旨深晦难解,毛主席批注19字,一语点破玄机

毛主席手书李白诗

其四,反复的咏叹。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端,中间再次吟咏,渲染环境气氛,最后又用来作为全诗收结。这种三咏三叹的艺术手法,并非简单的循环反复,而是诗意的逐层加深,这就增加了诗的抒情色彩,具有韵律之美,读之令人产生荡气回肠的艺术效果。清人钱良择在《唐音审体》中说:“篇中三言蜀道之难,所谓一唱三叹也。突然以嗟叹起,嗟叹结,创格也。”

其五,灵活的句式。《蜀道难》句式以七言为主,又掺杂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短者仅三字,长者达十一字,长短不等,错落交接,时而散漫,时而整齐,随心所欲,又舒卷自如,奔放恣肆,毫无规范可循,冲口而出,却又无施不宜。诗的前半部分多用长句,形象地表现出蜀道的高山险峻、气势恢,宏畅达奔放。而后半部分多用四字短句来描写剑阁的险象环生、跌宕起伏,跳荡有力,通过急促语言节奏来释放紧张惊恐的情绪。李白正是通过这种纵横崛奇的语言形式,表现出变化多端、动荡起伏、充沛强烈的情感,将内心丰富的情绪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难怪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评此诗说:“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蜀道难》一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清代王琦的《李太白全集·卷之三乐府三十首·<蜀道难>》的尾注,清代才女陈婉俊本《唐诗三百首补注·卷四<蜀道难>》的补注,都罗列了四种不同主旨说:

一、此诗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讽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蜀地军阀挟制。

二、此诗旨在讽刺当时镇守蜀地的剑南道节度使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称雄,不听朝廷节制。三、此诗系为好友杜甫、房琯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

四、“蜀人自为蜀咏”,即纯属蜀人李白歌咏蜀地独特山川风光,并无特殊寓意。

晚年毛主席指出,对于李白的《蜀道难》,“有人从思想性方面作各种猜测”,可见他对历史上关于《蜀道难》主旨的争论是非常熟悉的。

毛主席在读中华书局印行的《注释唐诗三百首》时,在李白《蜀道难》的天头上画着一个大圈,并写下批语:

“此篇有些意思,为李隆基而作,非为章仇兼琼也。”

批语共计19字。“有些意思”,既指这首诗空前绝后的艺术成就,也指其扑朔迷离的主题思想。就其主旨而言,毛主席主张是为讽喻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否定了讽刺镇守蜀地的章仇兼琼之说。

而暮年病榻上的毛主席,恢复了“诗无达诂”主张,认为“不要管那些纷纭聚讼”,即不要就《蜀道难》的主题思想争论不休,而应当把这首诗作为艺术作品来欣赏,领略其高超的艺术美,并因之而领略“祖国壮丽险峻的山川”之美,就足够了。

李白《蜀道难》主旨深晦难解,毛主席批注19字,一语点破玄机

暮年毛主席病榻上的手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发布,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2211788188@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ptmall.com/article/221879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